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拍照片时加上滤镜,粗糙的皮肤就能变得光滑,枯黄的树叶瞬间生出了情调,普通的建筑物也有了“文艺范儿”……
随着滤镜在生活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人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人说,生活需要滤镜,它可以让我们遇见美好;也有人说,生活不需要滤镜,我们应该还原生活应有的模样;还有人说,有的滤镜不妨保留,有的滤镜必须打破。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中学高二陈雨欣
我们可以欣赏带有滤镜的美,但不能接受让事物失去它们的本真。
前段时间,不少网友发文吐槽网络上被滤镜过度美化的景点。一些网络用户刻意选取特定的摄影角度,加上后期修图、叠加滤镜,使照片中的景点呈现出与实际不符的效果。许多游客专程前去“打卡”,却发现眼前的景象与网络上的照片相去甚远:浪漫的海边小屋原来是一间破败的房子,极具“少女心”的粉红色沙滩原来是野草丛生的乱石滩,充满镜头感的天空阶梯只是塑料制成的廉价道具……这些,就是失真的滤镜“照骗”。
从滤镜下的美好到现实中的废墟,从满怀憧憬到一地鸡毛,当“诗和远方”的理想被现实打了一巴掌时,我们真的还能再相信滤镜吗?
除了拍照时使用滤镜,我们有时还会透过滤镜看待生活。滤镜之中,是我们潜意识里的理想形象,美好而虚幻;滤镜之外,是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的现实,不完美但真实。滤镜的确可以创造美,但过度的滤镜也会让人忘记真正的生活。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倘若用带有滤镜的眼睛看待它们,将实际情况过分地理想化,就有可能遭遇巨大的失败。
有时候,奉承、谄媚、花言巧语亦是滤镜,而这些由他人制造的滤镜可以轻易蒙蔽我们的眼睛。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婴治理东阿,起先励精图治,却因不贿赂朝臣遭到诽谤。后来,他故意加收赋税、谄媚逢迎,这才受到了朝臣们的褒扬。晏婴道出真相后,受到蒙蔽的齐王恍然大悟,悔恨自己听信谗言。旁人的言语会给事实蒙上一层滤镜,如果我们不能机敏地识破假象、勇敢地面对现实,长此以往,伪善、自私和贪婪等便会大行其道。至于那些躲在滤镜背后自我麻醉的人,只不过是在自欺欺人罢了。
所以,我们在滤镜的谎言中迷航时,不如沉下心来,审慎细察。唯有除去滤镜的虚假,揭穿滤镜的谎言,我们才能看清生活的真相,还原生活的本真。
让我们拥抱真实的生活,创造灿烂的人生。莫让滤镜当道,本性无存!
教师点评
本文紧扣材料內涵,开篇提出中心论点———拒绝接受使事物失去本真的滤镜;接下来以网络上被滤镜过度美化的景点为例,阐明滤镜的害处,强调要追求真实的生活;然后又以晏婴治理东阿的故事为例,进一步呼吁不能为滤镜所迷惑,要认清事物的本质;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作者以辩证的眼光观照社会现实,既摆事实又讲道理,条分缕析,层层深入,语言生动形象,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王学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