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提笔练字 静听花开

时间:2024-05-09

张红梅

绿杉园小学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学生的汉字书写,教育学生写方方正正字,做堂堂正正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能让新一届一年级孩子写一手好字是语文老师共同的心愿。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穿插古代书法家学书的故事,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岳飞在沙上练字的故事等,学生非常喜欢听。其次,注重写字姿势的指导,运用自然握笔法“自然前中后,内曲留点空,笔靠食指根,支点掌臂顺”规范学生写字姿势。关键是保证每节语文课练字不少于10分钟,从一横一竖一撇一捺开始,注意笔画的起笔落笔及轻重变化,到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

一、提高审美观

万事开头难,良好的认识决定书写的方向。一年级的孩子初生牛犊,对于写字的观察也正像他们的直观思维一样,认为一个字的好坏在于是否做到了横平竖直,而这只是写字的最基本点。既然要从小练好字,有必要让孩子们清晰的认识什么样的书写是美的、最棒的,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观,有个高标准的目标,避免走弯路。第一册《一去二三里》开始学习汉字书写,我首先在黑板上写了个方块的“一”字和正楷的“一”字,让学生辨别哪个更好看,出乎意料的是孩子们竟把方块的“一”字认为是最好的,显然在他们的前置认识中没有确立汉字书写审美观,于是因势利导,指出正确的书写方向。孩子们茅塞顿开,明辨美丑。

二、稳中求进

有了良好的审美观只是个引子,一年级孩子的手指娇嫩,控笔能力有限,常常出现不尽人意的书写。一切都不是一蹴而就,得有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很多孩子刻意的模仿老师的书写,把起笔顿笔加重,结果小小的起笔顿笔竟会像一个单独的小笔画,弄巧成拙。一切都不需要过多的强调。为了能写出有轻重变化的长横,把小笔画放大成可以在黑板上画的波浪线,随着横的高低起伏有轻有重,学生不断的体会其中的用笔。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孩子逐渐掌握了一个笔画的哪里加重就在哪里用劲,哪里轻就在哪里稳笔而行。孩子们看到自己也能写出点感觉对书写越来越欣赏起来。

三、掌握结构是要点

对于初学书写的孩子们而言,汉字的结构是至关重要的。刚开始学习的汉字简单,多是独体字,依托田字格的横竖中线和四小格位置,主要找关键笔画来定位。比如:“土”,笔顺是横、竖、横,第一横在横中线,竖在竖中线,第一横短第二横长。“火”,笔顺是点、小撇、竖撇、捺,第一二笔短小各在左上右上半格,长撇最大在竖中线上起笔,四个笔画各朝四方却心向十字中心,形神兼备。汉字笔画有了明确的定位,独体字们也就规范了许多。有的汉字笔画位置很容易就可以确定,要想写好具体的形态还需要观察笔画间长短的微妙变化。比如“三”,三横间的距离、位置是首先要观察的,其次三横间的长短对比关系也是写好“三”的天枢,第二横最短,第三横最长,第一横与第二横大约是1:2的关系。掌握了这些要领再行笔写,就会胸有成竹,落笔有形。又如“牛”字,两横中上横与下横也大约是1:2的关系,这样的字还有:羊、土、半、平、里、言、年、正等,在老师引导下把这种同等情况的字放在一起,举一反三,精讲推广,形成一类,学生得其法,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繁生出来的是上窄下宽的“马、鸟”,引导学生观察横向笔画的宽窄,学生便能轻而易举的写出此类汉字的特点。

随着学习的深入,合体字也跃然纸上,一年级上册接触最多的是带单人旁的字:休、化、住、什、们。带单人旁的字属于左窄右宽的结构,然而单人旁是个懂得谦和礼让的朋友,遇到个子高的独体字“十、木、门”就短小一些,遇到个子矮的字“匕、主”就高点,形成了错落有致的布局。最近学习了走之旁的汉字:连、远、过、送,这种左下包围的字特别难掌握,引导学生观察了包围的情况。下边捺画包的里边紧紧的,主要靠一波三折的平捺托起,足足多出了一个捺脚。而上边包围的情况是根据里面部分顶端笔画决定,竖向笔画的略高,横向笔画的略低。师生伸开长长的手臂挥动起来。那小小的捺头、捺角也变得清晰闪亮。

四、评价、活动中成长

通过书写大赛,有几个学生写的确实不错,笔画结构均有可圈点之处,但是大部分孩子还停留在老师指点一笔写好一笔,指点一个字写好一个字。当需要自己独立面对时又弱下来。

希望孩子们在“提笔即是练字时” 理念的指引下,让汉字书写成为一种自我寻美的过程,经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定会有一手好字伴随一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