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摘 要】政治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具有公共参与实践性、政治认同特殊性和理性精神思辨性等特点。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开展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使学生树立起理性思维,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本文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视角,对高中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建设进行探究,提出了相关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提高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24-0036-02
高中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阶段,政治是一门具有较强理论性的课程,理论知识较为丰富,深化高中政治课程教学改革,有利于学生形成政治学科素养[1]。在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师常以问题为切入点,让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来获取政治理论知识。但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而言较为枯燥,学生学习的兴致不高且效率低下,因而要建设高中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就目前教学情况来看,高中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仍存在不足,如教学方式落后,教学内容单一,这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发展,高中政治学科要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价值引领,突出学科特色,以新时代、新理念为依据,创新活动型学科课程建设策略,进而实现“活动设计内容化”和“课程内容活动化”。
一、引入真实案例,培养理性思维
高中政治学科的大部分知识均是围绕生活实际设计的,从本质上来说,政治学科的教学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理论知识分析生活实际案例的过程。因此,在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入真实案例,借助时事政治新闻、社会热点问题和党的先进理论成果等,让学生自主整理、分析和总结。需要注意的是,选择案例时应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如讲解经济学知识时,教师可将政府对于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社会经济新闻等引入课堂教学;在讲解政治学知识时,可将时事政治热点内容引入课堂中;而讲解哲学知识时,可引入历史上的哲学故事。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国家社会发展方向,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加深对社会生活的理解,促使学生在分析真实案例的过程中形成理性思维。
以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市场配置资源”一课的教学为例,课前教师可先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查阅书籍、网络搜索等方式收集和整理相关政治知识。课中教师对課本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含义及作用,再引入港珠澳大桥项目工程,引导学生从社会建设、市场经济体制、创新驱动发展、资源优化配置等角度对港珠澳大桥建设的意义进行探讨。这样能让学生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学习从政治理论的角度分析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有利于促进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
二、创设生活情境,培养核心素养
在日常生活中,政治知识无处不在,但多数时候学生并未意识到社会事件中涉及的政治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引导学生联系框架中的政治知识积极思考社会事件,形成主动探究的意识。政治学科理论知识较为丰富,具有一定的单调性和乏味性,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基于此,教师可从生活情境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知识,同时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促使学生通过猜想、验证等方式不断内化政治知识,最终形成政治核心素养[2]。
以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中“征税与纳税”一课的教学为例,学生尚处于学习阶段,并未进入社会生活,缺乏对纳税、征税的了解。但一些学生了解家长缴纳个人所得税、新闻中有关偷税漏税的报道等情境。笔者就以列举材料的方式,创设出一个生活情境:李四是一个服装厂的老板,在创业初期为解决企业的资金周转问题,找到了在税务局就职的大学同学张三,企图让张三帮他偷税漏税。然后笔者利用这则材料让学生自主选择角色,进行情境对话。这样便能在课堂上引入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思考中。有的学生提出,税收是再分配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公平不可或缺的一环,张三应该公事公办,不可帮助李四偷税漏税。也有学生认为,依法纳税是一种法律义务,李四必须加强自身的法制观念,不可依靠人脉关系偷税漏税。这样笔者在课堂中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交流和讨论,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于征税、纳税知识的理解,还能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三、开展辩论活动,发展创新思维
高中政治知识具有一定的思辨性,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的观点和结论可能不同。引导学生辨证地看待问题,更有利于实现价值引领。由此,教师可开展辩论活动,让学生通过对事物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活动,明确自身的政治立场,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计辩论活动时,必须合理选择活动内容,不仅要让辩论活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还需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以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中“文化传承与创新”一课的教学为例,笔者首先引导学生阅读书本内容,明确文化这一基本概念,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创新性地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对于这一问题,不同学生站在不同立场会有不同的思考。接着,笔者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辩论活动。在交流和辩论的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从优秀文化的保护方式、时代价值和继承形式等多角度辨析。同时在辩论活动中笔者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带领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现状和传承情况,帮助学生了解本章节的主干知识,并促使学生在辩论过程中逐渐树立起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发展自身的创新思维。
四、实施综合评价,提升综合素养
目前,受到高考的影响,传统的政治课评价多侧重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忽略了学生的过程性表现。高中政治活动型学科教学中,必须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进行教学评价,要对学生展开全方位能力的考查,不断创新评价方式。实施综合性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活动态度等的评价,可促使学生重视自身的能力发展,不断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
以新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中“生活与消费”一课的教学为例,笔者先创设生活情境,组织学生分析生活中的消费案例,强化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在学生明确了基础知识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一同讨论、交流,并绘制出“生活与消费”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在这一基础上,笔者再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各小组绘制的思维导图,并组织小组互评,这样就能引导学生明确这一章节内容的逻辑联系和重难点知识。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脉络关系进行分析,使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综合评价的实施过程需要结合教学知识内容和学生情况,实现教与学的双边互动,使学生综合掌握政治知识,能够学以致用,从而确保高中政治活动型学科课程建设取得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培养视角,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建设活动型学科课程,要求教师在现有的教学条件下,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和途径,引导学生进入政治学习情境中,并通过引入真实案例、开展辩论活动和实施综合评价等方式,使学生感受到政治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促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最终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邱晓兴.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的实践路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9).
[2]曹俊.基于核心素养的活动型课堂实践——以《传统文化的继承》教学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3).
【作者简介】
倪兆峰(1981~),男,汉族,江苏苏州人,本科,中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核心素养视角新课程教学研究。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