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9
张劭,字元伯。是汝州南城人,此时正三十五岁,未曾婚娶。家中有一老母和弟弟,耕种供他学习。他在去洛阳赶考的途中在一家旅馆住宿,经常听到隔壁房间里有人呼唤的声音。他在一天夜里就问店小二:“我隔壁房间每天在喊谁?”
小二回答说:“啊,那个人啊,也是个秀才,得了瘟疫快要死了。”张劭说:“既然是一个秀才,我应该去看望他一下。”小二连忙说:“你别去,瘟疫可是会传染的,我们都不敢去看他,我还是奉劝你一句,最好不要去。”张劭说:“生死有命,我不怕。”说完,他便推开隔壁的房门,看见一个人仰面躺在床上,面黄肌瘦,口里叫着:“救
命……”张劭立即请人来开了药,每天细心地照顾他。
过了几天,那个人的病居然慢慢地好转了。张劭问及他的姓名来历,原来他叫范式,字巨卿,是楚州山阳人,家里原本是做生意的,现在放弃了生意,也准备来洛阳赶考。等到范式身体完全好了之后,考试的时间已经过了。范式说:“因为我的病连累你误了考试,我真是心里过意不去啊!”张劭回答说:“没事,功名富贵都是身外之物,怎么能和人的性命相比呢。”两人情同骨肉,结为兄弟。
过了半年,两人准备还家,那日正值重阳。两人唏嘘感叹了一番,执手依依,不忍分別。于是约好下个重阳节范式去拜访张劭。
张劭回家后每日攻读诗书。光阴似箭,很快,重阳节到了。
张劭早早起来打扫房间,并从田野上摘了很多菊花插在花瓶中,布置好房间后,他又喊弟弟将原本养得肥肥的鸡杀了,让母亲准备好酒来招待范式。
到了中午,他便站在庭院里去等,一直等到了夜幕降临,还是不见范式到来。
他母亲说:“你等了这么久也累了,早点休息吧,巨卿应该不来了。”张劭说:“不,巨卿不是会爽约的人。”
到了半夜,张劭的母亲和弟弟都睡了。张劭在院门口突然看到远方一个黑影随风而来,他认出来是范式,于是迎上去接他进屋入座。范式入座后并不吃东西,张劭问了很久后,他才开口说话:“我自从和贤弟你分别回去之后,因为生活所迫,又开始经商,每天奔波劳累,不觉又是一年,到了近重阳才想起与你的鸡黍之约。可是从我家到这里有千里之遥,我如何能赶得到,有句古话叫:“人不能一天走千里路,但是魂魄可以。我怕负约,便自杀以魂魄来见你,你一定要到山阳去见我一面,我才可以死而无憾啊!”张劭听完泪流不止。
第二天,张劭不顾母亲劝导,收拾行李就前往山阳县,到了山阳县一打听,知道范式已经去世,正往城外发丧,张劭连忙向城外赶去。
范式的妻子原本听从范式死前的话想等张劭来了再下葬,但是看到尸体渐渐发臭,只好叫人抬去下葬。不料到了坟旁,灵柩如有千斤重,众人不能挪动。直到张劭赶来了,方可下葬。 哈哈乐知道,看完的小朋友们应该会很奇怪为什么两个版本的故事不一样。在《后汉书》故事中死去的人是张劭,而在冯梦龙先生的笔下死的人却变成了范式。这是因为冯梦龙写的是小说而《后汉书》里的是历史。这正是小说对历史的改编。但无论是张劭去世还是范式去世,故事要表达的都是一种深厚的友情和信守诺言的精神。
其实我们看过的许多故事都是小说家对历史进行的改编,比如《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故事,叫做《草船借箭》,里面说借箭的主人公是诸葛亮,其实历史上借箭的人是孙权,此事发生在孙权和曹操的濡须之战中。孙权的聪明才智令人赞叹,所以辛弃疾还留下了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名言。所以小说改编不必完全遵照原文,小朋友们大胆地动手改写自己喜欢的故事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