时间:2024-05-09
吴勤江
道德素养生成的过程是:把外部的规约、规范,先内化成自己的素养(利己的过程),再外化成自己的行为(利他的过程)。一个人从“无德”到“有德”的过程,是先利己后利他,这是道德生成的规律。所以,我们抛开“德育的利己性功能”,只讲利他性,没有道德规范内化的需要,便不会有道德素养外化的行为,德育实效性就无从谈起。“利己德育”是我们对当下德育工作提出的新思路、新举措。
现在有些学生缺乏正确的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义务感、责任心严重缺失;打架斗殴、破坏公物、旷课逃学、泡吧等等,屡禁不止。班主任、年级、政教处经常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可学生还是经常出“问题”;老师们天天进行道德教育,也无济于事。德育工作者们总感觉对学生进行的道德教育软弱无力、力不从心。那么,学校到底是怎样教育学生的呢?“经常讲”、“天天讲”是否讲到学生心坎上去了呢?我们来看这些现象:
1.学校对学生进行《学生行为规范》教育:要求学生把其内容背诵下来,学校抽查,如果班中有人背不下来,要相应扣班级量化分。学校这样规定,为的是让班主任重视这项工作。但是这样一来,《行为规范》的背诵落实,与班主任工作好坏密切相关,与规范学生行為、提高学生素养之间就没有了多大关系,与学生自身的受益就失去了联系,只与班集体荣誉有关系。
2.学校采取德育量化管理。如,“班级出现学生打架,扣班级量化分10分;学生迟到一人次,扣班级量化分1分等等”学生任何不符合校规的表现,都会相应扣掉班级量化分。学生的表现跟他自己关系不大,跟班集体相关甚大。这等于告诉学生,他可以不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学生不完成作业、学生打架,学生犯了一切错误,都要请家长,好像错误是家长犯的,不是学生犯的,一切后果好像都应由家长承担,跟学生没关系。
4.思品课上,以讲知识为主的现象、以按照环节完成任务为主的现象、脱离学生生活、脱离实际的现象,课堂没有生气,学生不爱听;课堂没有磁性,吸引不了学生;课堂没有魅力,学生不感兴趣。
上述现象在中学具有普遍性,如何改变学校德育现状,增强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德育实效性低下的原因何在呢?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1.在实际工作中,学校和教师对德育工作的目的存在模糊认识。有些学校德育工作处于一种忙于应付状态,缺少长效机制,只是在出了问题时才重视,重堵不重疏。
2.对德育的功能存有偏见。多年来,学校的德育只重视德育的“利他性”、“利集体性”、“利社会性”,忽视德育的利己性,这就使德育失去了内在的魅力。即学校德育单方面强调,学生的品德好、觉悟高,能帮助他人,给集体增光,为社会做贡献。很少讲,学生的道德品质好、觉悟高,对学生自己有什么好处,对他今后的成长有什么帮助,对他今后的求学就业有多大用处,对他一生的幸福生活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只讲“利他性”,不讲“利己性”,学生有“德”是为别人而有,对别人有用,而对自己无用,这样学生不是发自内心的愿意按照德育的标准、规范和规则去做,德育就不能调动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结果就必然进行强制灌输,这样德育失去其实效性也就在所难免,也使我们的德育进入误区。
3.对于德育工作细微品性缺乏认知和领悟,对德育不够重视。在分数和升学率面前德育不过是一种陪衬是锦上添花,不是雪中送炭。这导致德育工作的形式化、空泛化和简单化现象相当严重,只注重形式不注重效果。
学生要获得幸福人生,就要过有道德的生活,做有道德的人,需要接受道德教育。学校德育工作者明确德育的目的,转变德育功能观,提高育德的艺术性,利己德育要使德育主体终生受益。利己德育是一个禀承中国传统文化利己的德育思路,又汲取时代寓教于乐、寓教于思、寓教于启,利己德育为学校德育的实践改造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建议。它既有观念上的突破,也有理论上的指导。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