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议多元文化背景下高中语文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之道

时间:2024-05-09

王晓艳

一、在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中与外国文学作品对话

首先,大量外国文学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这就为外国文学作品的教学提供了丰富而形象的教学资源。如1958年公映的美国影片《老人与海》就非常忠于原著,其中理查德·阿曼达饰演的桑地亚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由于课本《老人与海》是节选,又属于自读课文就将这部电影在课堂上放映给学生看,到课本选文部分时将演员对白设成无声,让学生来念台词,专业演员在荧幕上表演,学生们根据自己对桑地亚哥这一形象的认识和荧幕中演员的动作为其配音(包括画外音)。这种形式让学生大呼“过瘾”,领会到这样看似单一的形象和场景背后所隐含的人物坚强的意志,也领悟到“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一名言的内涵。笔者介绍海明威的创作特点“冰山原则”。

同样,在讲授课本节选的《哈姆莱特》时,笔者搜集了一批BBC制作的《莎士比亚名著动画》,结合名著导读部分推荐的莎士比亚戏剧一起讲授,加深了学生对莎士比亚作品的了解。这种以电影促教学、结合文本教学的形式应该是外国文学课堂教学中比较适用、收效也比较明显的一种形式。

其次,编排课本剧是外国文学课堂教学形式的另一亮点。如在讲授《装在套子里的人》时,因为学生对别里科夫很有兴趣,认为他的代表性的动作和性格特点很适合舞台剧表演,便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了一出以别里科夫为主角的舞台剧。学生们在演出及观看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别里科夫的认识,挖掘出了他身上具有代表性的人性弱点,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这些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形式确实可以让学生们融入到外国文学作品所营造的环境氛围中,参与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活动,在参与中与作品中的人物对话,与作者对话。

另外,也可以利用一定的课外时间开展外国诗歌朗诵会、外国文学作品讲座、外国文学作品读后感征文比赛等一系列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外国文学作品的热情,进而丰富他们的文学底蕴,提高文学修养。

二、在比较教学中与外国文学作品对话

因为高中学生对外国文学这一领域比较陌生,所以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与作品的隔阂、疏离感。教师应尽力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中找到与陌生领域的共同点,以旧知带动新知,以熟悉接近陌生,打破隔阂,拉近距离,在比较中逐步进入外国文学作品的领域,提高外国文学作品的鉴赏力。

在讲授《我有一个梦想》这一著名的演讲词时,笔者将其与蔡元培先生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进行了比较。虽然都是在公开场合的演说,都具有观点鲜明、逻辑性强的特点,但是蔡元培先生的演讲明显柔和了许多,而马丁·路德·金的演讲则是激情澎湃。通过比较,学生们发现蔡元培先生是晚清的一名进士,后因清王朝腐败弃官离职,留学德法,是一名学贯中西的学者、教育家,对于北大年轻的学子而言,又是一名长者,这样的身份使得他的演说不同于一般的政治家排山倒海式的风格。而正当壮年的马丁·路德·金作为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在面对25万黑人群众的盛大集会时,他的情感自然和蔡元培先生不同,所以在演讲中他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典型的比喻、排比等,以鼓舞听众的情绪,引起他们的共鸣。

在讲授《哈姆莱特》时,当学生为作品悲惨的结局所震撼时,笔者顺势提问《窦娥冤》是什么样的结局呢?《窦娥冤》是一个冤案得以平反的大团圆的结局。中外悲剧为何会有这样的不同呢?这一问题提出后,笔者又引导学生们查阅了其他一些中西方悲剧题材作品,如《俄狄浦斯王》《赵氏孤儿》。学生在笔者的指导下,通过比较研究得出结论:中国文化中以儒道释三家为重,儒家的中庸、道家的無为和佛教中的“轮回”的思想决定了中国文化对大毁灭的拒绝,“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所以大团圆的结局是“中国制造”,具有中国特色。而西方悲剧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古希腊的人本精神和自由观念在戏剧中便化为人与命运的冲突,三大悲剧家的作品奠定了悲剧至高无上的地位,而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悲剧的效果的界定,更是强化了西方悲剧所独具的“怜悯、恐惧”的审美效果。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