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杨穆
深圳市光明区马山头学校通过营造数理学科提升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培养学生理性精神,实现“数理见长,通文达理,理性规范,格物穷理”的教学目标,通过“学校创新课程”建设,把学生真正培养成為具有理性精神和学科素养的现代人,“特色”引领办学高度,让学生站在离成功最近的地方,成为最好的自己。
数理特色立校
马山头学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2018年9月正式招生。学校位于深圳市光明区马山头社区,办学规模54个班,2520个学位。学校占地39096平方米,建筑面积29761平方米,其中校舍24696平方米,职工宿舍1380平方米;教学楼架空层2520平方米,连廊545平方米,分为生态广场区、教学区、运动区、生活休闲等功能区。
学校确定以“数理”为特色学科,推进数理特色立校。学校以“明理诚信,睿智笃行”为校训;倡导“臻善臻美,日渐日新”校风;“为培养出类拔萃的现代公民奠基”为教学理念。学校认为:数理思维是一种周密、严谨的科学思维,义务教育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有责任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创新思维;以理性文化培养富有独立人格、独立思考、敢于质疑且具有独立判断能力的新型人才。
校长薛森强是“深圳市地方领军人才”“深圳市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副校长朱建山是“广东省物理名教师”“广东省物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二人都是数理出身,再加上新引进的桂林市数学名师韦丽云、区内物理学科带头人明媛等优秀教师,学校数理师资雄厚,理料氛围浓郁。
学校认为,随着数理特色的发展,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得到提高,看问题更理性了,能正确、理性地看待社会、看待生活、看待学习。学科素养普遍增强,随之加强了各学科应有的能力与素养。学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学生会空前响应,积极参与;学生自觉将理性思维应用到其他学科,最终获得全面发展。
同时,学校还认为,科学与人文是相辅相承的,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数理特色立校,不能以牺牲学生人文素养为代价,学校做强数理,必须要有人文支撑。数理特色建设的核心是要培养人、发展人,特别是培养人的理性精神。但这种精神不能一朝一夕形成。如何通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以及课堂主渠道实现,特别是在文科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并形成理性精神,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
薛森强说:“光明区地处深圳西北边缘,学校周边有深圳市钟表基地、内衣城等大型企业;周边居民除原有居民外,大部分均是企业员工及小摊小贩人员。这些人子女的数学、理科成绩与其他学校有一定差距。从近几年我国高考改革情况看,各省市高考录取人数绝大部分为理科学生,因为理科学生就业形势较好。所以有‘得理科者得天下之说。因此,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着力强化数理学科,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学科建设方向。”
“智慧型师资”是保证
学校汇集了一大批包括特级教师、省市级学科带头人在内的全国及深圳本地的教育精英。目前,所有新招录的教师都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皆为北师大、华中师大、华南师大重点师范大学毕业生,且硕士研究生占三分之一;学校有两个“深圳市名师工作室”;学校重视教师专业发展,建立学术委员会,引导教师走专业发展道路,致力建设一支“智慧型师资队伍”。
校长薛森强,广东省中学数学正高级教师,广东省中学特级教师,省市中学数学高级教师评审委员会评委,深圳市光明区中小学学术委员会常委,深圳市首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薛森强是一位教育理想的追求者,出生于粤北山区一个农民家庭,1980年初中毕业,便以优异成绩考入乐昌师范学院,16岁就走上教师岗位。曾在乐昌县小廊学校、九峰中学任教;1993年来到深圳,后参加宝安区首届中学副校长竞聘,2003年被任命为公明中学副校长;2009年调入光明中学任分管教学副校长。薛森强说,我这人就喜欢呆在教学一线,做一名教学上的“行家里手”。他在教学上创造的“数学分层教学尝试”“数学实验法教学”得到业界好评,2006年使研究“有效教学”,并于2011年成功申报深圳市名师工作室重点规划课题“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经过3年的实践研究,该课题获得深圳市第三届优秀教育成果奖中小学类一等奖。每年承担市(区)级公开课达10余次以上;“深圳市薛森强名师工作室”自成立以来,积极落实市中青年骨干教师发展培训计划,承担骨干教师培训与指导,制订工作室学员周期性专业化发展目标,通过集体备课、双向听课、说课评课、案例分析、课例开发、课题研究和巡回讲座等形式,引导学员专业提升。近年来,薛强森以工作室为平台,整合区域教育优质资源,着眼于当地教育发展与教育教学重难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得到广泛认可。
