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孩子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时间:2024-05-10

张凤

摘 要:青春期逆反心理,是由于父辈和子辈之间价值观的不一致而产生的。此时,如果家长不能够理性地应对孩子的逆反心理,选择和孩子“对抗到底”,就会直接影响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导致亲子关系紧张,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长此以往,还可能会导致孩子将叛逆性格发展至极端,造成人格上的缺失。本文通过分析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针对当前家长的教育误区,提出了消除孩子逆反心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青春期 逆反心理 原因 对策

很多孩子到了十二、三岁,往往会出现父母不让做的事就偏要做、跟父母和老师对着干等行为,这是因为孩子进入青春期产生了逆反心理。“逆反期”是一个人从儿童到成人过渡的重要时期,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重要转折时期。因此,家长应该特别重视子女的这一特殊时期,采取科学的态度看待这一时期,为孩子做出正确的方向指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逆反期”,为孩子以后的自我认同、自我整合和自我潜能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逆反心理的产生原因

(一)生理、心理发生变化

孩子进入青春期,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变”:不仅仅是身体迅猛发育,心理也会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自我意识逐渐清晰,独立意识日益增强,并产生一种“我是大人了”的感觉。如果家长仍然把他们当孩子看待,让他们一味接受大人的意见,会令他们气愤,让他们反感。为了表示不满,他们会选择跟家长对着干,甚至拒绝接受家长善意的帮助与合理的要求,长此以往,家长会觉得孩子越来越任性。其实此时的他们就是想证明自己的存在,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渴望独立,要求平等。这并不是异常现象,而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必然出现的心理特征,是正常的心理特征。

(二)家长教养方式不正确

面对这个时期孩子,家长的两个行为更加重了孩子的反抗心理。一是家长的过分专断;二是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过高、过多,但缺乏正确的教育方法,不少家长在管理方式上经常出现以下四种教育误区:

1.打骂、体罚

这种教育方式不但不能使孩子认识到错误,还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从而愈发倔强、暴躁,甚至走向极端。

2.哄骗、利诱

这样既不利于孩子树立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目标,也不利于孩子健康价值观的形成。

3.讽刺、挖苦

这会使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家长的教育产生反感。

4.溺爱、迁就

这会使孩子变得娇生惯养,更加为所欲为。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有的孩子很极端、很叛逆,这实质上是家长长期以来“高高在上”“过于专断”“不尊重孩子”造成的结果。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过高、过多,要求孩子学习好,要求孩子有才艺,要求孩子各方面都比其他同学优秀,给孩子一种无形的压力,容易引起他们的烦恼。加上家长往往由于工作忙或者知识有限,对孩子的指导力不从心,教育方法有误,从而使孩子对家长产生逆反心理,形成对立,发生冲突。其实,亲子之间有冲突,孩子反抗的并不是父母本身,而是父母的教育方法。化解冲突的关键是转变以往不好的教育(沟通)方式。

二、消除孩子逆反心理的对策

逆反期,亦可称之为“心理断乳期”,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摆脱对家长的依赖,从家庭走向社会,由幼稚走向成熟的社会化进程,是孩子成长的转折时期。此时,他们孩子气的刻意回避,對成年人的刻意模仿,对家长“权威”的挑战,都是这一时期的正常表现。在这一阶段,孩子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有以下方面:

(一)孩子逆反心理的表现

并不是所有孩子都会在青春期表现出强烈的逆反心理,请参考以下现象,了解孩子的表现,了解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阶段,不至于影响孩子将来的发展。如果孩子比较多地符合以下的表现,说明孩子已经进入“叛逆期”,需要您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一时期。

1.不愿意与家长交流了。

2.总是觉得家长在管制着他,开始和家长顶嘴。

3.总对家长说:“你们别管了行吗,烦不烦呀。”

4.抱怨家长和自己有代沟,不理解自己。

5.觉得家长的“苦口婆心”是“虚情假意”,是为了控制自己。

6.和家长说不了几句话就开始吵架。

7.情绪起伏很大。

8.经常自作主张。

9.希望家长不要干涉自己的处事自由和交友自由。

10.不再愿与家长分享自己的快乐、倾诉自己的烦恼。

(二)几点建议

1.正确对待孩子的反抗表现

孩子反抗心理的出现除了孩子自身的生理心理原因外,家长也有很大的责任,所以,家长应该从自身找原因,正确看待孩子的反抗表现。孩子的反抗有积极的一面,是他“长大了”的一种外在表现,是孩子心理成熟和精神成长必须经历的过程。从发展的角度看,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自我意识在不断觉醒和修正,孩子反抗行为也会不断减弱。所以家长要调整心态,用平和的心态看待孩子的逆反。家长的心态越平和,孩子的心态也就越好,亲子之间才能达成良性互动,良好的关系才能逐步建立起来。做一个倾听者,多与孩子沟通,充分理解孩子的需求。

2.建立平等的亲子关系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常常以长辈自居,习惯于居高临下,喜欢对孩子发号施令,孩子稍有不顺从或提出异议,便采取“高压政策”把孩子嘴堵上,孩子感觉受到了家长的不公平待遇,于是就进行反抗。因此,家长必须改变“独裁”的做法,和孩子平等相处,与孩子沟通交流,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和孩子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如果孩子说的有道理,就积极采纳;如果孩子观点不正确,要耐心启发。

3.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不必对孩子管的过严过死,不必对孩子做事的每个细节都指手画脚。否则会让孩子感觉到自己不被信任,不被尊重,自主权被剥夺了。所以,如果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并无大碍的事情,不妨就让孩子自己决定。

4.和孩子成为朋友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情感寄托也发生了改变:由学龄前时期的家长,到小学时的老师,到此时的同龄伙伴。孩子对家长逐渐封锁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有了隐私,这给家长了解孩子造成了困难。家长要想及时了解孩子的内心,就要多和孩子交流沟通;不干预孩子,充分相信孩子的办事能力;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只有和孩子成为朋友,真正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了解他们丰富的智慧和细腻的情感,才能与孩子融洽相处。

5.冷静处理孩子的反抗行为

我们要十分明确,孩子与成人的最大差别是“自我控制”。当他们对家长的管教不服气时,情绪可能会比较激动。这时,家长千万不要跟着孩子一起急,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同时想办法控制住孩子的情绪,可以把事情暂时放一放,等到双方心平气和后再来讲自己的观点。在冷静的时候,家长的话孩子还是愿意听的;而在气头上的时候,即使家长说的是真理,孩子也不会买账,还会故意反驳几句,可见,控制情绪有多么的重要。

父母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与孩子共同进步。所以,理性对待孩子的逆反心理,是在教育孩子的前提下,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改变教育的态度、给孩子充分的尊重和信任、给孩子情感发泄的机会、双方进行角色互换等方式,用耐心和爱心陪伴孩子顺利度过这一特殊时期。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