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产业发展为牵引推动杭州新型城镇化

时间:2024-04-24

文 余联科

以产业发展为牵引推动杭州新型城镇化

文余联科

新型城镇化作为国家或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和抓手,其需要以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为动力。

杭州正处于新型城市化与区域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城乡统筹与全面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近年来,杭州市委基于杭州发展的新挑战和新目标,做出了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加强城乡区域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决策部署,实施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去年以来,以“一号工程”为统领,大力发展信息经济、加快推进智慧应用,进一步加快了产业融合、产城融合步伐,为新型城镇化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支撑。

新常态下,杭州尤其需要抓住改革不断深化、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和经济增长动力转换的重要机遇,以产业发展为牵引,加快推动杭州新型城镇化。

着力增强主导产业能级,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突出重点产业的主导力量,着力构建集群发展新优势。把发展重点产业、培育现代产业集群作为以产业发展为牵引推动杭州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突破口。按照“立足优势、重点突破、有序推进”的思路,一手抓重点产业的培育发展,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一手抓传统优势产业提升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抓好各类国家级产业基地以及5个省级、10个市级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构建产业集群发展新优势。

突出产业链延展和产业融合,着力挖潜增值空间。以填补产业链关键缺失环节为导向,促进产业渗透、融合和联动。在一二产业融合方面,积极向育种、农药、农资等上游环节和农产品深加工、农业服务等下游环节拓展。在一三产业融合方面,大力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和品牌农业,促进现代农业与物流、旅游休闲等产业融合。在二三产业融合方面,积极发展与中心镇产业相配套的工业设计、研发等生产性服务业,逐步从制造组装向生产服务转型。

以特色化、品质化和集约化为指引,着力优化生产模式

创新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以产业化思路,以抓工业化和企业化运作的方式来抓农业发展,注重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和应用以及农业品牌培育,利用产业融合的态势,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农家乐”等新型业态,推进农业与第二产业、服务业融合发展。实施“优二兴三”,以设备更新和产品功能升级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根本,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现代物流,加快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提升经济服务化水平,逐步形成中心镇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推广绿色发展、集约发展模式。积极推进开源节流工程,大力实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资源节约、要素集约示范工程。结合产业特色,充分发挥政府推动作用,强化市场化运作,积极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促进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和使用,建设资源节约型、要素增效型中心镇。建立各区、县(市)中心镇之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对水源涵养镇的生态产业进行资金补助,促进生态优势与经济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结合中心镇环境整治,坚决淘汰落后产能,通过转迁关停一批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工业企业,提高产业集约化发展水平。完善区县(市)协作机制,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建设

进一步完善区县(市)协作机制。坚持把区县(市)协作作为以产业发展为牵引推动杭州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着力在深化产业发展、强化社会动员、优化利益分享等方面谋求新突破,健全完善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的协作机制。着力营造招商环境、优化发展环境,吸引民间的资金、技术力量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主导产业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等重点领域。

鼓励大企业大集团参与中心镇建设。积极创新实践,探索镇企合作共建中心镇的杭州模式。坚持合作共赢,进一步拓宽镇企合作领域和范围,创新完善大企业大集团参建模式和推进机制。以产业转型升级、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建立中心镇建设重点项目库,引导大企业大集团投资中心镇,形成政府主导、多元驱动的新格局。加大中心镇投资环境和优质项目的宣传推介力度,吸引大企业大集团共同参与中心镇建设。

重点推进区属工业企业向中心镇转移。强化市场主导和政策引导机制,着力推动区属工业尤其是制造企业向中心镇有序转移。加大区属企业与中心镇的对接交流,积极协调解决企业搬迁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推进区属企业向中心镇转移。加大中心镇工业功能区的整合提升,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突出主导特色产业,建立中心镇工业功能区与开发区联动发展机制,切实增强中心镇承接城区产业梯度转移的能力。

积极发挥信息化在新型城镇化中的促进作用

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行业。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利用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推进信息技术与产品构成的融合,广泛采用嵌入式软件技术、无线传感技术、工业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增加产品的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积极应用物联网技术,提升产品及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

以信息化手段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实现基层工作方式从传统型向数字化、网络化的现代管理方式转变。以信息化提升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加强住宅小区综合管理,不断完善智能楼宇、现代小区的信息化功能性标准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用的智能化楼宇和小区,促进信息技术在小区物业管理、家政服务以及现代家居生活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构建面向农村的信息服务体系。推广农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和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完善农村财务、资产、土地、水资源、农民工等基础信息数据库,实现农村管理数据和信息共享。全面实施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建设工程,扶持一批农村信息化示范村,建设一批农村信息化体验中心,缩小“数字鸿沟”,使广大农民能够享受信息化建设的成果。

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进一步强化发展保障

以改革激活中心镇建设土地要素保障。在建设用地指标上适当向中心镇的重点建设项目倾斜。按照“主体平等”和“村民自治”的原则,对农民集体所有的建设用地、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的所有权进行确权登记发证。加快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推进农村住宅置换城镇产权住房、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城镇社会保障“两置换”工作,探索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房屋产权自愿退出机制。

以创新激活中心镇建设资金要素保障。深入推进中小企业、农户的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风险补偿机制。完善中心镇金融服务网络,推动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融资。积极开发和推广适合“三农”的金融产品,拓宽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筹资渠道。通过调整财政分成比例扩充中心镇财力,赋予完整的一级财政管理职能。

以放权激活中心镇建设主体动力。支持人口集聚程度高、产业基础、资源区位条件较好的重点中心镇通过区划调整扩展发展空间。鼓励一批实力较强的特色产业功能区和所在镇(街)探索建立“区镇(街)合一”行政管理体制,赋予其更多的行政和经济管理权限。加快符合条件的地区推进撤镇建街道和撤村建社区工作。按“能放则放”原则,进一步通过委托、授权、机构延伸等方式下放中心镇所需管理权,使各中心镇普遍享受县级经济管理权限。

(作者单位: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