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张皎红
当下学前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全面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江苏省推进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就是一个系统的质量工程,是对已有课程提升、改造和完善的过程。“质量时代”背景下,需要我们从广义上解读课程,宏观上谋求质量,关注影响课程质量的生态系统。近年来,我们聚焦课程质量的提升,聚力课程审议教研活动,取得了一些经验与成效。
滨湖区在2006年就成为教育部“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实验区,有较扎实的研究基础、显著的实践成效。我们把区域内的园本教研分为:常规性园本教研,如课程审议、环境创设、资源梳理、教学活动研讨等;即时性园本教研,如灵活地解决突发的小问题或简单问题的研讨等;系列性园本教研,如有计划地围绕某个主题或新的、复杂问题开展的持续性、浸润式研讨等。
我们反思区域内幼儿园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各幼儿园初步形成了课程实施方案,但方案中幼儿园特质不明显,结构欠合理。2.一日生活时间能根据活动需要弹性安排,一餐两点由幼儿自主完成,但对幼儿全面生活自理的学习价值认识还不到位。3.室内外环境能从幼儿活动需要的角度进行建设,教师能根据当地自然和人文环境丰富幼儿园的课程资源,并已形成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地图,但幼儿与环境资源的互动还不够充分。4.活动组织已打破了以集体教学为主的形式,各班创建多样化活动区域,但各类学习活动形式中保障幼儿自主性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5.教师能结合经典书籍的阅读,提升观察幼儿与行为分析能力,已积累了一些围绕幼儿经验获得的师幼互动策略,但观察与解读的准确性和师幼互动的有效性还需进一步提高。
面对以上问题,我们围绕幼儿园园本课程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在区域内再次推进课程审议教研活动,期望通过课程审议把行政、教研、公民办幼儿园、幼教专干、教研员、园长、教师等各部门、各条线的力量聚焦到幼儿园课程质量提升上,把幼儿园零散的工作汇聚到课程建设中来,把目光集聚到对幼儿真正有益的各项事件中来。
什么是幼儿园的课程?大家对“一日活动皆课程”这句话有普遍的共识。我们对这句话作了进一步的解读:“一日生活的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丰富的学习与发展的线索,都有可能成为课程。”其中教师对这些线索的捕捉、设计、实施是关键。幼儿园的课程是由一个个教育活动组成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因此,我们认为幼儿园的课程是师幼共建的,是存在多种形式的,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是由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活动组成的,旨在促进每一个幼儿全面和谐并富有个性的发展。
什么是课程审议?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在十多年前就提出:“幼儿园课程审议是以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及建设为目的,也就是对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过程及相关情境进行深入考察、讨论和分析,以便对相关的内容、策略等作出选择。它是幼儿园课程开发的重要环节,也是幼儿园课程问题得以解决、课程策略得以形成的过程。”时至今日,这样的界定依然需要我们反复研读、实践与落实。
课程审议,审议什么?江苏省教育厅2017年出台的《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提出“:审议和改造课程方案是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审议和改造课程方案的教研应围绕幼儿园一日生活时间安排、室内外环境创设、课程内容选择、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师幼互动策略等方面展开。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的思路是深入课程实施现场,观察发现问题,反复实践研究,建立多种形式的集体审议机制等新的工作方式。我们认为有质量的课程审议,一定是实践取向的,能够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有质量的课程审议,一定涉及多方内容,如课程理念的确立、课程方案的编制、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实施与评价等;有质量的课程审议,一定能够展现师幼之间的有效互动,用课程的思路解决一日生活中的问题,真正促进师幼的共同成长。
