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冯鑫
为创新研究机制,集聚研究力量,凝聚研究智慧,共研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建设中的新问题,提升课程游戏化建设水平,打造幼教科研领军力量,2018年初,宿迁市教科所组建中心城区幼教科研共同体。共同体围绕“构建支持性环境,支持幼儿自由自主游戏”等研究专题,采用现场分析研判、诊断改造、操作体验等浸润式协作教研方式,引领教师们深入真实的游戏现场,观察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对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相关要求,聚焦课程实施中环境、资源、材料、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及主要问题,探寻适宜、有效的支持策略,唤醒教师们的研究热情,激活教师们的研究思维。在研究中,教师们不断转变理念,真正放手,打破固化的游戏分区和单一、指定的游戏内容,充分开放游戏空间、时间与材料,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探究时间和机会,支持每个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方式、节奏,自主规划游戏内容、寻找游戏伙伴、选择游戏材料,持续进行多样化的学习与探究。同时,教师要全心全意地陪伴、观察、聆听、记录、回应幼儿,每天、每个阶段坚持做好分析、反思与调整,不断为幼儿的自主游戏提供更加适宜的支持。
江苏省教育厅2014年开始启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探索改变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主的教学方式,更好地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方式主动获取有益的发展经验,促进幼儿的自主学习与发展。在课程改革大背景下,环境、资源、材料在幼儿学习与发展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优化幼儿园室内外区域环境与材料,提升环境与材料的开放性、适宜性和支持性,更好地支持幼儿的自主学习与发展,已成为幼儿园课程实施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让幼儿每天身处其中的区域环境变得更加优美、温馨和有序?如何让不同区域的材料、资源更好地贴近不同幼儿的活动需求?如何让每个游戏空间、材料足够开放和多样,持续地引发每个幼儿的多元化学习与探究,更好地支持幼儿不同类型学习智能的发展?如何通过环境适时地呈现问题、分享经验,有效地引发幼儿持续的探索兴趣与行为?这一系列实践问题需要我们逐步破解。
研究中我们不断强化问题意识,反复论证做出专业取舍,审慎地确定每个阶段的研究专题与研究重点,确保研究工作能够直面幼儿园课改中的新问题、新困惑。另外,每次研讨活动之前,我们会依据研究专题与研究重点共同讨论,排出首要解决的若干问题,确保研讨活动有的放矢。如2020年6月份,在幼儿园“户外开放性资源区建设”现场诊断研讨中,我们围绕“开放性资源区建设”明确三个研究问题:一是各资源区工具、材料投放是否体现多元化的要求?二是各资源区工具、材料投放的层次性和挑战性如何?三是各资源区工具、材料放置是否方便幼儿自主取用?利用问题帮助大家明确现场诊断关注的核心视点,确保研讨活动更加聚焦、有效。
1.研究场域从“教学场”转向常态“游戏场”
江苏省教育厅2017年出台的《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学前教育教研工作要从研究教师如何教转向研究幼儿如何学,要从集体教学现场转向幼儿日常游戏现场,要从研究教学内容转向幼儿游戏中发生的学习,要从研究教师的教学策略转向研究如何为幼儿游戏提供适宜的空间、环境和材料。因此,研究中,我们不断坚定儿童立场,坚持走进真实、常态的幼儿游戏现场,引领教师们学会观察、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分析诊断环境、资源、材料等方面的支持性问题,探讨如何更好地回应、支持幼儿的自主学习与探究。
2.研究方式从“旅游式观摩”转向“沉浸式观察”
研究中,为了引导教师们更好地借助对幼儿游戏行为的精准解读,进而反思、探讨问题背后的环境、材料、时间、空间、教师介入与回应等影响因素,每次活动观摩前,我们要求每个教师静下心来,全程跟踪观察、记录2~3名幼儿的游戏行为。通过沉浸式观察,教师们真正看到、看懂每个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过程与轨迹,为后续的研讨反思提供有针对性的研究案例。如在中一班美术区,游戏开始后A女孩自己穿上罩衣,拿起小桶到卫生间取好水、调好颜料后,对着桌上的一盆菊花独立进行写生。B女孩拿来一本线描书,找到自己喜欢的画面后边看边画。坐在旁边的C女孩,找来了一本绘本,翻了1分钟后又送了回去,回到椅子上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又到旁边翻看B女孩的线描书,B女孩热心地翻开一些画面跟她交流:你可以画这个,也可以画这个……C女孩没有回应,继续站在旁边看着B女孩作画。5分钟后B女孩画完了,C女孩拿过B女孩的线描书又翻了翻,然后合上。接着,她快速地选好画笔在自己的画纸上画了起来,10分钟后自信地完成了作品。整个过程中,C女孩经过了近15分钟的观察、交流、思考,终于确定了自己的创作内容,然后迅速、自信地完成了创作。如果不是跟踪观察,我们很难了解C女孩这样一个难得的独自思考、决策的过程,可能会误判她一直是无所事事。同时,通过这样的沉浸式观察,我们也真实看到了游戏中3个女孩完全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节奏,深刻地理解了“每个孩子都是带着特有基因的独特学习者”。
