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摘 要】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利用好有限的音乐课堂时间,保障音乐教学质量。教师要以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为出发点,开展初中音乐单元整体教学,重点把握每一单元内容的重难点,根据实际学情设计与实施围绕教材单元活动的教学内容,改变当前音乐学科就作品教作品和以单一知识或技能为教学目标的“碎片化”教学现状。文章尝试分析初中音乐单元活动教学的意义,探讨初中音乐单元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探索初中音乐教学的新形态。
【关键词】初中音乐;单元活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2)24-0099-03
音乐学科单元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能够帮助教师整合单元内容,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以课程标准为基础,针对学生音乐核心素养而提出的单元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对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课堂驾驭能力与教学水平都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传统的音乐教学一般是教师讲到哪里算哪里,通常以一首歌曲或者一个知识点、一首乐曲为整节课堂教学的内容,这种“碎片化”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也无法满足初中生对音乐知识深度学习的需求。从一些初中音乐教师留存的教案中就能够了解到,绝大多数初中音乐教师所采取的课程教学顺序是以教材编排为主,这种课堂教学顺序很容易使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认知单一或者孤立,不利于对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1]。在课程改革与“双减”政策的持续深化下,实施初中音乐单元整体教学也成为当前教育的新趋势,教师以单元作为教学开展的基本单位,根据单元主题分析音乐教材,整合单元相关资源以及内容,从实际学情出发,开展初中音乐单元活动教学,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增强其核心素养。
一、初中音乐单元活动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初中音乐单元活动教学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提升学生学习音樂知识的效率。单元活动教学要从整体出发,其教学的基本单位就是一个单元,初中音乐教师需要将整个单元的内容进行设计、重组与开发,确定单元的教学主题以及教学目的,在教学中贯穿整体性、有序性以及层次性,切实保障教学目标的达成。在开展单元活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分析教材,精准把握教学内容,避免出现重复或者杂乱的教学任务,这样便于学生对单元音乐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相应的音乐知识技能,既能够节约课时,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2]。
(二)有利于音乐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教师要以教材为主要依据,精心地、创造性地开展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由此可见,音乐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当具备较强的教学资源开发意识,不能被音乐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所限制,要以教学主题为整体激发教材内容的活力,将以往由教教材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使用教材开展教学的方式,这一点所对应的正好是单元主题活动教学。单元活动设计是对教材上的学习内容进行深层次地整合与生成,通过对单元活动的科学设计与实施,能够加强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联系,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拓宽初中音乐教师的认知领域。单元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音乐教师对教学资源的深入开发与利用,教师科学选择与单元内容相关的课外学习资源,如一些优秀综艺节目、晚会中的音乐或配乐以及生活中的音乐等,拓展音乐课堂教学的延展性,进一步增强学生所获得的情感体验[3]。
(三)有利于构建新型课堂关系
在初中音乐单元活动的实施中,音乐教师作为主导者以及协作者,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伙伴,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音乐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反思能力。同时,教师要带领学生合作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新型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的建立。单元主题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所提倡的学习方式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使其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这样不仅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同时也能促使音乐教师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而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初中音乐单元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策略
传统音乐教学中普遍采用逐课推进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在音乐知识体系里前行的步伐较慢,并且这种推进式的教学方式严重制约了音乐教师的思维,限制了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因此对初中音乐单元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势在必行。在单元活动的设计中,教师将单元内的知识进行重组,从微观、中观以及宏观三个层面进行单元活动的设计与实施[4]。
(一)单元内“微观”教学
1.遵循教材编排,参照分配建议
音乐这门学科是立足于听觉层面的,是人类听觉中所产生的艺术,对初中生音乐听觉能力的培养应当是教师教学的核心与关键。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共六册,每学年两册,每一册教材中都包含了五个音乐单元,每一单元内所涉及的音乐作品大致都是5至6首,因此初中生一学期大约要学习25至30首音乐作品。如果教师只让学生每节课欣赏、学习一首歌曲,那么学生的歌曲积累量是无法达到课标要求的。
在人教版教材当中,教材编者已经对每一单元的教学都提供了操作性较强的建议,因此教师要尊重教材的编排,根据教材编者的分配建议开展教学工作。如七年级下学期的音乐教材当中,第一单元的主题为“春之声”,教材编者所编排的学习内容分别为《渴望春天》《春游》《春天来了》等,教材编者所编排的音乐教学内容既打破了之前传统“一课一曲”的教学模式,同时又切实提出了单元整体活动的教学任务。
2.重组教学内容,突显单元主题
