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蝗虫那些事儿

时间:2024-05-09

继蝙蝠之后,又一种小动物“火”了起来,它就是蝗虫。2020年开春之初,蝗虫在非洲大陆肆虐,所过之处,颗粒无收,给非洲带来了巨大的麻烦。虽然现代社会对灭杀蝗虫有各种各样的办法,但是当蝗虫达到一定数量级的时候,依然让人谈“蝗”色变。

蝗虫,俗称“蚂蚱”,主要分布于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蝗虫主要包括土蝗和飞蝗。其中因为飞蝗长有翅膀,移动速度快、危害区域广,成为了蝗虫中危害性最大的一种,而土蝗是泛指除了飞蝗之外的所有蝗虫。

土蝗

土蝗又叫土蚂蚱,常见的有笨蝗、短星翅蝗、黑背蝗、尖翅蝗。土蝗的分布地区很广,多生活在山区坡地以及平原低洼地区的高冈、堤田埂、地头等处,喜欢吃小麦、水稻、玉米、木林、蔬果等农作物。当土蝗达到一定的数量时,也会对农、林、牧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但因不成群飞翔,也很少飞到较远地区,总体而言土蝗的危害性比飞蝗小。

飞蝗

飞蝗全世界已知9个亚种,中国分布有3个亚种,即东亚飞蝗、亚洲飞蝗、西藏飞蝗。其中分布最广、为害最大的就是东亚飞蝗。

东亚飞蝗

东亚飞蝗善跳,善飞,一年繁殖两代。第一代称为夏蝗,第二代为秋蝗。东亚飞蝗有六条腿,躯体分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两对翅,前翅为角质,后翅为膜质,身体呈黄褐色。雌蝗体长39.5~51.2毫米,雄蝗体长33.0~41.5毫米。东亚飞蝗在中国主要分布在河北、山西、福建、广东、四川等地,喜欢吃小麦、玉米、水稻等多种禾种本科植物,若虫(幼虫)喜欢咬食叶片和茎。发生蝗灾时成群迁飞,把成片的农作物吃成光秆。中国史籍中的蝗灾,主要是东亚飞蝗。

亚洲飞蝗

亚洲飞蝗属于群居性昆虫,一年繁殖一代。成虫头部较宽,复眼较大。前翅较长,远超过腹部末端,体色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一般呈绿色或黄绿色、灰褐色等。雄性体长43~55毫米,雌性体长53~61毫米。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东北等地区的草地上,其分布区海拔高度一般在200~500米,最高分布可达2500米。主要以禾本科和莎草科牧草为食,也喜食玉米、大麦、小麦等农作物。亚洲飞蝗繁殖能力强,数量多,严重时会爆发蝗灾,导致农作物绝收,是农业主要的害虫。

西藏飞蝗

西藏飞蝗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青海东南部和四川省西部等省(区),是唯一一个分布在高海拔区域的亚种。西藏飞蝗以吃青稞、小麦、狗尾草、蒿草、芦苇、燕麦、白羊草、早熟禾等作物和杂草为主。由于其食量大、繁殖力强,已成为川西高原农作物和草场的一种重要害虫。西藏飞蝗有两种不同的生活习性,一种是散居型,成虫体色常为绿色或随环境变异,头部较狭窄,复眼较小,后足腿节较长,通常长于前翅长度的一半,后足胫节通常呈淡红色;一种是群居型,成虫体黑褐色较固定,头部较宽,复眼较大,前翅较长,超过腹末较多,后足腿节较短,后足胫节淡黄色,略带红色。

蝗虫和蚂蚱

蝗虫属直翅目,包括蚱总科、蜢总科、蝗总科三个种类。蝗总科的昆虫都可以叫做蝗虫,蝗總科包括8个科。蚂蚱属于剑角蝗科和锥头蝗科负蝗属的蝗虫,简单地说就是蝗虫包括的范围大,蚂蚱只是蝗虫中的一种类群。另外,蚂蚱是蝗虫的民间叫法,学术上一般不使用。

常常有人分不清蝗虫、蚂蚱和蚱蜢,那么它们三者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蝗虫和蚱蜢

蝗虫和蚱蜢都是昆虫纲、直翅目的昆虫,属同类,但不同种。在生活习性上,蝗虫会从散居转变成群居,并能长距离迁飞。蚱蜢没有集群和迁徙的习性,常生活在一个地方,一般分散在田边、草丛中活动。蚱蜢因为吃的是禾本科植物,所以也会对水稻和豆类农作物有一定的危害。外形上蝗虫的身体大,头是圆的,体色通常为绿色或黄褐色,常因环境因素影响有所变化。蚱蜢的身体小,头是尖的,雌虫较比雄虫大,体色为绿色或黄褐色,触角短,后足发达,善于跳跃,飞时会发出“札札”声。

