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养鸡场到世相百态

时间:2024-05-09

一考生

曾看过一则笑话:养鸡场场主特别厌恶道士。有一天,一群道士向他买鸡,场主顺手抓了一只相貌丑陋的鸡扔给他们,道士见之笑日:“我向人们说此鸡是从你这儿买的。”场主急忙劝阻:“那别人一定以为我这儿的鸡都是丑陋可憎的了!”“所以说,你怎能因为遇到过行为不好的道士就厌恶所有的道士呢?”场主哑口无言。

故事表面说的是丑鸡与道士,谈的实则是养鸡场场主认识事物的态度和方式。处在纷繁复杂的人世间,有人选择简单地相信接受所有的言论、事物,不免沦为肤浅;有人选择怀疑一切,这又趋于极端。如何在“思”与“信”间寻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中紧握心中的准绳,应是当代人思索的不变的命题。

卡夫卡曾言:“人的主罪有二,其余皆由此而来:急躁和懒散。由于急躁,他们被逐出了天堂;由于懒散,他们再也回不去。”古希腊学者也曾说,人真正的安静是在健全的头脑得以自由思索的时候。前者预言了当代身处自媒体狂潮中心的人们面对纷繁的事物进行价值判断时进退失据的窘境,后者则清晰地警告着人们,只有以“思”的态度面世,心灵方守其清宁。

诚然,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权利,被言论包裹的我们一不小心便流于偏听偏信,成为舆论的附庸。这点从之前曝出的“僵尸雞”案就可见一斑。先是曝出鸡爪都是“二战”时的存货,耸人听闻;接着又有专家辟谣,人们又都深信不疑;谁知又有说确有此可能性,再掀风波……一只鸡爪引发的风波一波三折,人们在不停地发言、站队。“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之时,是否有过自己的思索和怀疑呢?倘若失了“思”这种冷静的态度,又怎能看到事情的丰度与深度?

学会“思”,不光认识事物应当如此,治学为人亦当如是。轻信权威,得了简单,便失了深度;以偏概全,看到了表象,便少了厚度。其实处于时代的洪流中,又有什么不值得我们反思,什么不需要我们明辨呢?

那么,这是意味着要怀疑一切吗?不然。我们要的是思索的态度,求的是信任的依据,这样才能在简单的黑白中寻觅世间的丰富多彩,从容淡定地生活在世问。唯此,我心宁静,可以在如风世事中荡秋千了。

教师点评

自媒体时代的舆论裹挟,已成了一个屡见不鲜的话题。许多个体的、偶然性事件,经网络发酵,往往演变成群体的、社会性事件。尽管从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公民的参与意识增强是好事,但盲从却是大忌。许多事件为什么会变成“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真相的缺位是主因,但又何尝不是因为许多人不动脑的转发、不知就里的起哄的推动?

(孟华群)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