副校长朱建山,正高级教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高中理科类名教师培养对象,深圳市名师工作室主持人。2008年,朱建山从湖南调到深圳市光明区光明中学任高三部主任,当年204人参加高考,按照市高考“从入口看出口”评价标准,光明中学“高考加工能力”达到300%以上。由于长期带高三,朱建山在高考综合备考、高三学生心理辅导及学生家长指导方面有着一套自己的“法宝”。无论是辅导学生还是家长会,他都是自己先做好课件,倾情讲解,耐心辅导。他先后撰文《享受高三,笑对高考》《优秀是一种习惯》《自信者强,自强者胜》《如何挑战高考极限》等,让高中学子度过难忘的“高三恐惧期”;《同样的心情,一样的期待》《做一名成功的高三学生家长》等,则让家长从容面对孩子高考,心情豁然开朗。人称朱建山是当地教改路上一名永不知疲倦的“探寻者”。
全国优秀科研奖获得者韦丽云,中学数学高级职称,全国初中数学竞赛优秀教练员;调任前系桂林市数学学科带头人,桂林市首届教育科研带头人,桂林市中小学优秀班主任,桂林市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曾担任两项桂林市重点课题负责人,参与6项市级以上的课题研究。多年来,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思考、行动、积累,一路成长,一路收获;曾参加桂林市教学能手竞赛,以全市第一名成绩获一等奖;主编初中数学《变式大课堂》,由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主编校本教材,其中《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再思考》《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几何入门教学实践研究》发表于教育核心期刊。2017年,她的教学团队研究成果《基于培养学生多向思维能力的初中数学变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获广西基础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
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武月娇,原湖北省宜昌市初中语文教研员,湖北省优秀辅导教师,宜昌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她多次获评市级优秀教师、语文学科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巾帼建功”能手,有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与独特的个人教学风格;曾撰写多篇论文、课例在教育刊物发表,主持国家级教学课题研究;2011年,在“国培计划(2011)湖北省特级教师巡回讲学项目”中,与特级教师一起“同课异构”;2014年起担任枝江市初中语文教研员,用先进理念指导青年教师,培养教师进步有独到经验。
语文教师江兰,毕业于湖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学二级教师。她认为,作为语文教师,广博的知识、风趣的谈吐、乐观的精神、刻苦的态度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她先后获“龙岗区优秀班主任”“龙岗区教育系统青年之友”“龙岗区教育系统优秀通讯员”,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研究省级课题《有效教学理念下语文口语交际情景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在语文课堂有效构建有一定的理论建树。
语文教师章凡丽,曾为湖北省初中语文特级教师郭厚荣“名师工作室”优秀成员;她致力于“体验式作文教学”研究,研究成果《非体验无以成文》《舌尖上的作文》《动起来写作文》《让体验浸润心灵》等在当地产生广泛影响。
优秀教师是学校的名片,建设一支“智慧型师资队伍”就是学校进步的根本保证。
“四个支撑”与“三个平台”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强化特色学科,推进数理特色学校建设,致力营造数理学科校园文化氛围,提升理科文化建设与学生素质提升课题研究能力,达到培养学生“理性精神”,实现“数理见长,通文达理,理性规范,格物穷理”的办学目标,学校重点在“四个支撑”与“三个平台”建设上做文章。
强化“四个支撑”——文化支撑:以数理为特色,创造适合学校实际的校园文化,营造浓郁的数理校园文化。课程支撑:结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开设数理校本课程,适应与提高学生的学习需求。活动支撑:每学期有计划制订数理综合实践活动,数理节、头脑奥林匹克竞赛、“校园院士”评选等成为常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社团支撑:开展适合学生数理提升的社团活动,补充及延伸学生数理学习内容。
打造“三个平台”——建设一个展示理科特色的网站;办好一份数理学科的学报;每年举办一次理科文化节。
新学年,學校将进行多渠道、多层面数理科技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科学素养。利用主题班队会、国旗下讲话、校园网、广播站、校电视台、校刊、校报等,发挥环境育人功效,彰显班级数理科普特色,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拓展科技教育时空。在活动主题建设上,有计划开展数理科学专题教育、社会实践、读报交流与评比及小型数学竞赛等活动;例如每年一届“数理文化节”将是学校“数理特色教育”大餐中一道独特风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和思维能力,开发低年级“七巧板拼图赛”、中年级“24点抢算赛”、高年级“华容道移图赛”等赛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在游戏中获得知识、获得快乐与学习方法。
