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同情,不如共情

时间:2024-05-09

悲伤是人类普遍会有的情绪,身体伤痛、亲朋离散、挫折失败都会引起悲伤。对悲伤者的同情也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感,它普遍而又强烈。然而,我们常常会发现:旁观者眼里的悲伤未必是被同情者心中的悲伤。

当我们看见山区的孩子悲伤哭泣,我们会同情他们生活贫困,但他们也许只是悲伤身边没有父母的陪伴;当我们看见病床上老人泪眼模糊,我们会同情他们饱受衰老病痛的折磨,但他们也许只是悲伤无法亲眼见证孙辈的成长。被同情者心中的悲伤,可能比我们想得更简单,也可能比我们想得更深沉。

正如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世上也不存在观念、想法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会因为生活环境、教育背景、年龄阅历的差异而形成对事物的不同理解,这种带有强烈主观性的“理解”好似一道无形的屏障,使得同情的错位成了一件无法避免的事情。

更何况,还有一些人会抱着寻求优越感的心态去俯视悲伤者。这些人关注社会新闻,在意各种灾难,他们认真地阅读事件的细节,嘴里不时发出“真可怜”“真作孽呀”的感慨,内心却因自己比他们状况好而庆幸与自得。这些人绝不会在意悲伤者悲伤的原因,因为那不是他们的初衷。

又或者,有些人的同情只是单纯的盲从。在网络时代,随手转发热门帖子表达一下对悲伤者的同情是一件再便捷不过的事了,至于自己眼里的悲伤是否是悲伤者心中的悲伤,他们并不在意。当然,也不乏这样一些人:他们同情悲伤者只是为给自己积攒道德口碑。既然同情他人就能被冠以“善良”“仁厚”的美名,那么道几句同情又有什么难?

试想,如此变味的同情又能给被同情者留下什么?

列宁说虚伪的同情是锐利的毒箭。你无意的言语可能在悲伤者流血的伤口上又撒了一把盐,你无心的同情可能会让悲伤者更觉世情冷漠,进而将他们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因此,如果我们希望帮助悲伤者走出悲伤,那么我们就应该学会“共情”,去了解悲伤者,去感受他的痛苦,进而理解他、劝慰他、帮助他。

教师点评

本文最大的特色在于立足现实,针砭时弊。作者对于同情错位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既阐明了客观因素———人的认知局限,又充分联系现实,指出由于不同的初衷:寻求优越感、盲从、积攒道德口碑,使人们主观上也未做出修补错位的尝试,反而加剧了错位的产生。文章分析清晰有条理,若提出更高的要求,可以嘗试在三者之间找到某种关联,从而形成一定的逻辑推进。文章情感充沛,人称转换自如,细节描摹生动,极富感染力。不足之处是收尾比较仓促,“共情”观点的提出有些突兀。(忻微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