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也谈阅读教学

时间:2024-05-09

朱红亚

【摘 要】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从认读文字形式开始,进入到对思想内容的理解,须臾离不开思维。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要千方百计使学生的脑子转起来、动起来,使他们眼看、耳听、口读、手写、心想,吸取知识养料,获得语文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自我阅读;欣赏;感悟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1-1270(2009)6-0064-01

一、明确阅读教学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努力构建“学生自主型”课堂,但专家们并没有给“自主”一个明确的标准,也没有提供科学的操作性强的教学模式。然而仔细研究于漪老师的教学思路,我们会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近两年来,笔者尝试了“学生自主型”课堂的阅读教学实践。这种阅读教学活动就是以学生的阅读需求出发,从教学的源头(教学目标、重点及难点)开始就尊重学生、解放学生,使教学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极大地释放了学生的思想和激情,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处于一种主动探究的阅读亢奋状态。如果能够处理好感受与理解两个教学阶段的关系,学生整堂课都学得积极主动,兴味盎然。久而久之,必将形成学生自主阅读学习的良好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除此之外,以学生的阅读感受为起点开始教学探究,还有以下几个优势。

第一,能够真正落实“备学生”的要求,使教学更有针对性。精心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强调备教材、备学生,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进行教学设计。这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只是教师的一种预测、一种分析、一种经验。相比较而言,从学生阅读的感受或问题开始教学探究,更能“备”好学生,更贴近学生的阅读实际需要,更有针对性、更科学、更有效率。

第二,符合阅读鉴赏的一般程序。阅读鉴赏的一般程序是艺术感受——审判判断——寻索玩味,从感受开始,逐步加深理解,从中获得人生的启示和审美的享受。让学生首先阅读,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由此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理解探究鉴赏评价,这样做符合阅读鉴赏的一般规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诚然,阅读教学不同于文学欣赏,但对已有一定阅读基础的学生进行这样真实的阅读,应该是有利无害的。

第三,有助于阅读教学程序设计上的改革创新。观摩各级优质课,翻看的报纸杂志,我们会发现,很多教学案例的程序都是相同的,都遵循整体感知—局部探究—拓展延伸的路子,其过程有严重的程式化现象和太多的雷同,实在令人感到单调乏味。以学生的阅读感受为起点进行教学,能够改变这种尴尬状况,或许能为教学程序上的改革创新闯出一条路子。

二、营造阅读教学的氛围

富有实效的阅读教学只有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才能得以实现,所以,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平等自主的阅读环境就显得尤其重要。

1.正确处理文本。阅读资源是教学生成的基础,课堂教学中的阅读素材当然是以课本为主。但初中生的心理有很强的“喜新厌旧”的特点,他们期望不断得到新鲜内容的刺激,如果只局限于课本和教参,自然无法拓展阅读生成空间。但同时又得防止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忽视对文本自身的关注,把创造性使用教材、挖掘生成资源简单地等同于多占有阅读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给出大量资料,学生应接不暇,忙于捡拾毛皮,生成从何而来,阅读教学的实效从何而来?所以,笔者主张应当遵循筛选和创造性使用阅读素材,激发阅读实效生成的三条原则:①善于充分发掘和利用学生身边的阅读资源,实现教材由理性到生活世界的转化。②阅读素材的补充和拓展要忠实于教材文本,要以有利于有效教学为出发点,不流于形式。③阅读资源的选择要尊重学生的认知和身心发展规律,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正确对待学生的“活”与“乱”。课堂教学中,包括有些公开课,常有这种情况,随着教师“开始讨论”的一声令下,前后几张课桌上学生迅速调整坐姿,把头聚在一起,叽叽喳喳讨论起来。两三分钟后,教师说“好”,于是大家恢复原姿。这种课堂只是为了配合教师完成一个设计好的教学环节,很难有真正的实效生成。还有一些课堂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安排学生的座次,活动形式已经常态化,课堂气氛确实活跃,但是学生活动散漫,甚至凑在一起讨论和学习无关的话题。这样的课堂是在平等自主旗帜下的“放羊”,其结果必然导致学习的低效甚至无效,当然谈不上实效。我们期待的是活而不乱的课堂,是学生“手活口活心更活”的课堂,唯有“心活”了,才可能有真正的实效。试想一下:课上教师引导自然恰当,一石激起千层浪;评价精辟,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自信;课堂上时而沉寂却暗流涌动,学生都在积极思索;学生时而脸通红,眼发光,手直举,嘴常开,表达欲望强烈。这样的课堂环境和谐而充满生机,动静结合,师生、生生互动热烈已自然,阅读实效生成的契机就藏在其中了。如何营造这种“活而有序”的学习氛围?①长期坚持教学形成的丰富多彩,但不刻意追求形式。新奇的活动形式只能让学生兴奋一时,更重要的是创设情境,让学生从心里“活”起来。②长期坚持激发、期待、引导的教学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给学生固定唯一的答案,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品质。③长期坚持以激励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对学生的错误答案可以也应该否定,但不能否定学生表达的热情,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敢想敢说的欲望。

3.教师自身应“导”而不“牵”。富有实效的阅读教学关键在于“导”,在于长期坚持有价值的引导。阅读教学的过程不是带学生钻一连串“圈套”,跳一个个“陷阱”,更不是强迫学生进入预设好的“游戏程序”。“强买强卖”式的教学是被动而不主动,更不互动的。真正的好课是要有“一万”的准备却只有“万一”的实施,要根据学生、根据自己、根据现场来灵活调整课堂的走向和流程。可以打这样一个比方:教学目标如同给学生指明一个目的地;教师不规定学生必须走哪条路。学生可以沿山路饱览湖光山色,也可以乘快马体验风驰电掣的激情。学生可能在路上摔跟头,也可能走进死胡同。教师的引导是在他摔倒时,扶他一把;迷路时,引他走向柳暗花明处。

当然,阅读教学最终还要回归于“读”,在读中积累、感悟、欣赏、质疑,读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自我”原则,强调“自我”阅读,读出“自我”才能取得阅读教学的实效。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