沙漠蝗虫

这次让非洲饱受蝗灾之苦的蝗虫叫“沙漠蝗虫”。沙漠蝗虫是蝗虫科一种栖息在沙漠的短角蝗虫。沙漠蝗虫可能是蝗虫类中最危险的一种,因为这种蝗虫群飞得快,飞得远,每年至少会繁殖两到五代蝗虫。这种蝗虫的习性有两种——独居和群居。

通常情况下,沙漠蝗虫一般是独居,而且性格温和。但是如果出现自然灾害的情况,比如说干旱造成的食物匮乏,会让这些独居的沙漠蝗虫面碰面,然后就成了群居。在争夺食物时沙漠蝗虫会变得异常暴躁,外表颜色也会从绿色变成灰色,食量也会随之增加。这就导致大量农作物被啃食,也就进一步刺激了蝗虫的聚集。成群结队的蝗虫数量可达几十亿只。沙漠蝗虫就这样啃完一片又一片,规模也越来越大,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暴躁。不要小看只有几厘米长的沙漠蝗虫,在暴躁的情况下,每天持续飞行10小时,可以飞行150公里。

由于蝗虫食物范围广,可取食小麦、水稻、玉米、豆类、烟草、芦苇、蔬菜、林木及杂草的叶子、嫩茎、花蕾和嫩果等。蝗虫将叶片咬成孔洞,大规模聚集时可将农作物吃成光杆或全部吃净。因此当蝗虫大规模出现时又被称作蝗灾。一旦发生蝗灾,无数的蝗虫遮天蔽日,所过之处寸草不留。它们吞食庄稼,使农作物颗粒无收,进而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

中国古代的蝗灾

中国蝗灾的历史

蝗灾的历史源远流长,中国历史上将水灾、旱灾、蝗灾并称为三大自然灾害。蝗虫极喜温暖干燥,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有“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之说。

古人最早把蝗虫称为螽(zhōng)或蝝(yuán),蝝是蝗的若虫(不完全变态的昆虫幼虫),战国后多称蝗。约在宋朝以后,蝝改称“蝻”,合称蝗蝻。古籍上最早记载蝗灾的是《春秋》:“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初税亩,冬,蝝生。”根据《左传》记载,在春秋时代的共294年间,仅鲁国就发生了16次蝗灾。由于蝗灾导致的饥荒,在春秋时代开始就层出不穷,即使在短暂的秦朝,蝗灾也经常发生。

唐太宗贞观二年(公元628年),陕西地区爆发了大规模的旱灾和蝗灾。从贞观二年到贞观四年(628~630年)整整三年时间,整个唐王朝都处在严重的蝗灾袭扰下。此后,小蝗灾每隔几年,大蝗灾每隔几十年就爆发一次。

两宋时期,蝗灾更加密集爆发。宋孝宗更是在淳熙九年(1183年)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捕蝗法,并出资鼓励民众灭蝗,对于捕蝗和灭蝗不力的官员还要追责。在财政支持下,蝗灾在宋代得到了大体的控制。

到了元代,元朝统治阶层却放任蝗灾不管不顾,与之前的朝代一样持“天谴说”,认为蝗灾是上天对逆民的惩罚。除了元顺帝颁布罪己诏企图祈求上苍“消灾避难”外,基本没有什么救灾举措。

明朝也是蝗灾泛滥的时期。与其他朝代不同的是,明朝的蝗灾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连年爆发。到了明朝末年,有关蝗灾连年爆发的记录更是频繁。其中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至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崇祯十年(1637年)至崇禎十四年(1641年),更是爆发了两次连续五年以上的特大蝗灾。在蝗灾连年爆发的背后,则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祯执政的17年间(1628~1644年),全国各地相继发生了14次特大干旱。

清代的咸丰年间是一个蝗灾泛滥时期。咸丰皇帝在位11年(1851~1861年)里,从1851年~1858年,连续7年的时间里,广西、河南、江苏、安徽、湖北等地先后或长或短、或轻或重地受到了蝗虫的侵袭。其中咸丰六年(1856年)的蝗灾最为严重。据统计,该年有“飞蝗蔽天”记载的受灾县达到了64个,有“大蝗”记载的受灾县共30个,记载有“蝗”的县数有48个。

灭蝗行动的阻碍

中国古代是一个农业大国,大规模的蝗灾发生,有可能导致庄稼绝收,进而引发饥荒、疾病甚至饥民暴乱。因此,历代政府对捕蝗工作都比较重视。但是在传统中国的前期,由于受到“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人们认为天上有蝗神存在,并将蝗虫视为“神虫”。发生蝗灾,是因为人类做错了事情,蝗神对人类实施惩罚。如果这时候捕杀蝗虫,会激怒蝗神,导致更加严厉的惩罚,所以各朝代对蝗虫的捕杀基本处于消极被动状态。但是面对蝗虫肆虐,“以食为天”而又饱尝苦果的民众,在生存本能的驱使下,不再信奉所谓“神虫”的愚昧之道,在蝗虫泛滥时,他们往往依靠自己的力量结队捕打和驱除,并在实践中掌握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灭蝗之法。当然,在个别情况下也出现过官府组织捕打蝗虫的行动。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的治蝗工作由消极向积极的转变是在唐朝开元年间。

