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语文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4-05-09

赵毅

随着教育的改革,新课标提出要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教学的三维目标,要求学校的教育是针对学生而进行的,教学要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本文就语文里的“美”进行分析,探讨教师要如何以语文来进行“美”的教学,学生要如何发现并感受语文里的“美”。

一、要把握“语”与“文”的联系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主,并给予学生有利的指导,使学科内容的学习达到最优化。但是,作为教师也不能完全把责任推在学生身上,也要发挥自己的辅导作用,及时为学生提供帮助,为学生的学习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因此,教师在准备教案、选取教学材料的时候,要从学科的内容出发,以“教书育人”作为教学的目的。就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师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从教学中展现语文的“美”。

首先,教师要有发现美的能力。“美”无处不在,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联系密切。其中,学校的教育也是“美”的体现之一,任何学科的内容都包含着不同“美”的表现形式。例如,语文就是一门“美”的文学,语文里的“诗词、小说、散文、戏曲”等各个内容都表现着‘美”,都关系着教师和学生人格的形成、情感的培养,也是“美”的重要体现。

其次,教师要采取“美”的语言进行课堂教学。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中心环节,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采用优美、通俗易懂的字词来组织教学语言,让学生觉得语文课是一种“美”的享受。同时,教师要注意散文、小说、诗词等特点,以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创新语言内容,为学生提供感受“美”的学习氛围。

二、可以用对话走进语文,感受语言魅力

首先,学生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是语言之间的交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要大胆地与教师、学生进行交流,运用字词来组织自己的语言。同时,学生要学会打开心扉去倾听教师、学生的感受,特别是初中生更要学会做忠实的倾听者和诉说者,让自己有机会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或写出来。例如:初中语文教课书后面的十首诗词,学生要主动去学习,参考工具书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也可以把自己的读后感受写下来。就如学习王维的《竹里馆》时,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把诗词里的“美”用画面来想象和感受一下,并与诗的作者对话,用心感受作者那种闲适、优雅、恬静的心情,从而疏散自己的忧愁烦闷。也可以通过自己对诗词的学习和感受,来提高对诗词的审美能力。

其次,学生要大量阅读文学作品。语文是一门需要积累的学科,它蕴含着丰富的文学、文化,是中华文化传统的记载和表现。如要学好语文学科,学生就要有深厚的文化知识,就要大量积累诗词歌赋、阅读散文小说,拓展自己的語文知识面。但是,就如今的初中生,他们无心阅读语文作品,大都是为提高学习成绩而做试题,没有从根本上想要学习好语文知识,更不能把语文作为自己审美的对象,他们眼里的“美”是影视、游戏等。因此,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感到语文“美”的享受。例如:教师要提供机会让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指引他们如何阅读,如何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将文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比如:学生可以阅读外国文学作品(外国诗、小说、散文、戏曲等),积累外国的文化知识。就像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学生要反复阅读,通过文字来感受到人的伟大,欣赏小说中人物渗透的心灵美。

语文的学习是需要学生大量的积累阅读,也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因此,在学习语文时,学生要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下,打开自己的思维,走进语文,走进作品,用心与作者对话,从语文中感受到“美”,联系语文知识来体验生活。

总而言之,语文是“美”的,其中的诗词、小说、散文等都有它们各自的‘.美”,表现在不同的形式、语言、手法上。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时,要结合语文的特点,创新语文的指导方式,充分利用语文资源来“教书育人”。学生要积极主动地阅读文学作品,大胆与教师、学生、作者和世界交流,并把语文作为“美学”的内容鉴赏品评,按时记录自己的想法和感受。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