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摘 要】现代教学中应当融入家国情怀教育,初中语文教学是落实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途径。初中语文教材中包含了大量优质的家国情怀教育素材,语文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强化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认知,引导学生把爱家和爱国统一起来,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家国情怀;初中语文;情感激发;爱国精神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06-0057-02
家国情怀是指人们对“家”与“国”的热爱之情,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家国情怀影响着每一代人。要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可以从诗词鉴赏、作文习作、资料查阅着手,让年轻一代能够更加深刻地领悟到家国情怀的内涵与意义,这是培养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途径。初中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家国情怀内容的挖掘和落实,更好地激发学生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
一、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性
家国情怀可以让学生更加热爱这片养育自己的热土。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精神。“家国”这一词来源已久,中国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我国古人在对家国情怀的解释中,运用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词句[1]。在现代国家的建设中,也倡导中华儿女运用自己的才智来建设和保护国家。“家国”这个词汇包含了两个层面,一个是家,一个是国,家与国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没有国,家就难以存在;没有家,国就没有基础。家国情怀教育,是对年轻一代的引导和督促,能让年轻一代时刻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将家与国的前途和命运紧密相连。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很多著名的保家卫国的英雄,也始终重视尊老爱幼、母慈子孝的家庭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年轻人的家国情怀逐渐淡化,这就需要通过相应的教育,让家国情怀重新焕发风采[2]。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把实现个人梦与中國梦相结合。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合家国情怀教育的途径
(一)诗词鉴赏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积淀的瑰宝。很多古诗词彰显了古人对家国的理解,这些古诗词在对我国年轻一代的爱国爱家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家国情怀是很多古诗词的背景与主题,教师要对古诗词中的家国情怀进行提炼,尤其是对能够激发学生爱国情感的重要诗句予以重点解析[3]。鉴赏过程中,教师应当用饱满的情感进行朗诵,并将情感带入古诗词的字里行间,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古诗词所描绘的家国氛围中,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
如教师在讲解《木兰诗》时,就要重视文章中抒发家国情怀的内容。《木兰诗》描写了花木兰替父从军,以女子之身投入保卫家国的战争中。诗中对花木兰在战场上不怕艰险、无畏生死的爱国精神进行了生动描绘,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等。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着重对诗词中这些反映家国情怀的词句进行解析,让学生从诗词中感受到澎湃的爱国情感。《雁门太守行》也是一首描写战争的诗篇,立意悲壮,诵读起来会产生强烈的震撼之感。诗中对将士浴血奋战的场面进行了刻画——“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抒发了众将士将生死置之度外,誓死保卫国家,宁可马革裹尸,也不允许侵略者的马蹄踏上国土半步的决心[4]。教师在引导学生鉴赏时,要对古诗中包含的家国情怀进行挖掘和分析,让学生在诗词意境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作文习作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
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方式,写作可以让学生将内心所感、所想都落实到文字中。写作练习中,教师可通过与家国情怀相关的主题,让学生抒发自身对“国”与“家”的情感。教师在选择主题时,应当注意给学生留出更多的写作空间,基于家国情怀这一写作主题,让学生不限素材、不限题材、不限角度地进行自由创作[5]。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运用真情实感创作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而不是仅仅为了完成写作任务而堆砌辞藻。家国情怀的写作,可以从大的层面上落笔,也可以从生活点滴中挖掘。家国情怀的写作切入点,可以是爱国精神,也可以是热爱家乡,更可以是温馨的家庭等。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提高家国情怀的抒发效果,在作文习作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文章,通过朗诵表现出更加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家国信念。
如教师在讲到《我爱这土地》时,可以指导学生基于课文中的家国情怀进行写作。学生在写作时,可以从脚下这片土地孕育出的优秀人才、美丽山川等角度入手,抒发自己的感情。写作过程也是激发和塑造学生家国情怀的过程,学生在写作中融入的感情是真挚的,这些感情也会刻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写作中,学生需要通过思考来确定写作脉络,构建写作框架,并依据写作框架补充和丰富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必然会深度分析写作主题,从而潜移默化地渗透家国情怀。写作是将作者的情感融入字里行间的过程,基于爱国主题的写作练习是学生抒发内心情感的过程,学生饱含真情所写出的内容情感代入感更强,更具情感抒发效果。由于写作是学生用文字表达感悟、生活等的一种形式,所以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学生的写作内容了解他们的家国情怀素养情况,从而在教学中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如讲到《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时,教师可以借此主题,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家国情怀文章朗读比赛,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认真体悟文章的每个词句,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情
感[6]。朗读是情感融入的重要方式,朗诵比赛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写作表达感受,在字里行间中抒发对祖国的热爱、依恋之情,升华自己的家国情怀。
(三)资料查阅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自主查阅课文背景、内容和作者信息等相关资料。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学生也会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选自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有各自的独特写作背景,在查阅资料的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拓展知识面,将与课文相关的知识融入学习中。很多作品的作者都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其中家国情怀也是他们始终坚持的信念。
如在讲解《岳阳楼记》这篇文章时,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完成预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范仲淹,很多学生认识范仲淹是因为其在文学上的建树,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他们会对范仲淹有一个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知道他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一生都在为国家而奉献,他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其家国情怀的重要体现[7]。尤其是在西夏侵略北宋时,范仲淹虽是一介文臣,却毅然奔赴战场,对抗西夏进攻。范仲淹戍守西北邊境期间,通过其卓越的军事才能,修筑边防要塞,加强守备,守护北宋每一寸土地,让西夏军队受挫撤退,缓解了边境危机。范仲淹任地方太守期间,让百姓安居乐业,真正体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高风亮节的高尚品质。通过查阅资料,学生也会被范仲淹的这种家国情怀所感染,从而达到家国情怀教育的目的。通过资料,学生会对范仲淹这样的历史人物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也会反思,扪心自问:“自己是否能成为像范仲淹那样对家国都有价值的人,如何能够更多地为家国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种反思使得家国情怀能够扎根于学生的思想,对学生的行为和意识不断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提高家国情怀教育的成效。
家国情怀是每个人都应当具备的,这是爱国精神的重要基础,也是民族自豪感的源泉。家国情怀教育与初中语文教学的结合,能够丰富语文教学形式,深化语文教学价值。教师应当从语文教学内容和方式入手,通过语文教学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
【参考文献】
[1]郭虹霞.融“家国情怀”教育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探
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12).
[2]华彩珍.浅谈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与策略——以《木兰诗》的家国情怀教育为例[J].读与写,2020(25).
[3]顾平业.融“家国情怀”教育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探讨[J].中文信息,2020(3).
[4]陈有巧.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J].珠江
教育论坛,2018(1).
[5]王珊.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家国情怀缺失问题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9(27).
[6]张燕.初中语文教学结合家国情怀教育的实践探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
[7]张燕.融“家国情怀”教育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方法[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
【作者简介】
高丽(1988~),女,汉族,甘肃白银人,中教二级。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