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何元田
【摘 要】根据我国对教育事业不断重视的现状,对新课程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在小学的教育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越来越重视小学音乐课堂。针对小学阶段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将音乐课堂充分的活跃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表现欲,本文旨在探究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节奏感培养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音乐;节奏感训练;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9)24-0202-01
体态律动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肢体语言,让学生随着身体的律动来感受音乐的魅力,增强学生的音乐感,提高身体协调的同时让学生融入音乐带来的神奇魔力。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传统的音乐课堂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学生的需要,要想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就要活跃好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体态律动教学的愉悦感中得到成长。
一、利用节奏感知身体,激发小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节奏感教学是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身体来感受音乐的魅力,体会音乐的美感。学生可以在体验音乐的同时,加入节拍,让音乐随着节拍的敲打而动起来,从而加深小学生对音乐积极性的培养,提升教师的音乐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质量。
如在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校园节拍》教学中,让学生感受、聆听不同节拍发出声音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先随着录音带的节奏进行节拍训练,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课堂中来,感受到音乐的无限遐想性。同时节奏可以随着不同的音乐进行不同的变换,在感受音乐的节拍时,可以男女混拍,交叉进行,体验时而静谧,时而闹腾的节奏。
二、融入小乐器情境,体验节奏感的力度
在进行节奏感较强的音乐课程训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组合节奏练习,这样的分组是让学生能在小组中充分展示特长。同时指导学生可以利用手心、手背不同的地方拍出不同的声音,也可以将打击乐器加入其中,跟着打击乐器进行快速、慢速、强弱交叉的节奏训练,让节奏感深入学生内心,随着节奏的节拍进行训练。如拍板、梆子、板鼓、腰鼓、铃鼓等乐器,将欢腾的节拍训练表现出来。这样的节拍训练是锻炼小学生节奏感的最简单的体现,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
三、融入表演艺术情境,感受节奏感的生活化展现
在音乐课堂中不仅要注重教学的进度,还需要关注学生可以利用观察到的生活情境融入音乐课堂之中,让生活化的场景和音乐化的节奏共同谱写一个完美的音乐课堂。
如在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丰收之歌》这一章节的学习之中,学生可以首先伴着《丰收歌》《喜洋洋》表演一下自己眼中丰收的情境,在体验农忙的乐趣的同时,将音乐的韵律加入其中,激发学生对生活情境的认识和热爱。
在《丰收之歌》学习的环节之中,让一部分学生一边演唱一边表演自己所看到的农民秋收的样子。这样表演化的音乐教学,让学生能和着音乐的节奏进行和谐的展示,从而展现音乐的生活化场景,提高音乐学习的效率,学生也能卡着《丰收之歌》的节奏進行节奏感的训练;在《打麦号子》环节,可以让所有的学生舞动起来,共同庆祝丰收的喜乐,这时的音乐是非常欢腾的,也是非常有动力和节奏感的。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跳摆手舞、打麦号子、打溜子,配着欢快的演唱,让学生共同体验丰收的快乐和喜悦,共同展示出一幅美丽的音乐画面。节奏感的训练不是单调的拿出来进行训练,而是要和着音乐,将音乐的节奏和自己的节奏相互融合,再关注身边学生的节奏,当大家都进入节奏之后,音乐的节拍感会更加强烈。这时教师也可以指导加入一些小重唱、小合唱等音乐技巧,与节奏感训练一起,将音乐的魅力展现出来,让学生培养起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从而爱学音乐、爱上音乐。
四、结语
音乐对人的熏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对身心快速发展的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更是需要音乐节奏感的训练进行反复熏陶。通过小学音乐中对小学生节奏感的培养进入音乐世界,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本文对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感的重要性和实践性进行了探究,并结合实例进行了细致分析,旨在提升小学音乐课堂的整体水平,促进小学生展示其音乐能力,提高小学生对节奏感的感知能力,进而展示小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