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史小兵
《留侯论》是苏轼早期史论文章的代表作,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张良圯下受书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述在斗争中应当采取“忍”的态度,善于运用策略,等待时机,以实现大的谋略。全文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之妙,行文雄辩而富有气势,体现了苏轼史论汪洋恣肆的风格,对后世文学产生很深刻的影响。
文章最引人注目的地方,一则是其立意超卓,能在前人未到处立论,在前人已到处作翻案语。二则论证精妙,层层深入,鞭辟入里。
开头一段是立论,提出能忍、不能忍的命题。明确了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即能忍。作者认为,豪杰之士与普通人是不同的,这种不同,就表现在能忍与不能忍上。“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因为他们没有远大的理想,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勇”;而豪杰之土见辱,却能够“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这是因为他们“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抱负不同,见识就不同;见识不同,操守就不同。表面看来,勇和忍似乎是对立的,作者却指出了它们的统一性,充满辩证法,精警深刻。这是作者的基本论点,也是全篇的立意所在。这段开篇表面上没有提及张良,实则暗指张良因拥有能忍的气度,才成就了大事,是真正的豪杰之士。
接着作者就回归到史论本身,以张良为论述的对象,展开具体论证,阐述了张良是如何学会“忍”到如何运用“忍”,从而证明了自己超越前人的论断。
作者精选了张良进履受书、狙击秦王、劝说刘邦封韩信为王三件事,分析个中缘由,逻辑缜密,论证严谨。
从第二段开始,苏轼展开对张良如何“能忍”的阐述。其中多处在前人已到处作翻案语。如过去人们对“黄石公授书”这一历史记载,往往疑惑,觉得其事甚怪”,甚至“以为鬼物”。而苏轼却一反前人之见,提出自己全新的解说。对于黄石公其人,作者提出“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的观点,消除了人们对“黄石公”这个人物的神秘感,使其行为变得合理化。接着论述“授兵书”之事,颇有创意地提出“且其意不在书”的论说。“且其意不在书”一句,是把全文的议论引向深处的关键。也是借此事例为己佐证的关键所在。“且其意不在书”一句,翻空立论,指出圯上老人授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书本身,而是意在深折张良,以砥砺他的过人之节,培养他“能忍”的品质。这样就揭示了张良如何能够获得“忍”这一品格的根源。
为了强调自己“且其意不在书”这一论断的合理性,苏轼进一步展开举例论证。第三段先说正当秦极盛之际,张良却在博浪沙逞匹夫之刚,欲“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这种行为属于舍却自己的“盖世之才”,不用谋略,效仿刺客的做法,这是不明智的,这是因为自己“不能忍”。妙的是,紧接着作者推断圯上老人做法的用意:“此圯上老人之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这样就照应了上文中所提出的“且其意不在书”的观点,老人故意的刁难,实则要以“忍”字来造就张良。
接着第四段,作者又以“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的“能忍”的故事,從正面进行铺垫,指出张良身上所具有的“匹夫之刚”。苏轼又提出“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观点,为了证明这一论点,苏轼又从反面加以推论:“何则?非有生平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也就是说,张良后来之所以能够做到“秦皇不能惊,项籍不能怒”,是因为在圯上老人那里受到了磨练,从而反过来证明圯上老人与张良“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是对张良的有意的教育和考验。这些议论,写得极为精妙,环环相扣,充满了思辨的智慧。
解决了张良“能忍”品格来源的问题,接着阐述其如何运用自己“能忍”品格的事实。文章第五段,作者就“忍”的策略作用,论证忍小忿才能就大谋的道理。先就楚汉相争的结局加以分析,“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惟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以待其毙,此子房教之也”。概括了楚汉之争的形势,项羽不能忍,故虽百战百胜,但轻用其锋,过早地消耗掉了自己的锐气;而刘邦能忍,能够保存自己的锐气和实力,等待对方的再衰三竭,寻找最终破敌的机会。高祖以忍平天下,其“忍”源于张良,正是“子房教之也”,表明子房用忍的巨大历史作用。作者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点,选取了一个典型的事例:“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通过这个具体的史实从而证明了高祖的“忍”来源于张良的“教”这一观点。文章至此,完成了对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能忍的论证,通过“忍小忿”而成就了“胜天下”的大谋。
