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姚嘉言
我喜欢爬山。
但我不喜欢走游人必去的那几条线路,“言子墓道”“虞山公园道”“兴福寺道”每一条都是热门线路,但游人多了,总觉得失了那份独自登高的雅兴与自在。
“小石洞道”便是我最近发现的一条世外桃源般的线路。初秋的一个清晨,雾浓露重,我一步一步寻觅着入山口,直到一扇不大的竹门呈现在眼前。推开门,只见一条蜿蜒曲折的石阶通向山的深处。抬腿迈上第一级台阶,倒还没什么感觉;上了几级台阶后,只觉得凄寒肃穆,慢慢地,我的身影隐入浓雾中。眼下虽只是初秋,山林中却已是披露戴霜,石阶上堆积着陈年无人清扫的落叶与枯枝,走在上面倒也不觉得劳累。
不觉走了许久,一路上看落叶满阶,野果遍地,无人采摘,任其自生自灭。忽听得水声泠泠,仔细寻找,原来是由山上流淌而下的泉水,清冽而冰凉。真是“山令人幽,水令人远”。山光水色,自然是造化之功;而古人叠石成山,筑地为池,念的也该是这份幽远。
我继续前行,不由得暗想:若是此处有一座庭院,岂非山水福地?刚想到这里,前面松林中便影影绰绰露出一套院子,黄墙黑瓦,默默独立,放眼看去,只觉得静谧而清雅。步入其间,原来是座破败的小院,败井颓垣上那积年的雨迹,犹如岁月的年轮。昔日,这里的主人是否想要把山水植入庭院,朝夕晤对?若真如此,的确可算是文人雅客了。可能他不愿步入俗世,宁愿让这小院收藏自己所有逝去的光阴。
后院的一池荷花倒还好好的。记忆的梗上,谁没有两三朵娉婷、披着情绪的花?悠远的钟声似乎缓缓传来。然而,一切已成过往,院落早已尘封多年。
走在山林中,遥想古人游山之乐,看四时变换,光阴流转……
教師点评
山川之慧,启人遐思。
本文作者虽是八年级的小女生,在选点赏景、触景生情方面却已有一种古代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全文重感悟,但在写景方面就单薄了些,这样一来,篇末处的“看四时变换”也就虚了点儿。换言之,如果把相关背景交代得再清楚些,在抒写感慨前把有关景物描摹得再细腻些,那么文章将更为出彩。(唐惠忠)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