3.研究案例从“主持人提供”到“自主观察获取”
以往教研案例多为主持人搜集提供,教研中有时很难引起教师共鸣。为了促进教师们研究视点的不断聚焦和现场分析诊断能力的有效提升。每次现场跟踪观察中,我们会请每位研究人员围绕研讨内容及时抓拍能说明问题、有研讨价值的真实案例(小视频、连续图片、文字记录、幼儿作品等),并做好观察实录。观察后每个研究小组讨论、分析、反思,筛选出若干真正聚焦研讨问题的案例展開互动研讨,再从中推选出1~2个典型案例,参加大组分享研讨。
1.发起人的阐述与分析
大组研讨中,每位发起人利用微信(QQ)群等互动平台,抛出观察案例,分析、阐述案例中所呈现或折射出的经验、问题、思考与建议,同组伙伴随机进行补充和说明。力求研究案例真正能够呈现问题所在,分析阐述能够直击问题症结。
2.参与人的发问与探讨
围绕发起人抛出的研究案例,其他参会人员亮出自己的观点,与研讨发起人、相关班级教师等进行充分对话与探讨,共同解读、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透过其行为表现共同反思背后的关联因素,探讨可行的解决策略。
3.主持人的引领与推动
研讨中,主持人敏锐地捕捉每个研究案例中有价值的“研讨点”并随机进行追问与拓展,引发更多不同观点的交锋与碰撞。如在“如何让材料更具支持性”的问题讨论中,主持人抛出系列问题引发大家展开激烈的思维碰撞:当幼儿在自然材料拼搭中出现了构建立体造型的行为后,辅助材料投放方面需要如何进行调整和拓展?如何让少数幼儿的探索经验变成更多幼儿的学习经验?如何持续引发、支持幼儿进行深度探究?经过深入讨论和观点碰撞,参与者在理念、行为等方面有了真正的触动和提升。
研究中,为了更好地触发教师们观念和行动上的真正改变,研讨方式从以往的“观摩研讨”递进为“体验式研讨”。2019年上半年,在室内支持性区域环境调整完善过程中,为了让教师们亲历改造过程,我们组织各园教师成立研究小组,和班级幼儿一起对亟待改进的区域环境共同进行现场诊断、现场调整、现场分享,重点思考环境的价值是什么?要做谁的环境?做什么样的环境?为期一学期的现场诊断、审视、研讨与改造历程,完全颠覆了教师们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和环境观,有效地引领大家思考、审视如何真正回归儿童视角,真正以儿童为中心,共同构建儿童需要的、喜欢的支持性环境。
2019年下半年,在探讨如何将环境中随处可见的“摆设性资源”真正转变为可以引发幼儿主动、持续探究的“课程资源”的研究过程中,我们特意设置现场操作体验环节。每个研究小组的教师们自备游戏材料和相关支持性资源,并现场化身为幼儿,操作体验材料的多种可能用法,每位教师以双重身份体验与思考,一是从幼儿层面思考:幼儿可能会用这些材料做什么、怎么做?可能会从中获得哪些发展?二是从教师层面思考:如何增加材料(工具)的多样性和支持性,给幼儿的主动学习与创造生发更多的可能性?体验式教研增加了教师们的切实感受和体验,更好地破解了环境资源(材料)的深度利用问题。
坚持做实过程性研究。我们每学期围绕递进性研究专题,通过基于问题的“园内自我诊断研讨→研究小组协作研讨→共同体集中研讨”螺旋上升式研究轮回,不断推进研究进程,带动更多园所主动卷入课程改革中。
1.第一阶段:园内自我诊断研讨
各幼儿园围绕阶段性研究专题与内容,自主分析、诊断当下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惑,自主进行多轮研讨与改进,并将研讨、改进历程及有效做法梳理制作成PPT,供共同体集中研讨时交流分享。
2.第二阶段:研究小组协作研讨
为了确保日常专题研究工作更好落地,协同展开研究,我们将每周二定为“协作研讨日”。有研究意愿的幼儿园提前一周提出申请,本区域内有相同研究专题的幼儿园选派骨干教师参与,组建区域性研究小组。研究小组围绕近期研究内容、突出问题与困惑(承办园提前抛出研讨问题),开展现场诊断与互动研讨,共享研究经验,共研改进策略,带动更多幼儿园主动投身课程实施方式的有效变革中。
3.第三阶段:共同体集中研讨
进一步聚焦阶段性研究中遭遇的共性问题发起集中研讨,研讨流程一般为:明确研究要求→沉浸性现场观察→小组分析解读→大组交流研讨→研究成果分享推介→主持人引领性指导。
四年的研究历程,我们持续探讨了“支持性环境理念确立→户外游戏化环境改造→室内区域环境调适→资源材料深度利用→户外开放多元游戏场建设→室内开放性游戏场建设→一日活动中观察倾听及回应支持策略研究”等系列递进性研究专题,努力追随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当下的经验、兴趣和需求,不断构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呼唤幼儿随时融入、支持幼儿持续探究的开放性游戏环境,更好地助推每个幼儿的自主学習与发展。
教研绝非一日之功,更不可能一蹴而就,重在过程,没有捷径。因此,我们必须沉下心来,耐住寂寞,坚守儿童视角,坚持做“层层深入、螺旋上升”的递进式、浸润式真教研,进而成长儿童、厚实自己、发展园所。未来,我们这样一群努力追随儿童的苏北幼教人依然会不改初心,携手前行!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