“理科文化节”是学校每年一次的大型特色活动,数学学科将分五大板块:“数学玩乐”为内容的数学谜语、数学诗词、数学名言、数学趣题、猜词秀等;各年级、班广泛开展“故事演讲”;“趣味竞赛”分口算竞赛、24点赛、数学竞赛等;“学具制作”分创意七巧板、数位顺序表、制作立体图等;“编报写文”包括数学手抄报、“数学名家故事”“一节难忘的数学课”等。“理科文化节”还开展数理表演赛、数理灯谜竞猜、数理实验开发、专家讲座。这些活动的开展,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综合学习兴趣。
学校确定的办学特色还处于起步阶段,需加大特色创建力度,搞好顶层设计,做好规划,创造条件,真正发挥专家和名师的引领作用。形成完善的学生德育评价体系,激励教师在育人中主动性。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按照学生特长和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社、团、队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主管理,自主教育,构建一套高效、灵活的动态管理体系,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市、区级优秀社团,培养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社团骨干,发挥优秀社团及社团骨干的辐射引领作用,形成具有学校特点的德育活动方案。
学校创新课程
学校认为,学校文化体现的是理性和科学精神,而数理文化内涵正是追求理性、探索真知。因此,数理特色中所蕴含的文化是与学校文化理念兼容并包,一脉相承,体现数理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完美融合。学校开发、编写切合学校实际校本教材,构建多元课程体系,形成“看得见、跟得住、用得上”的课程体系,学校鼓励教师开发课程资源,建设数理校本特色课程,并以“学校创新课程”形式打造未来课堂。
学校选择以激发学生热爱数理科学为基点,开发编写切合校本实际的各年级、每学期校本教材。例如,学校将每节科学课前5分钟设立为“科技万花筒”时间。在这个时间,学生可以讲科学小故事、播报科技类新闻、讲自己的学习体会等,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学校依托数学探究实验室,借助图形计算器,开设部分选修课程;辅助数学教学,把数学做成“看得见的数学”;实现全员分层、分类走班上课,形成“跟得住的数学”;以教师开发课程资源,建设数学校本特色课程,构建“用得上的数学”;开设数理拓展课程,如《物理中的数学》《欧拉公式》《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等,均以“选修课超市”形式供学生选择。
学校认为,传统课堂教学是典型的知识课堂,是静态化和统一化的教学。因此,课堂教学生态化的研究势在必行,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将课堂教学看成一个整体、一个系统,合理处理课堂教学中各个因素间的关系。生态化未来课堂既是一种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教学实施策略,是一种充分体现和不断运用生态智慧的“教”与“学”能力提升。关照学生个性多样性,关注师生的生活世界,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在课堂环境作用下,更趋于和谐与平衡,使课堂教学活动焕发出极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使课堂真正变成“生命课堂”。
学校将教师自主发展需求作为基础性阶段目标,大力推动教学研究,贯彻终生学习观念,引导教师读书与教研行为,逐步转变教师的价值追求和教育取向,感知幸福教育的真谛。推动“学校创新课程”课题研究,推动教师走“高效课堂研修之路”,使教师自觉参与学校的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课堂自主能力,形成具有良好的礼仪修养与学习习惯。
建立多元评价机制
学校认为,完善教师发展的评价机制,对教师的师德素养、教学能力、科研成果、培训及对学生学习兴趣和态度的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用评价来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整体提高,建立个性化的教师学习和发展档案。学校依托教学处、科研处,要求每一位教师制订课堂教学改进计划,明确每学期重点突破的薄弱环节,从而全面深入教改核心,建立多元评价机制,提升课堂教学效能。
学校以教师发展为本,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出发点,以名师梯队建设为突破口,关注教师教学设计、课堂驾驭、总结反思的能力培养,把教师队伍建设成具有高度责任心和人文素养的群体。为此,学校注重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人格力量,提高育人能力。将教师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纳学校专业发展评价;将班级文化建设、家庭教育指导、学生心理辅导纳入班主任专业发展评价。帮助不同发展阶段教师制订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促进教师队伍整体进步。根据现代办学需要,建立学校学术委员会,进一步引导教师走专业发展道路。学术委员会将对学校教师职称评聘,学术能力、教学常规考核、论文评比等进行评估并发挥关键作用。