一场至关重要的辩论

开元三年(公元715年),山东、河北、河南出现了大范围的蝗灾。当时朝中两位宰相姚崇和卢怀慎因为灭蝗的问题进行了一场辩论。姚崇对治理蝗灾提倡积极捕捉并且烧毁的政策,而卢怀慎则认为蝗灾这样的“天灾”,应当敬畏,这不是人力可以战胜的,若执意除蝗,会导致更大的灾难。当时,大多数官员都认为蝗虫不宜捕杀,唐玄宗也犹豫不定。姚崇继续进言道:“古时曾有蝗灾,只因不肯捕杀,以致发生饥荒,百姓相食。如今飞蝗遍地,反复繁殖,河南河北家无宿粮,若无收获则百姓流离,关乎国家安危。灭蝗即使不能尽灭,也比留下来形成灾患为好!”唐玄宗虽被说服,但百官仍疑惧不安。卢怀慎道:“蝗虫乃是天灾,岂是人力所能除。况且杀虫太多,有伤天和。”姚崇道:“楚惠王吞蛭治好痼疾,孙叔敖斩蛇得到福报。如今蝗虫可以驱除,若任其成灾,粮食将被食尽,到时百姓怎么办?灭蝗救人,如果天降灾殃,有我姚崇承担,绝不会推诿给您。”卢怀慎无言以对。

最后,姚崇的论点得到了唐玄宗的支持。灭蝗令刚刚下达,蝗虫就自动消失了。可到了第二年,蝗灾提前三个月到来,并且波及的范围也更广了。汴州刺史倪若水上书对姚崇的治蝗政策提出异议,他认为治理蝗虫最好的办法就是修德、禳弭(ráng mǐ向鬼神祈祷消除灾殃)。面对坚决不愿意执行杀蝗令的倪若水,姚崇也有办法。倪若水是一名清官,爱民如子,也注重名誉。姚崇辩驳道:“如果修德就可以防止蝗灾,那么汴州的蝗灾如此严重,是不是刺史倪若水的德行不够呢?”倪若水无言以对,不敢再反对,于是带头积极配合“灭蝗令”。

因为姚崇的果决,虽然开元年间的蝗灾十分严重,但并没有造成大面积的饥荒。此事过后,蝗虫可捕、蝗灾可治的思想逐渐确立。后来人们经过对蝗虫不断观察和总结,对它的生长、生活规律有了较为丰富的认识,于是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捕治措施。由官府组织的大规模的灭蝗行动逐渐增多,并在治蝗的政策与管理上不断推出新措施。明清时期,还出现了一批专门治蝗的著述,如《治蝗要诀》《捕蝗考》《捕蝗集要》《治蝗传习录》等重要的农书。清代,逐渐形成一套由皇帝监控、奖惩相结合的捕蝗管理体制。

徐光启的治蝗之道

徐光启是明朝著名的科学家。他悲天悯人,关注农事,对蝗灾高度重视。在《除蝗疏》一文中,他总结了前人的蝗灾研究成果,还论述了蝗灾的特点、蝗虫的生活习性等问题,并系统地总结了对付蝗灾的方法。

徐光启将蝗灾与水灾、旱灾进行了对比。他认为,水、旱灾不易靠人力控制,而蝗灾是可以人为控制的。如果找到合适的方法,则可以将蝗灾消灭在萌芽状态。徐光启翻阅史料所记载的蝗灾,发现蝗灾的多发期是夏秋之间,即农历的4月至9月。因为这一段时间,正是各种庄稼长势茂盛、结实之时,相当于为蝗虫准备了充裕的“粮食”。而蝗虫的生长周期,也从幼虫发育为成虫。所以,这一段时间的治蝗工作尤为重要。

徐光启发现,中国蝗灾的多发地区是黄河下游地区。因为这些地区,时而干涸,时而溢水,为蝗虫的繁殖提供了温床。从地域的角度上看,这些地区是蝗虫防治的重点地。

根据史料以及实地研究,徐光启提出的治理蝗虫的方法有:割掉低洼积水处的水草,以清除蝗虫产卵场所。春夏间虫卵形成时,一旦发现有成行的松土(这是虫卵发育成幼虫造成的),则官府组织人力进行处理。虫卵变成幼虫后,要挖沟捕打;成虫后,官府收购蝗虫,鼓励民众捕打。要多种蝗虫不食用的芋、桑、豌豆、绿豆、大麻、芝麻等农作物。将草木灰、石灰等筛成细末后,撒在庄稼上,蝗虫就不会再吃这些庄稼了。

徐光启的《除蝗疏》完成后,将其上奏给皇帝,得到了皇帝的嘉奖。这篇文章在当时广泛流传,有效地指导了民众灭蝗,挽救了很多挨饿的百姓。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