我们在幼儿园开展园内课程审议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区域层面上的课程审议。我们从问题出发,开展一系列的创新性研究与实践,营造积极的教研生态,全面提升了区域课程建设的质量。
(一)审议区域教研管理要点
针对问题:制订区域教研管理要点人员较少,研讨不充分。
2017年我区推出的《滨湖区幼儿园常规管理工作要點》(以下简称《管理要点》)是面向区域内所有幼儿园的基础性教研工作要求,涉及教师培训、环境创设等七个方面。我们对《管理要点》进行逐年审议和优化,并梳理《管理要点》在实践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假期结合上级部门的要求、本部门工作的延续、各幼儿园的需求等,调整后形成《管理要点》征求意见稿;将征求意见稿发在幼儿园教科研负责人工作群中,听取大家的意见;在教研工作会议上,针对修订后的《管理要点》进行解读与研讨;在此基础上,再次调整《管理要点》,发给各幼儿园进一步研究和落实。
每年我们对幼儿园的课程建设提出递进性的要求,《管理要点》2020版(见下表)就将课程评价纳入课程体系中,并增加了“对课程实施方案要求逐年审议和优化,对分阶段的计划要求涉及资源、环境、具体活动设计等,工作三年以上教师可以备简案,但简案也要涉及一日活动各环节的预设”等内容。
(二)审议园本课程实施方案
针对问题:各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结构不合理,存在同质化现象。
我们园本课程实施方案的审议思路是以省编《幼儿园综合活动课程》为基础,立足园本,系统架构,逐步改造,从而形成具有清晰的课程理念、可操作的课程目标、本土色彩的课程内容、有效可行的课程形式、较完整的课程评价等要素的园本课程实施方案。目前滨湖区各幼儿园都已形成园本课程实施方案,我们发现,园本课程的改造和提升过程是一种带有明显探索色彩的课程实践研究。
针对幼儿园园本课程实施方案的制订,我们推荐了《幼儿园课程图景——课程实施方案编制指南》《基于问题解决——提升课程领导力的行动》等阅读书目,倡导幼儿园的课程审议要在专业阅读下进行实践。
园本课程实施方案每年都在进行审议和优化,很多幼儿园的方案已经把环境、资源、保障等纳入其中。在审议和优化的过程中,我们特别关注实施方案是否体现了自由、自主、创造、愉悦的游戏精神,是否为幼儿创造丰富多样的游戏环境,是否让幼儿不断获得新经验等。因为一份园本课程实施方案的审议和优化,也会引发幼儿园相应的园本教研活动的推进,如优化作息时间、制订各类计划、集体备课等。
我们每学期都会组织课程建设分享会,通过现场互动,分享各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每学期持续落实常规调研活动,通过现场研讨,了解各幼儿园课程建设的现状。我们发现,针对分享会中提到的话题、调研中提出的问题,幼儿园也在开展着相应的园本教研活动,使这些话题得以延续、深化,使这些问题在实践中得以研究、解决。
(三)审议班级项目活动的生发
针对问题:多数幼儿园课程内容涉及班级项目活动,对如何生成与推进班级项目活动的差异很大。
很多幼儿园在课程建设中,将项目活动作为推进生成活动研究的一个切入口,作为课程内容设计、组织的一种方式。为此,我们推荐了《幼儿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教学》《项目课程的魅力》《早期教育中的生成课程》等阅读书目,倡导幼儿园在班级项目活动推进过程中,搭建一个专业阅读与反思实践相结合的平台。区域两个名师工作室在领衔进行“基于资源的项目活动生发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探索出幼儿园班级项目活动生发路径四阶段(见下表),并提供给各个幼儿园:第一阶段“缘起”——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幼儿的兴趣和问题出发,经过课程审议,师幼共同讨论话题,有针对性地生成活动内容。第二阶段“规划”——通过调查問卷、个别访谈、集体研讨等形式,分析幼儿关于这一话题的已有经验、兴趣和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梳理幼儿可能获得的关键经验,预设可能开展的活动和可利用的资源。第三阶段“推进”——落实《纲要》《指南》等文件精神,追随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围绕需要探究的问题,通过实地操作、实验、讨论、表征、展示等方式,让每个幼儿全程经历解决问题的持续探究过程,并形成新经验、提出新问题、捕捉新兴趣点。第四阶段“回顾”——教师与幼儿一起绘制活动轨迹图、表等,回顾、评价、反思生成性活动,给课程的生发带来新的生长点。
在项目推进中,我们认识到“幼儿主导的学习经验+教师主导的学习经验=最优学习”。在幼儿主导的学习经验中,教师要做有准备的教师,而在教师主导的学习经验中,幼儿也要积极参与其中。此外,我们还关注项目活动穿插、融合于预设主题和一日活动中等。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说过:“告诉我,我会忘记;显示给我,我会记住;把我卷入其中,我就会理解。”幼儿园课程审议教研活动就能够把“每一个”卷入其中,从而聚焦、聚力、聚慧于课程质量的提升,让优质、美好的课程支持幼儿幸福、健康成长。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