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幼儿园区域活动开展策略探究

时间:2024-05-09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了区域活动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的作用。区域活动是幼儿园为丰富幼儿一日生活而创设的课堂以外的活动和游戏区域,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观察幼儿行为习惯及状态的良好方式。幼儿的心智尚未成熟,对许多事情的理解不够全面,而区域活动作为一种自由的、开放的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还能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与观察能力。本文针对当前幼儿园区域活动情况,从笔者的教育经验出发,有针对性地分析了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优化措施,希望对幼儿园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有所帮助。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区域活动;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8-0234-02

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区域活动能开发幼儿的智力,并对幼儿的个性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幼儿园应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在遵循以幼儿为教学主体的原则下,积极开展灵活多样的区域活动,激发幼儿的活动参与兴趣,开发幼儿的潜力,全方面保障幼儿实现个性化发展。通过区域活动,满足幼儿活动和游戏的需要,充分发挥幼儿的游戏意愿和能力,让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以此发展幼儿的探索能力、创造能力和社交能力[1]。教师应从自身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幼儿园区域活动的教学方法。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给予幼儿科学有效的指导

教师应结合学习性区域活动的开展情况、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幼儿的活动反馈来调整相应的活动,以全方位地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对活动中表现较好的幼儿,教师应及时给予鼓励,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2]。如在进行学习性区域活动时,教师应合理引导幼儿开展学习活动。当幼儿对活动缺乏兴趣时,教师可以通过假设性问题来启迪幼儿,让幼儿迅速投入活动;当幼儿在活动中发生纠纷时,教师应立即制止并协调。教师要仔细观察区域活动中的幼儿,要对幼儿的各种反应及时做出恰当指导。

如在区域活动中,若很多幼儿一起活动,可能会出现争抢活动材料的现象,这时就需要教师进行调解指导。教师可引导幼儿:“大家一起活动时,要学会分享,不能只想着自己。这些材料不是属于某一个人的,大家是可以一起玩的。”教师可以对先拿到材料的幼儿耐心引导,询问他们是否可以跟没有材料的幼儿一起玩耍;对没有拿到材料的幼儿,教师给予鼓励,让他们主动询问有材料的幼儿是否允许自己加入他们的游戏。通过这样的引导,让幼儿形成乐于分享的观念,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表达能力。另外,在指导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参加幼儿的活动,拉近与幼儿的距离,更好地对幼儿进行观察与指导[3]。幼儿在活动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可能会有冲突或者矛盾发生,教师要及时正确引导幼儿,教会幼儿如何应对这些问题,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

二、围绕活动主题,投放与幼儿年龄相适应的区域活动材料

为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在区域活动中有所收获,教师需根据不同幼儿的年龄、能力特点并围绕活动主题投放区域活动材料[4]。对幼儿园小班、中班及大班的幼儿,投放的活动材料应是不同的。对于大班幼儿,教师可投放较复杂的拼图、卡片等,让幼儿自己活动;对于小班和中班的幼儿,可以投放较简单的玩偶等,用玩具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鼓励幼儿参与活动。

如在名为“认识动物”的活动主题中,投放的材料就要与动物相关,展示多样的动物玩偶,布置各种动物卡片等,让幼儿在主题活动中认识动物,得到发展。只有选择合适的活动材料,幼儿才能积极地参与区域活动,教师才能观察幼儿的反应并给予正确指导。

三、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区域活动更有趣

首先,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将动画、音频、视频以及图像等融合,全方位、生动地展示相关知识内容,能有效构建良好的视觉和听觉融合的学习氛围。这样的教学也符合幼儿的实际认知水平,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感官,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应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能具象化展示教学内容,从而提升幼儿参与区域活动的积极性。如开展“大灰狼和小红帽”游戏时,教师将大灰狼和小红帽的形象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并通过音乐来串联故事,保证活动的趣味性,让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听故事,以更好地融入故事情节,使幼儿具有有浓厚的参与兴趣。

其次,开展绘本阅读活动,增强幼儿的情感体悟能力。部分教师没有重视幼儿的情感体悟能力,这项能力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幼儿成长必备的感知能力。所以,教师可以将绘本阅读活动融入学习性区域活动,扩展幼儿的阅读视野,不断提升幼儿的情感体悟能力,以发挥学习性区域活动的教学效用。

四、加强师幼互动,创新区域活动评价机制

首先,在主题区域活动中,教师需要给予幼儿直接或间接的有益指导。直接的指导是指教师通过仔细观察,纠正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不足;间接的指导是指教师通过各种方式,如口头讲述和发放材料等,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和知识。

其次,由于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教师需要对评价机制进行创新。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组织幼儿将自己的成果和经验进行交流和分享。作为区域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享与交流的意义重大。通过分享交流活动,教师能及时发现问题,并不断总结经验,为下一次活动的开展创造條件。并且在交流中,教师可以启发幼儿积极展现自我,激发幼儿的探索欲。使幼儿通过不断吸收和内化所学知识,在新的活动中能迁移知识经验,提高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分享,充分了解幼儿在交流合作、语言表达、思维和动作方面的发展程度,并给予适时的指导[5]。分享交流的方式不仅是幼儿间的交流,也是幼儿与教师间的交流,既可以采取小范围的交流方式,也可以采用集体型和小组型的交流方式。在活动中,教师要让幼儿随时讨论发现的问题,在区域活动过程中始终贯穿分享交流。此外,教师应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一定鼓励,以此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总之,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情况密切关联着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此,教师应充分重视幼儿园区域活动,并在坚持幼儿主体地位的基础上,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并规划区域活动范围。此外,教师要仔细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积极尝试融入多元化、趣味性的活动项目内容,积极尝试混龄活动模式,以全方位提升幼儿的综合素质。同时,教师还要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为幼儿的区域活动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为幼儿健康、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沈文梅.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启迪与智慧(中),2020(9).

[2]陈玉萍.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思考[J].成才之路,2020(17).

[3]沈敏.浅谈幼儿园区域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的有效策略[J].科幻画报,2020(5).

[4]余晓琴.幼儿园区域活动环境创设的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19(23).

[5]张星.幼儿园主题教育与区域活动有效结合的策略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C),2016(11).

【作者简介】

郑晓芸(1972~),女,汉族,福建三明人,本科,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