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姚艳丽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行业的发展也在不断加快。随着教育部提出新课标改革的发展要求,多种上课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其中,微课程因其独特的上课模式与灵活的上课时间选择,成为学生选择上课的最新方式。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开展在线课堂或者第二课堂,能够更快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就促进翻转课堂的应用而言,微课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微课的合理运用,能够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并且对于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而言,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微课堂是翻转课堂的必由之路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到了较高的水平上,其中就包括网络信息技术与视频编辑技术。而作为教育资源中非常重要的微课程,也就应运而生。技术的不断革新,为学生在课堂上获取知识的渠道提供了更多可能,同时也有效地提升了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通过对课堂内容的分析,有选择性地从微课程平台选择对应的课程资源,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与传统课程相比,微课程具有互动性及内容较丰富的特点,因此微课程可以成为翻转课堂落地的重要手段;翻转课堂进入课堂教学环节,需要良好的教学方式作为载体。因此,微课程与翻转课堂,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学生,真正将翻转课堂落到实处。通过微课程的上课方式实现现代化网络技术与学生课堂的有机融合,对于改革学校数学教育促进翻转课堂应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同时也能幫助学生更快地掌握课堂知识,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小学数学教学的启示与作用
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体 微课程通过视频的方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这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模式。它是以学生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帮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摆脱传统的说教式教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单方向掌握着传授知识的节奏,学生缺少了参与课堂的互动性。而在微课程模式下,课前,教师向学生介绍所学知识,并提供相应的视频让学生完成课前预习工作,对于学生的自我思考和自主探索能力,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就传统教学模式而言,一堂课的时间有40分钟,而微课程的时间只有几分钟;从教师教学的活动来看,微课程的教师面对的是每一个学生,因此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例如,在讲解乘除法时,就可以运用微课程的方式,通过实物展示的方式,让学生们真正理解“乘”“除”的概念,同时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
增加课堂的互动性与趣味性 微课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放置在教学基础知识之前,这样减少了课堂上对于基础知识的传授时间,从而提高了课堂时间的利用效率。当然,还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性,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来加深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同时,在与学生进行相互交流过程中,也是对学生公众演讲能力的一种培训,能够在合作探讨过程中,增加对于科学数学的新知识的理解。另外,师生之间的交流也会因此而变得有更多的机会,对于学生了解老师以及老师了解学生,都搭建了一个良好的互动平台,在交流过程中提高了交流效率,并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与趣味性。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微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而且能够在课前由兴趣引导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并结合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拓展学习。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来分组,通过分组学习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并能帮助学习效率较低的学生提升自己。在微课程的应用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选择,并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翻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通过学生的自我探索和研究,教师站在一个引导者的位置,并在恰当的时候给予引导,这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和提升了学生的扩散性思维,同时也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率。
结束语
利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不断更新上课教学模式,是对当今学校教育教学最大的支持。微课程及翻转课堂的应用,在教学模式上得到了更为完美的体现。微课程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能够有效地保证学生的上课质量,并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上课模式的时间性与地域性的差别,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就小学教师数学教育而言,具有非凡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俊玲.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评《翻转课堂与微课程教学法》[J].新闻与写作,2018(3):121.
[2]秦永丽.“互联网+”背景下的微课设计与翻转课堂应用——评《微课程设计制作与翻转课堂教学应用》[J].中国教育学刊,2016(11):116.
[3]黄荣斌.微课程设计的应用实践研究——评《微课程设计制作与翻转课堂教学应用》[J].教育发展研究,2018(9):88.
(作者单位: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教育局中小学教研室)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