学校建立奖教、奖学制度,落实教职工量化考核评价,加大对团队的考核奖励力度,以此促进教师团队的共同成长。同时,进一步完善名师的评选机制,尤其关注德育骨干教师的评选,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职工文体活动,加大活动场所与设施的建设,提高教职工校园生活幸福感,不断增强学校凝聚力和教职工对学校的归属感。
按照基础教育学生发展培养大纲,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形成学校、年级德育建设目标,建设学生评价档案,根据学校发展要求,分年级、分学期逐步调整与完善;创设校本培训机制,为名师梯队建设搭设舞台。学校提供教学理论研究资源,为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拓宽途径;通过教育教学技能评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素养;强调以老带新制度,发挥骨干教师和名师的辐射作用,加强教研组建设,开展校本研修及案例、课例、教育关键事件、课堂生成资源等方面的教学研究,推动教师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的提升。
同时,学校创建并完善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协作体系,构建“学校、家庭、社會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不断丰富德育资源和载体,形成育人的新时代“熔炉”;构建科学合理的德育管理考核评价,发挥家长委员会功能,宣传普及家教知识,推广成功的家教经验、教育方法,不断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广泛开展社区教育共建机制,通过走进社区、融入社会综合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幸福校园”路线图
马头山学校致力建设具有本土情怀的特色学校,建立“幸福校园”路线图。通过打造书香校园、幸福校园,创新型校园,不断提升师生的幸福指数,增强学校竞争力,提升学校文化建设内涵,树立坦诚、信任、尊重、协作的团队精神,营造“公平、公正、协作、宽容”的育人环境,增强师生人文底蕴,提升教师对学校发展的认同感,为适应未来光明区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
学校认为,校园是学校培育学生的重要场所,应将抽象、空洞的数学或科学知识融入校园环境建设。学校建立高档次的数学探究实验室,以手持技术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提升想象空间,打造数字数学;建设数理科技楼,规划建成4个数学学科教室、6个高科技物理与自然科学学科教室,营造浓厚的数理学科氛围;开辟数理广场,建设利用沙漏动态展示勾股定理的证明过程,创设刘徽与割圆术、祖冲之与圆周率的故事及阿基米德的撬地球展示杠杆原理的图版。教室走廊、楼道墙壁悬挂制作精美数学游戏牌匾,每一块牌匾都是一个经典数学场景,如“皇后的问题”“同色相连移一移”及蕴涵著名短板效应的木桶流水装置、仿建《哥尼斯堡的七座桥》问题情境等。
学校将建成数理文化元素墙,展示古今中外数理科学家故事、数学难题解答等,感受理性的力量;建成以数理名家、数理名言为内容的楼梯文化,感受大师就在身边;建成大师墙、学子墙,喻示“今天的大师,曾经的学子;今天的学子,未来的大师”之意。
优化学校科技教育环境,建设“科技走廊”,学校将教学楼与科技综合楼之间过道设置为科技走廊,定期将科技活动信息、科技知识及科技新闻进行展板与公告;建设“生态走廊”,将数百种活灵活现的动植物标本陈列在用仿生的树木、沙石、草坪等布置出的通顶大型陈列室,走廊绘以与这些标本相适应的自然环境,配以灯光辅助,仿佛身临大自然,使之成为师生课余科技活动的乐园;设立“红领巾气象站”,聘用市科协等相关单位协助建设符合国家专业气象站要求的学校气象站,对孩子进行气象观测知识技能培训,为学校多学科教育教学、学生科学探究与实践提供平台;开辟“科学试验田”,学校计划在操场西侧开辟“科学试验田”,在劳动课中,培养学生动手与实践能力。
通过打造数理特色学校,形成学校品牌,扩大学校在省内外影响。在数理特色建设引领下,学校在特色建设,教学理念、教学能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不断推陈出新,促进全体教师投身于教育改革;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建立学校OA系统,加强学校微信公众平台、教师专业发展电子档案系统建设,发挥网络舆情作用,为学校发展做贡献。
马山头学校用“特色”引领办学高地,坚持“众志诚成”的智慧,一定能在深圳这座国际大都市树立起自己的教育标杆。未来3年,学校坚持全面发展战略,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与提高;在现有基础上,学校将基于“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让更富有意义的教育,激发本土情怀,开启世界眼光”之使命,通过人本管理,全力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办学机制,共同打造一所生态、幸福、创新型的现代学校。正如马山头学校校歌《托起希望》所言:
阳光雨露洒在身上
小鸟欢唱花绽放
绿草地,散清香
鹏城脚下我们成长
晨风晚霞轻敲窗
书声朗朗墨飘香
探奥秘,大课堂
智慧校园我们徜徉
纯净的目光,童真的歌唱
明礼诚信树立榜样
睿智笃行成就的是梦想
托起的是希望……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