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轻轻地

时间:2024-05-09

刘杰

我聽到过许多轻轻的声音。那声音,是那么美妙,让我陶醉。

小时候,每晚临睡前,妈妈总会来到我房间,帮我掖好被角,才会关灯安心离开。我喜欢躺在床上看着妈妈关上卧室的门,看门外的亮光像一把折扇似的慢慢合起来,逐渐变窄、变细,最后消失,这感觉很安心、很温暖。

上了初中,我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的萧老师经常教育我们:“在教学楼内要安静,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安静度就是国民的文明度……”我们学校的教学楼的地面是大理石的,平整光亮,走在上面很舒服。有的年轻女老师走起路来“嗒嗒嗒———”的,高跟鞋敲击着地面,也敲击着我们的耳膜,搅得正在上课的我们心烦意乱。萧老师却总是轻轻地来,轻轻地走,从不惊扰他人。一开始我以为她没有穿高跟鞋,可留心一看,萧老师每天都穿高跟鞋,而且动作优雅,姿态婀娜。那一刻,我才明白,“轻轻的”不仅是老师挂在嘴边的要求,更是一个人高素质的体现。

有一次,我跟爸爸坐高铁回家乡。我们的对面坐着一对母子,那个男孩三四岁光景,正是好动、爱闹的年纪。只见他时而大声叫喊,时而小声嘟囔着,玩得不亦乐乎。那位看起来很知性的妈妈对小男孩说:“安静些,那位叔叔在睡觉呢,咱们不能影响他休息。来,你给妈妈讲故事吧。”这个男孩立刻安静了下来,依偎在妈妈怀里,奶声奶气地讲起故事来。天真的孩子、慈爱的母亲相拥在一起,喁喁私语着,还不时会心一笑,这画面令我记忆犹新。

渐渐地,我学会了从声响中读人。常常为那些细心、体贴,为他人着想的轻声细语感动。许多时候,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温暖,不就在那些不经意的声响中吗?

升格建议

这篇文章围绕话题“轻轻地”,选取了三个日常生活片断进行描述,内容切合题意,中心明确。细读起来,却总感觉文章无论从写作角度还是构思方面,显得不够新颖,语言和情节平淡无奇,缺乏创意。第二段的描写更是没有突出声音的特点。标题也过于平庸。建议从写作的角度和构思等方面进行升格,力求情节新颖,有创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