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刘惟悦
每个人对路都有不同的理解与评价。我在这里说的路,并不是什么成功之路或者捷径,而是老百姓每天必走的、连接你我的大街小巷。
小时候,我家附近有不少这样的路,且多是大马路,虽然这些路我隔三岔五就会经过,但当时的我尚年幼,出门多以车代步,在车里也大多是睡觉,再加上我家不临街,因此我对这些大马路了解不多。
然而有这么一条小路,我了解甚多。
我家離我就读的小学很近,所以我步行上学。我在那所小学读了四年,每天上下学我都会走这条路,日复一日也不觉得厌烦。
我读一、二年级时,那条路的两侧是装饰市场。虽说是市场,但也不太喧闹,所以在紧邻市场的学校上课,我们也能静心念书。每每经过这段路,我都会放慢脚步,好奇地看着工人们将各种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搬进搬出。现在想来,那个地方不过是一片以破败的平房拼凑起来的旧市场罢了,我眼中的稀奇玩意儿不过是些常见的廉价的建材。
三年级时,市场搬迁,那块地也被围墙围了起来。于是,我放学时的乐趣只剩下研究围墙上乏味的宣传画了。
四年级时,那块地似乎找到了买主,变成了工地。透过围墙缝就向里张望,有工人正在里面施工。与此同时,这条路两旁的老房子渐渐拆除,道路被拓宽。以后再经过那里时,我原先闲适的脚步变得匆匆忙忙,生怕被来自工地的“馅饼”砸中。很快,一座座大厦拔地而起,路上竖起了路牌。这时,我才知道这条路叫“益乐路”。
慢慢地,路两边商铺林立,越来越热闹了,经过的人也渐渐多了,而这条路再也不是我记忆中的那条小路了。
不久,我转学了,这条路也不常走了。就这样,我与它的距离越来越远,现在它变成什么模样,已不得而知了。也许我曾经从那条路经过,只是自己没有认出来吧!
教师点评
小作者以时间为序,写了路的变化给她的心灵带来的触动:有快乐,有好奇,有担心,有怅惘,给读者一种代入感。习作语言简洁生动,结尾收束有力,读来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孩子视角的叙述,简笔勾勒的市场,让小作者笔下的这条小路充满生活气息。
(周仁爱)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