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中语文教学中利用怀集文化构建趣味语文课堂的策略

时间:2024-05-09

陈桂清

一、课堂内活用怀集文化素材生成趣味语文课堂

1.巧用怀集文化导入文本,为语文课堂增趣性

大部分学生毕竟是土生土长的怀集人,如果教师上课过程中提高了一些与他们熟悉或者身边发生的事例,不仅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而且能唤起他们学习发兴趣。例如,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的《陈情表》,《陈情表》为西晋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文章叙述祖母抚育自己的大恩,以及自己应该报养祖母的大义:除了感谢朝廷的知遇之恩以外,又倾诉自己不能从命的苦衷,真情流露,委婉畅达。该文被认定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代表作之一,有“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的说法。如果教师在上课之初,导入“怀集第一孝子”——邓奇芳,他用了大半辈子照顾身患疾病终日躺在床上的父亲,他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孝。这样的导入,一下子就可以将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枯燥乏味的负面心理预期驱散,为接下来的课文学习奠定浓厚的趣味。再如教授鲁迅的《祝福》一课时,教师如果能够巧妙的从怀集习俗这一角度导入文本,例如介绍下帅的闹元宵,或者让学生把自身过春节的记忆同文本作比较,在感受变迁的同时,也一定更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2.巧用怀集文化拓展知识,为语文阅读课堂增加趣味性

怀集,两千年的古县,两千年文化,必然有着许多历史典故、英雄事迹,把怀集文化教学融入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去,可以更好地完成《大纲》提出的“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目标,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学生单单学习课本教材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语文教学还应适当推荐课外读物。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怀集历史文化名人传记,激励学生学习先贤的精神。例如近代以来怀集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革命义士。旧民主革命时期,有莫国华、钱挺之等进步青年追随孙中山参加民主革命。20世纪初,有邓拔奇、郑作贤等进步青年率先接受马列主义熏陶,并带动梁一柱、陈嗣同、邓卓奇等一批怀集热血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这些历史名人大都代表着他所生活的那一时代的精神面貌和思想道德。学习名人,就是要学习名人身上具有的优良品质和传统美德。选讲怀集的历史文化名人传记,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激发他们的自豪感。

3.巧用怀集文化丰富素材,为语文写作课堂增加韵味

《大纲》提到“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写作欲望。”如前所述,怀集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优良的革命传统,还有富饶的物产、独特的民俗文化等资源。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引导灵活运用素材,那么学生作文有了人物精神作支撑,有了古代优秀人物事迹作素材,写作能力也会随之提高。

二、课堂外围绕怀集文化开展趣味语文专题活动

每一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源流,无论怎样的风吹雨打都冲刷不了它曾有的沧桑与遗迹,古村落是寻找那历史文化原生态的最好去处。例如:闲适淳美的乡野——世外桃源村、布局奇特的古堡——九九奇门村、荷花飘香的古村落——何屋村等等。教师可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增加民族凝聚力。让学生感受怀集文化的魅力。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已经将灌输式的学习状态,无形中转变为自主性学习,由消极的厌学转化为了积极的乐学。

三、避免走入怀集文化教学反客为主的误区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分清主次,以怀集文化教学辅助语文教学,但不能喧宾夺主。怀集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但并不是说只要与怀集有关的文化都去讲,应根据课文内容、教学目标,把握全局,恰到好处的渗透怀集文化。再者,几乎所有的文化都是精华与糟粕并存。学生的世界观尚未不成熟,对此还没有很好的辨别能力。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引导学生透过文化现象挖掘其文化深层意义。

结语

本文从语文教学实践出发,论述如何融入怀集文化,为构建新型的趣味与实效相结合的语文课堂,做积极的尝试。尽管目前尚不成熟,但依然为我们带来很多启示。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