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处理事例论据时的三个常见问题

时间:2024-05-09

胥荣斌

在规范议论文的写作训练中,除审题立意外,事例论据的选择与处理也是决定一篇作文成败的关键因素。在事例论据的选择上,学生的普遍问题:一是因为平时的阅读面太窄,积累的素材太少,难以找到典型事例去论证观点,只好随便找一个能扯得上关系的凑数;二是所选事例虽然能论证观点,却又处理不好事例的详略取舍;三是事例处理没有问题,便是对中心论点、分论点处理不当。下面,就一次学生作文中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

这次的作文材料是:徐志摩说他在少年的时候,疯狂地喜欢“带我走”这三个字;成年后,再也不会任性地让任何人带他走,他说学会了自己走。这则材料如果着眼于成年后,就不难得出“独立”“走自己的路”等立意,当时很多学生也是从这个角度立意的。但在处理事例论据时,有以下三种问题的出现频率是比较高的。

一、事例选择不妥,且从表述重点上可知已经偏离话题中心

片断示例:

独立判断,为自己摆渡是用理性的眼光面对人生之路。

苏格拉底学生问他:“老师,人生是什么?”他带领学生到一片苹果林,要学生摘一个自认为最大的苹果。从开始到苹果林尽头,学生一次又一次更换。到最后,大多数人都要求再挑选一次。苏格拉底说:“孩子们,这就是人生,一次无法重复的选择。”

评析:虽然学生在摘自认为最大的苹果时跟独立有点关系,但一次又一次地更换苹果却跟独不独立没关系,而跟怎么选择有关系。这个故事是要告诉人们,生活中既然选择了远方,那就不要后悔,要继续前进。适合论证的观点是“既然已选择,就当奋勇前行”等。

所以,此段论述的问题是选例有误。

二、事例选对了,但详略取舍不当

片断示例:

长大了,自己走,需要行动。

《白日梦想家》中的主人公沃特是一个很爱做梦的人。他时常幻想自己是细心而英勇的超级英雄、翻越冰山的探险家。而现实中,他却是一个平庸呆板的人,面对女神谢丽尔,他也找不到机会与她说活。而一次意外,让他开启了追梦的大门。大海、冰原、火山、雪峰……曾经木讷内向的他在一次次历练中变得沉稳自信,梦想已被他踩在脚下。

如果没有这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沃特一定还在白日梦中过着他浑浑噩噩的生活。在这一场旅程中,他在成长,看过了山河的壮阔,便不会计较小事。行动起来,迈向光明未来。

评析:不会自己走,是因为总想依赖别人。可事例中的沃特之前只是一个平庸呆板的人,而平庸呆板的人未必是不独立的人。后面对沃特怎样决定自己走,以及怎样走都没有说到。此例属典型的因对材料的剪裁不当,而导致事例表述与中心论点脱节。

沃尔特之所以成为了一个平庸呆板的人,是因为他有一个保护欲过剩的母亲,他是在母亲的呵护下失去了独立性,从而变得平庸呆板,只会做白日梦的。

三、事例处理没问题,但分论点表述有问题。

片断示例:

在随大流中找到自我价值。

19世纪中叶,美国17岁的小农民亚莫尔跟着大伙一起去加州淘金。但是,当地的气候干燥,水源缺少,而且淘金还是个体力活儿,不少淘金者不但没有淘到金子,反而葬身此地。亚莫尔也和其他淘金者一样,没有发现黄金,而且被饥渴折磨得半死。有一天,亚莫尔突发奇想,挖金子不如卖水。于是,他停止淘金,开始找水。引来河水后,进行过滤,变成饮用水,拉到山中卖给淘金人。几个月后,大多数淘金者空手而归,而亚莫尔却挣了6000美元,这在当时是相当可观的。

亚莫尔的成功,是因为他在随大流中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路。

评析:亚莫尔因为随大流去淘金而被饥渴折磨得半死;因为不随大流而去找水卖水,反倒发财。这一事例的表述应该是能论证材料中心的,但事例前的分论点却说“在随大流中找到自我价值”,这就跟材料的表述重点不一致,而且跟材料的中心也不一致。因为亚莫尔开始时虽是随大流,但他最后的成功是不随大流。可改为:不随大流,才能找到自我价值。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