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校本文化传承的校本教材开发的策略与实践

时间:2024-05-09

【摘 要】在建设校本文化的过程中,校本教材的开发和使用对培育和深化校本文化尤为重要。本文在阐述校本教材与校本文化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结合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惠世文化读本》的编写过程,深入分析和归纳校本教材编写所要遵循的策略。

【关键词】校本文化;校本教材;《惠世文化读本》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18-0035-02

随着学校内涵建设的深入,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文化成了很多学校办学治校的深层追求或发展目标。在建设校本文化的过程中,校本文化课程教材的编写和使用对培育和深化校本文化尤为重要。

一、校本文化与校本课程

(一)校本文化的内涵

一个学校经沉淀酝酿而形成的核心文化和价值观念就是校本文化,这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或精神内核,是“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其他学校无法同位复制或即使可以同位复制也很难轻易复制的文化”。它生发于学校的办学初衷、形成于学校的发展历程、成熟于学校现有的办学成就中,是校园共同体得以共同发展和共同进步的维系,是团结和凝聚全校师生的价值认同,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按照一般的说法,校本文化作为一个功能体系,从内到外包含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四个层次,因此培育校本文化时可对应这四个层次进行建设。而其中的精神文化是校本文化最核心、最稳定的部分,是全校师生认同并遵循的思想观念、育人目标、价值追求、道德信念、校史校情等,它往往外化为学校的校训、办学理念、校风学风教风等内容,对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建设具有统领和指引的作用。因此,做好精神文化的凝练和深化无疑是校本文化体系建设的关键和前提。成熟、合理、独具学校特色的精神文化将指引、融入和贯穿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建设全过程,成为校本文化的建设方向和内核。因此,精神文化在师生中的知晓度和认同度非常重要,只有绝大多数的师生理解、认同并接受学校的精神文化,校本文化的培育才能根基牢固、深入人心[1]。

(二)校本课程的建设

要做好学校精神文化的输出,其途径固然众多,但课堂教学应该是覆盖面最大、植入效果最佳的途径之一。一方面,学校特色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的实现,最终都需要依托课程来实现;另一方面,校本特色课程的开发与使用唯有以学校特色文化和特色办学理念为旨归,才能更好地成为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的有力杠杆。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育两种方式向学生梳理、解释和导入精神文化,既是一个使学生直接认识学校精神文化的举措,又是一个让学生从深刻理解达到深度认同的过程。基于学校独特性挖掘出的独特的课程资源,使课程具有了“校本”和特色的标签,而通过课堂的传道授业,学校的特色文化也能不断传承、弘扬和深化。因此,开发和编写一本能集中反映学校文化精神内涵的校本特色教材,并面向全校学生使用,对推动校本文化的深度培育具有举足轻重的

作用。

二、校本教材编写策略——以《惠世文化读本》为例

要编好一本校本文化教材,首先要有一支非常优秀的师资队伍。他们不但要具备深厚的人文知识和素养,同时要全面深入了解学校的文化内涵、校史校情和发展走向,只有这样,他们编写的校本文化教材才能既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又能凸显学校独有的文化内涵特色。这样带有学校灵魂和特色的教材才能获得师生的广泛认同和深度接受。近年来,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培育以“惠世精神”为核心的校本文化过程中,组织社科公共部人文骨干教师和宣传部门主要成员参与校本文化教材编写,经过一年的编写、一年的教学实践、一年的完善推广,《惠世文化读本》日渐成熟,成为推动和深化校本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作为《惠世文化读本》编撰的重要参与者,笔者结合该教材的开发实践,认为校本文化教材的开发与编写要满足四个方面的要求。

(一)要有历史传承

学校的文化必须承载学校的历史,必须从它的办学初衷与办学历程中延续血脉和吸收营养,因此,校本文化教材要反映一个学校的起源、发展、现状甚至未来期望,从而达到树立形象、弘扬文化、汇聚人心的作用。《惠世文化读本》第一模块为“校史校情”,分为“春华秋实八十载”和“精诚惠世致一流”两章,主要讲述学校的起源、发展和升格后的建设成果,学校的核心精神和文化,学院历史及文化等内容。通过了解校史和学院情况,帮助学生进一步树立爱校爱院的思想;通過了解校史精神和学院文化,帮助学生植入精诚惠世精神和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进一步明确学医的目的。

(二)要有专业精神

将专业文化和专业精神融入校本教材,能发挥校本教材传承校本文化、培养专业人才和契合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惠世文化读本》第二模块为“大医精神”,其中包括“大医精诚,育人惠世”“毫不利已,专门利人”“尊重生命,仁心仁术”“以人为本,敬业乐业”等内容。把文学作品与名医故事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名医故事,体会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大医精神,从而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人道主义精神、白求恩精神等医德医风教育。

(三)要有时代精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校始终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一个学校无论要建设何种特色文化,一定要先在思想深处认识和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因此,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在这个总目标的指引下,结合学校的特色文化,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专业需求。校本教材在内容上要与时俱进,弘扬时代精神,融入党的新政策、新思想和新文化。《惠世文化读本》第二模块“大医精神”中“尊重科学 精益求精”“开拓进取 创新创业”两个章节的内容,主要是通过人物故事向学生展现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意识。

(四)要有地域特色

地域特色主要是针对高职院校而言的,因为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主要是满足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高职院校特色文化的培育必将融入区域文化或体现区域文化特色。《惠世文化读本》第三模块为“泉州医药”,主要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介绍泉州地区的中草药分布状况、功能疗效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药剂,同时梳理本地区的西医发展历程。这让学生对本地区的医药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认识,尤其是对他们日常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传统药剂的了解,能让他们对医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综上所述,一本好的校本文化教材必须涵纳和体现学校历史、办学理念、时代特色和地域文化等内容,这样才能真正引导和深化校本文化建设。当然,《惠世文化读本》将在此基础上遵循四大原则不断改进、丰富和完善,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强劲

动力。

【参考文献】

[1]倪筱荣.论校本文化及其建设路径[J].教育学术月刊,2012(11).

【作者简介】

陈娇娥(1979~),女,湖南攸县,文学硕士,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