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减负提质,综合治理

时间:2024-05-09

中小学生的过重负担问题,一直被国家和社会各界长期关注。江泽民同志曾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提出:“现在一些学生负担很重,结果形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这不利于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2010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首次将“建立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制度”写入教育规划纲要中。目前学生负担的主要表现,是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学生负担是由社会、家庭、学校及学生自身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作为学校及教师虽不能完全改变整个系统,但可以也应该责无旁贷地为“减负”做点事。要想“减负”有生命力,其结果就不能出现“减效”,“保质”甚至“提质”应成为减负的结果,“减负”才符合教育规律,才能被社会认可。保质提质的减负,有以下几个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

一、改革作业制度,取消教辅资料, 还孩子的自主时间

教辅用书乱征订,作业负担过重,一直是学生负担的主要源头。取消教辅,改革作业制度,把孩子从过长的作业时间里解放出来,也就成了减负工作的一个关键所在。取消教辅用书,全面实行自编定量分层作业纸制度。首先,要求作业定量,备课组通过集体备课加强学生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的优化研究,每周编出与课时相符合的定量作业纸。其次,要求作业分层,作业纸实行分层设计,每张作业纸设有必做题和选做题,给不同层次的学生留有自由选择的空间,让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学习的成就感。最后,要求作业全批,根据批改情况再编错题、好题周末作业纸。这样,就实现了学生的书面家庭作业既规定作业量和质又规定作业时间,杜绝了作业的机械性、重复性,做到少时高效,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解放了学生的课余时间,让学生有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的自由。

二、缩小教师专业素质差距,深化课堂改革,变“减负”为“提质”

减负的本在教师素质,质在课堂效率,没有教师素质和课堂效率的提高,“减负”将成为无源之水。首先,实行单元与课时相结合的集体备课制度,优化教师团队素质,提高教学整体有效性。在每一所学校,教师素质、能力不可能完全出类拔萃,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距。平行班条件下教师进行均衡搭配,优质师资分散,形不成教育合力,影响整体教学效率的提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实行单元与课时相结合的集体备课制度。在这种备课模式中,既充分发挥名师引领的作用,又解决青年教师或薄弱教师的专业水平不足问题,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增强教学的整体有效性。其次,深化课堂改革,实现多形式精讲,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十几年的新课程改革,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程理念催生了不计其数的自主高效的教学模式,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又不具备完全模仿的普遍适用性。在城市大班额条件下切实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解决问题的主动权让给学生,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行有效的精讲教学模式,如,导入贯通式精讲、思维方式训练式精讲等,可以切实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问题贯串于教学的全过程。这样,使教学内容问题化,引导学生学会思维,让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课堂上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实现学习源头上的“减负”。

三、积极推动品质最佳发展期教育,激发学生发展的内动力

很长一段时间,学校对“减负” 的思考重点都落在学校如何办学,教师如何教学上,而忽略了对学生本身的研究。其实,同样的学习任务,对于有热情、自愿而又有目标的学生来讲,心理负担是不存在的,实际学习任务在完成的过程中似乎也就变小了。这使教师找到了另外一条“减负”的途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动力,培养学生学习的意志力。要想实现这一目标,要融智育于德育、心育之中,去除教育功利,以品促学,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学业发展特点,寻找最佳品质及最佳发展期,适时地引导、培养,使学生学习总能事半功倍。这样一来,科学的学习任务在强大的心理、道德品质面前,就变成了学生挑战自我的猎物,从而放大了学习的成就感,减小了挫败感和负担感。

总之,减负不是形式,是还原教育的本质,让学生健康自由地成长。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应该联动,形成“减负提质”的合力,使学生拥有一个健康成长的大环境。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