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探究

时间:2024-05-09

【摘 要】地理核心素养的提出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在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按照核心素养教学思想的要求,教师要积极探索创新地理教学的方法,通过构建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本文结合地理核心素养,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进行探究,旨在促进教学改革的优化发展,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地理知识学习条件。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初中地理;地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24-0050-02

初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对地理核心素养进行了界定,提出初中地理核心素养主要涉及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念、地理知识实践能力等。初中地理教师在全面创新地理教学的过程中,要面向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需求,探索地理教学的优化改革和创新策略,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有效性,在全新的地理教学方法的作用下,提升学生的地理知识学习效果,切实保障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得到针对性提高。鉴于此,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地理教师应该按照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系统组织和规划初中地理教学活动,科学指导学生对初中地理知识进行系统性探究,以保障初中地理教学活动的综合效果。

一、面向核心素养创新地理课堂教学的重要性

地理核心素养是新时期基于新课标提出的,依据地理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改进和创新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能发挥地理核心素养的目标指引作用,促进地理课堂教学向着合理化方向发展。地理核心素养下地理课堂教学创新的重要性有以下几点:

其一,核心素养理念的渗透能为教学改革活动的开展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促使教师面向地理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开展教学活动,能指引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针对性探索,从而确保学生在参与地理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强化地理核心素养。

其二,核心素养理念的渗透能为教师筛选教学内容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使教师能按照地理核心素养拓展教学内容,围绕地理核心素养的教育要求促进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的整合应用,辅助学生探索地理知识,增强地理教学有效性。

其三,核心素养理念的渗透能促进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发,使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探索地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整合,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实践探究平台,从而促进学生系统学习地理知识,逐步提高地理教学活动的综合效果。

二、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改革中,教师要注意面向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设计教学活动,重点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提高教学组织效果。下面就对地理核心素养下初中地理教学的改革措施进行细化分析:

(一)创设地理情境,强化学生人地协调意识

创设情境教学活动能增强地理教学活动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初中地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面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求,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有意识地渗透人地协调观念,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系统地学习,优化教学组织活动的综合效果。

如教学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中“自然资源概况”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将我国自然资源占有情况、工业化建设进程中自然资源的消耗情况等融入到视频情境教学中,引导学生观看工业化建设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工业化建设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此为基础,教师在讲解自然资源概况的基础上,导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有意识地在教学活动中激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促进人地协调观念在教学活动中的合理渗透,使初中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得到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如此为学生营造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对学生的人地协调意识进行有效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综合学习

效果[1]。

(二)借助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综合思维

思维导图教学法是新时期随着地理教学改革的推进在地理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地理教师面向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要想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进行训练,就可以引入思维导图教学法,以思维导图教学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在思维导图教学中,初中地理教师要注意整合地理知识点,从而让学生结合思维导图对地理知识进行学习和思考,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如初中地理教师教学“中国的气候”时,就可以引入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辅助教学的开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分析,然后对中国气候的地理知识进行整合,可以重点从气温、降水等不同的板块进行分析,在气温板块中重点强调气温分布规律、中国的温度带分布情况;在降水板块中重点强调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分布规律,并细化我国干湿区方面的知識点。然后在思维导图中重点引入中国气候类型方面的“词条”,主要从气候的特点、分布以及不同影响因素等角度进行解析,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参考。在思维导图的辅助下,学生能按照思维导图参与地理知识的思维训练,能在脑海中完成对本节课地理知识框架的初步建构,有助于在地理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2]。

(三)渗透问题导学,深化学生区域认知

对初中地理教学而言,有效的问题引导能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进行深入思考,深化学生的思想认知。因此按照地理核心素养的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从强化学生区域认知的角度,渗透问题导学教学方法,借助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有效提升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3]。

如在讲解“中国区域的差异”中“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这一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设计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深化学生的区域认识。教师可先向学生提出趣味性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提出:“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南北方最明显的差异是什么?”学生会结合自己的认知,纷纷从南北方生活习惯、气候差异等方面进行回答。在吸引学生注意力后,教师还要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提出针对性问题:“从教材中能看出,南北方最明显的区域差异体现在农业方面,你能描述一下两者的差异吗?你觉得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呢?南北方农业特色的形成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你能结合所学知识尝试对此进行解释吗?”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堂思维训练,并且在不断思考和探究中形成对南北方区域差异的深刻认识,有助于对学生地理区域认知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得到针对性训练[4]。

(四)组织实践探究,提升学生实践探索能力

地理教学改革应该将实践教学作为重要的方向。在核心素养教学理念下,地理教师可以尝试引入实践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实践探索能力加以培养。

如地理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沿海万里行”时,就可以结合教学核心知识设计综合实践教学活动[5]。在教学组织环节,教师先向学生讲解基础性的知识,然后让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沿海城市,在网络上查阅相关资料,尝试结合所学知识,用地理语言对沿海城市的特色进行介绍。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开发实践探索活动,能训练学生的地理知识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教师需对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构建能培养学生区域认知能力、人地协调观念、综合思维、地理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索。因此教师要面向核心素养培养需求,对教学活动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探索新教学方法的实践应用,帮助学生对地理知识进行系统分析,从而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活动的综合效果,切实保障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针对性训练,从而使初中地理教学改革能实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陈永年.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17).

[2]马莹.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评价研究[J].考试周刊,2021(6).

[3]丁敏.浅谈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

[4]毛德军.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天津教育,2020(24).

[5]邓楚雄,邓雅轩,肖谦益.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初中地理课堂情境教学设计——以湘教版七下《埃及》一节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0(13).

【作者简介】

张海婷(1991~),女,山东邹平人,本科,初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地理教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