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精彩对话,成就魅力的语文课堂

时间:2024-05-09

宋芹

语文因生活而精彩,生活因语文而快乐,语文与生活共生、共融、共发展。课堂教学是师生知识共享、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过程,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动态生成过程。新课程改革要求从生活的高度,用“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展现课堂教学的真实性、灵活性。教师要能敏锐地捕捉即时生成的教学机遇,抓住生成的教育资源,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使语文成为生命课堂,涌动全体学生生活的灵性。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有效对话的基础

“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这一直是教师的教育人生信条。在课堂上,教师要努力让所有学生都享有平等参与对话的机会,不让课堂成为一小部分学习好的学生的对话舞台,要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使所有学生都成为课堂这个大舞台的主角。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教师要充分尊重、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当发现学生在对话过程中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时,教师要及时地表扬和鼓励,激发他们对话的热情,让他们从对话中体验到成功的欢乐,激发学生对话的兴趣。

二、解读文本,是进行有效对话的前提

为了能够实施有效对话,首先教师要通过反复朗读教材,读出教材的精妙之处,读出自己的独到发现,然后想一想:学生在阅读教材时最感兴趣的是什么?最容易产生误解的是什么?最难读懂的是什么?什么地方学生容易产生多元解读?会遇到哪些问题?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策略有哪些?在学生与文本对话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地把课文读好,要给学生阅读留有足够的时间。同时,还要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架设起桥梁,善于解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通过自身的努力不能排除的阅读障碍,把未知转化为已知,把不会转化为会,把不能转化为能,从而增强学生阅读的自信心。

三、抓住教学过程中生成的火花,是进行有效对话的关键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变动。”对话教学的重要特性是“生成性”,课堂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是教师在课前准备时完全预见的。教师要学会倾听,欣赏学生的真情告白,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及时捕捉有价值的生成性话题,组织学生展开思维的碰撞,引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提高对话的教学质量。

四、追求对话深度,是进行有效对话的核心

不难发现,目前一些课堂有“温度”无“深度”,课堂上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虽然让人感受到热闹,但极少让人怦然心动。究其原因,主要是课堂对话比较肤浅,缺乏一定的深度。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引领学生一步步由浅表到内核、由文章到生活地进行思索,在步步深入的对话过程中叩问学生心灵。正所谓“润物细无声”,既追求对话深度,又很好地实现语言和精神的同构。

五、教师适时点拨,是进行有效对话的保障

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有准备而充满着各种观点碰撞的“意义交汇场”,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此可以放任自流。在还给学生“话语权”的同时,对于偏离文本价值观的个性化阅读,教师还要积极发挥自身的引导点拨、评价激励的作用,为学生有效学习、有效对话领航。

六、促进学生发展,是进行有效对话的目标

阅读教学就是要通过对话式的教学,把学生从被动世界中解放出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学生通过对话,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提升,个性得到张扬,从而实现对话教学与发展学生素质的有机整合。

让课堂教学多一些自然状态对话的生成,这样可以使学生认识得到发展,体验得到加深,个体得到张扬,思维能够动起来,语言能够活起来,想像难够飞起来。经历真实的参与,学生获得的不只是知识,还有发展的喜悦、探究的兴趣、顿悟的惊喜、思考的欢乐。缔造鲜活的真实生命,语文生命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师生智慧飞扬的天地,教与学灵性涌动的舞台。

总之,对话教学就是让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走向生活,让学生在课堂上从“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到“有话敢说”、“有话会说”。语文课堂,就是师生一起进行的有效的对话。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