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生活是否需要滤镜?

时间:2024-05-09

林亦萌

生活是否需要滤镜?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本质上凸显的是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浪漫主义者看待生活,总爱带上一层滤镜,柔化事物的棱角;现实主义者则会剥去生活迷幻的外衣,将它的污垢完全暴露。

徐志摩曾说:“美是人间不死的光芒。”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真实的生活难免平淡无趣,滤镜则可以赋予它动人的光彩。汪曾祺曾写过一篇文章,叫作《昆明的雨》。在他的笔下,昆明的雨、昆明的菌子、昆明的果子都是那么令人神往。但我想,即便真的到了昆明,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那样醉人的美。《昆明的雨》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心境下创作出来的,文中的昆明带着一层由回忆与思念构成的滤镜,自然要比现实生活中的景色更浓烈些、更艺术些。戴望舒的《雨巷》也是如此。倘若换成今天的我们,在雨天的小巷里看见一名女子时,大概并不能体会到诗中那种清幽的美感与淡淡的忧愁。作家们敏锐的感官与充满灵性的文字,给原本乏味的生活扩展出一方遐想的空间,此时的滤镜便是极有必要的存在。

不过,我们可以让滤镜为生活增添美感,但绝不能为生活涂脂抹粉,刻意掩盖它真实的样貌。这就像是給腐烂的水果喷上颜料、洒上香水一般,自欺欺人,毫无意义。就像油画作品《父亲》,画家没有用美丽的滤镜美化人物,而是将其最真实的一面呈现给了观众。粗糙的双手,眼角、额头深深的皱纹,黑黄的脸色……这些并不赏心悦目的细节,无不展示着农民一生的辛劳,更能引发观众的感动和深思。所以,我们有时也要打破滤镜,看清生活真实的样子。

由此看来,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生活一定要加或者一定不加滤镜。加上滤镜,我们会对世界多一分喜爱、多一分期待;去掉滤镜,我们亦可正视自己、正视生活,回归生命的本真。

教师点评

本文以设问开篇,通过不同的回答凸显人们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然后以汪曾祺和戴望舒的作品为例,指出适当的滤镜会给原本乏味的生活扩展出一方遐想的空间,这样的滤镜有必要存在。随后,以油画作品《父亲》为例,论述有些滤镜应该被打破,以还原生活本来的面目。最后强调在生活中要合理使用滤镜。文章层次清晰,思想深刻,说理辩证,论证比较深透。(王学华)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