通过分析人教版音乐教材可以了解到,教材大多都是以单元进行学生学习内容的编排,并且所编排的每一个单元内容都有一个主题,各个单元之间的音乐体裁形式也不相同。因此,音乐教师若是在教学设计当中局限在某一个音乐作品上,又或者在开展音乐教学时没有合理的规划,那么学生就会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产生碎片化的现象。教材的编写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是教师开展教学的思路指导,如果教师的思路与编者的建议产生分歧,那么便可以根据单元主题对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建构。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音乐教材中第二单元的主题为“祖国颂歌”,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重组,达到打破课堂以歌唱教学为核心教学的目的。音乐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可以自行设计,如安排学生重点聆听教材中的歌曲《歌唱祖国》,同时仔细聆听一些与之类似的歌曲,如《我爱你祖国》《我和我的祖国》等。然后引导学生将所听到的不同歌曲进行对比,在对比的过程中学习并感悟。教师利用重组教学内容的方式,能够进一步突显音乐单元的主题。
3.增加音乐素材,拓宽学习广度
初中音乐教材对于单元所设置的人文主题较为宽泛,因此教师在课堂中一般只会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进行教授。但由于初中生有着强烈的认知欲和探究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酌情添加音乐素材[5]。如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环球之旅”的教学中涉及对舞蹈的欣赏,但是教材中关于舞蹈欣赏方面的音乐体裁很少。对此,教师可以酌情添加其他教学内容,如西班牙斗牛舞、中国民族舞或古典舞、拉丁美洲的拉丁舞伦巴等,让学生在欣赏不同国家、不同类型的舞蹈中积累丰富的音乐知识,了解不同国家的音乐类型,从而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二)跨单元“中观”教学
1.联结同一音乐手法的跨单元教学
初中生需要掌握较多的音乐知识,在初中音乐教材中,经常会出现部分音乐知识在不同的单元或者是年级段中,这导致学生难以系统地学习音乐知识,搭建音乐知识区块链。而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则是由于教材中教学内容的分配原则有差异,对此,教师需要联结同一音乐手法开展跨单元教学,帮助学生吸收音乐知识。
2.聚焦同一音乐教法的跨单元教学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对于音乐教学而言,教师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适宜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欲望。对此,教师可以聚焦当前社会教育中常用的情境教学法以及新体系教学法,有效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3.发展同一音乐能力的跨单元教学
学生的音乐能力包括对音乐的感知力、表现力等,这些能力都需要学生在学习中获取。教师在音乐教学开展过程中,通常以重复的训练方式提升学生某方面的能力。如以感受管弦乐纵向聆听能力培养为例,第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聆听《查尔达什舞曲》,当欢快的旋律响起时,学生会自发地随音乐手舞足蹈起来,体验音乐热烈奔放的情绪。第二课时,教师带领学生欣赏不同节奏与速度的舞曲,有热烈奔放的、舒缓的、也有欢快的,如《匈牙利舞曲》《溜冰圆舞曲》等,从而使学生在持续聆听中感受管弦乐所演奏出的不同类型的舞曲效果,也能够使学生通过聆听多种风格的舞曲进行跨单元、跨学段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纵向聆听的能力,还可以增加单元学习的厚度。
(三)大单元“宏观”教学
1.主题式教学,横向交流
在对初中音乐教材的梳理中,不难发现有些音乐类别属于同一主题,这为主题式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采取主题式教学不仅可以突破学段之间的限制,也能够横向选编相关的资料,将其进行整合,提高音乐的教学成效[6]。如“世界音乐”主题的作品分别分布在初中三个年级的音乐教材中,共有四个单元。教师可以将一个学期的学习主题定为“领略世界音乐风采”,并将亚洲音乐、欧洲音乐、美洲音乐、非洲音乐作为主题下的四个子内容进行“大单元”教学,使每个子内容又成为一个“自然单元”。这样的教学编排有利于学生更系统、更全面地认识世界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使音乐学习更具可持续性。
2.模块化教学,纵向交接
初中音乐模块化教学指的是从上到下将其分为几大模块开展教学。在模块化教学中,音乐教学有较强的完整体系,并且每个模块也具备相应功能。如民歌作为大宏观教学中的主题之一,在初中音乐教材中有八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这也可以看出民歌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将其以民歌体裁和地域风格进行分类,如将《劳动号子》与《信天游》放在前后课时,或与《江南丝竹》进行对比聆听,实现学生对民歌的深度学习。
3.项目化教学,多维交织
項目化教学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教学方法,该方法常被用于跨学科教学当中,帮助教师在单元活动设计中重塑单元结构,帮助学生从多维角度去感知音乐中的人文内涵。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项目化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从而掌握相关知识。如在“祖国颂歌”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如下项目学习任务单(表1),让学生进行项目化学习。
总之,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对单元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需求,有效整合相关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音乐学科核心素养。与此同时,教师要采取多元化的方式组织、实施单元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充满激情地学习音乐,使学生的情感认知变得更加细腻,这不仅有利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更有利于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席恒.把握内容重点,凸显目标导向——音乐学科单元核心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8(Z1).
[2]吴轶君.音乐学科驱动并进型单元活动设计研究[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7(2).
[3]田若涵.义务教育阶段课堂音乐活动教学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5.
[4]余含,吴思源.彰显个性 追求实效——评析初中音乐欣赏课《悍牛与牧童》[J].中国音乐教育,2013(5).
[5]郑强.构建初中音乐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策略探究[J].中国音乐教育,2021(10).
[6]任荟静.人音版初中音乐教材中“实践与创造”的解读与教学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21.
【作者简介】
阙柳翠(1989~),女,福建南平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中小学音乐教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