文章最后指出,张良貌似文弱,却干出了奇伟的事业,正是张良的过人之处。这一段似乎与“能忍”无关,其实正是为了说明张良不是那种“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者,与全文的开头形成直接的呼应,再一次亮出了文章的主题。
明人王慎中曾评价《留侯论》说:“此文若断若续,变幻不羁,曲尽文家操纵之妙。”可见,《留侯论》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一、一字立骨,文意超卓
文章以“忍”字立篇,并以“忍”字贯穿全篇,全文围绕“忍”字议论,“忍”是全文的骨架。作者层层议论,逐步深人,提出“忍小忿而就大谋”是张良辅佐刘邦灭秦楚、兴汉室的关键所在。先证以郑伯和勾践的“能忍”而胜,又以刘邦受张良指教“能忍”而胜再证,反复申论,充分体现了苏轼史论汪洋恣肆雄辩有力的特色。
二、选材典型,翻出新意
虽然文题是《留侯论》,但留侯一生事迹很多,可论者不少,作为一篇史论,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有重点、有侧重地选择材料,其原则是紧紧围绕题旨“忍”字。作者在留侯一生丰富的材料中,只选取了三件最能体现留侯能“忍”的典型材料:一是圯上老人授书教“忍”,其中包含了张良狙击秦王一事,用以佐证老人教之以“忍”的事实;二是留侯佐高祖定天下并教之以“忍””,前者是留侯“忍”的来源,即“得忍”,后者是留侯之“忍”的历史作用,即“用忍”。文章善于选材,并能从古事中翻出新意,提出自己独到新颖的见解。
三、对比衬托,烘云托月
苏轼的散文善于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在文章中,第一段,不能忍的匹夫和能忍的大勇者,并比而出,是对比而且也带有“反衬”的性质。第三段中写郑伯肉袒牵羊和勾践卧薪尝胆,是从正面衬托张良的“能忍”。第五段首句“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这一处以项籍之不能忍,衬托高祖只能忍。第六段以子房狀貌乃如妇人女子,反衬子房能忍而大勇以及志气非凡的大丈夫气概,表明“不能以貌取人”,这正是“反衬”手法的作用。
四、论证严密,行文曲折
文章开头就从“忍”的外在表现及其内涵两面落笔,以“忍”立论,总领全文,其余五段以实笔具体写子房之“忍”,围绕“忍”展开论证。第二段写子房得忍。先写圯上老人授书,而意又不在兵书,在于教子房能忍,文笔曲折,富于变化,颇有新意。第四段写郑伯、勾践忍而成事的史实,从正面衬托子房能忍。文笔曲折之后又归于正题。第五段写子房用忍,表明能忍的历史作用。第六段写不能以貌取人。用子房的“状貌”反衬其能忍的胸怀,从另一个角度深刻地表现了主题,含蓄隽永,余味无穷。全文六段文字,连缀成文,论证严密,而行文曲折。
苏轼的《留侯论》作为一篇千古名篇,文以载道,文中的警句:“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忍小忿而就大谋”等,深刻而富有哲理。我们应汲取这些处事的智慧,内化为自身的修为,从而更加理性而幸福地生活。
学法指导
1.疏通文本,理解文意
文言文的学习,首先需要解决“言”的问题。在学习中,我们应先结合书本注释,疏通文义,理解并掌握重要的文言现象,做好文言知识的积累。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展开对文本思路、艺术特色的鉴赏。
2.整体阅读,把握思路
通过整体阅读,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能忍。把握文章的整体论证思路:第一段引出论点,第二至四段,论述了张良得忍的过程,圯上老人深惜深折之。第五段论述了张良用忍的价值,帮助高祖取得胜利。第六段用张良的状貌体现其能忍的胸怀。全文围绕“忍”字,逐层展开论述。
3.鉴赏特色,学会论证
《留侯论》的艺术特色鲜明,从观点立意的耳目一新,到文章论证结构的缜密细致,论证手法的丰富多样,对比、衬托手法、比喻论证等都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还有选材也十分精准贴切,如甄选了张良一生中的几件重要的与“忍”有关的事例,深入剖析,独抒己见。
4.领悟主旨,烛照现实
文学的功能是启迪人们更好地生活。《留侯论》中阐述的“忍小忿而就大谋”“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等观点,烛照现实,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阅读作品时应深刻领悟这些思想,并学会联系生活实际,树立远大的理想,用宽阔的胸襟去对待生活中的小怨小忿,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