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科学课教学以“追问”手段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时间:2024-05-10

王留芳

在当下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越来越得到教师的重视。而在小学阶段,科学知识是非常丰富的,学生在生活中虽然也能耳濡目染地了解一些科学知识,但是明显不够全面,不够完整,因此,有必要进行科学引导。“小学科学”课程的开设,既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也符合学生的身心特征,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但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教育要求,因此以“追问”的手段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辨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显得尤为重要。

一、情境性,学会发现问题

学生最好的学习状态是“我要学”而不是“要我学”。判断学生能否真正理解知识,运用知识,不仅是衡量教师课堂效果、教学质量的依据,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基于这样的思考,要创设与科学知识匹配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

比如:在引导学生学习“认识空气”这一内容的时候,可以创造一个合适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当教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进行摸底时,“追问”就成了一种重要手段。教师可以层层递进地追问学生“空气是什么”“在我们生活中可以看到空气吗”“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有哪些”等。提出的这些问题符合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是基于学生平时生活中对周围生活观察和理解而提出来的,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品质是互相匹配的。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空气是所有学生都接触到的,关于空气的学习,对小学生而言是比较浅显易学的。因此,就学生日常接触的事物启发其进一步思考,使之深化对事物的认识,进一步从科学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对于小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笔者以为,无论什么样的引导方法,都应该基于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因此,“兴趣”的有效激发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必修课。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的情境,以不断地追问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发现问题、理解问题,这既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又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科学思维。

二、目的性,引导深度探究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过程和目的。小学生对学习目的性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准确,尤其是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小学科学课程,因其独特的学科特点和知识内容,需要教师不断地进行“追问”,以启发学生不断地进行探索。教师在这样的背景下,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并不断丰富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在科学知识的领域里深度探究。

例如在教学“研究土壤”这一单元时,教师根据教材中所涉及的“土壤的成分”“土壤的类型”“肥沃的土壤”等知识为学生讲解,使学生明白我们赖以生存的条件和每日的饮食都离不开土壤的滋养,明确土壤对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作用。在这样的目的下,教师要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分析,追问学生土壤的成分、类型和作用,促使学生在目的性的指引下展开思考,针对现实环境和社会实况进行剖析,知道如今的土壤存在污染状况,使他们了解保护土壤的重要性以及思考如何保护土壤。小学生好奇心较强,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结合科学知识的独特优势,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其中的趣味性,借此明确学习目的性,教导学生有目的、有规划地进行学习,深度探究科学知识,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习不能仅仅停留在教材的表层,还要根据教材所提供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小学科学作为一门以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的课程,不仅能满足小学生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更能科学引导他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的重要性,对科学世界进行深度探究,逐步培养自己的科学思维品质。

三、方向性,强化证据意识

科学的特点之一是其具有的原理性能够充分地被认同。每一种科学现象都具有科学原理,每一种原理都设计一定的方向,这就使得科学的“证据性”成为特点。“追问”的目的是使学生根植证据的意识,以科学的思维方式看待周围的事物。但“追问”不是教师一味地提问,而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方向指引学生在此框架下进行有目的地提问,让学生的科学思维得到发展。

例如在教学“常见的力”这一单元时,教师根据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进行讲解,使学生明确日常生活中处处都存在“力”和由“力”引发的运动现象。科学重视证据,教师在课堂上可以为学生演示“力的运动”实验的全过程,根据学习的方向追问学生生活中关于“力”存在哪些现象。根据学生“弹力珠掉在地上会不停地弹起落下直至停止”“木块会浮在水面上不会下沉”“行人、自行车、汽车在路上行走和行驶”等回答,教师进行分析和讲解:生活中的这些现象都属于力的表现形式,而力主要分为“弹力”“浮力”“摩擦力”等几种,日常生活离不开各种作用的力,而每一种力都有其作用的证据。教师以“讲故事”“做实验”“阐述日常现象”的方式,为学生提供科学证据,例如“地面结冰的地方容易使人滑倒,是因为冰面更加光滑使摩擦力减小,从而导致行人滑倒”。

每一种科学现象的背后都有一种科学原理。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更要注重其对原理的学习,这折射出对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的方向,通过有目的地追问实现对目标的把控,在知识的框架下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四、衔接性,引导逻辑推理

“追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式,但科学不是简单的学科知识,经常会出现涉及范围广、学习难度大的现象。因此,教师的“追问”要结合实际情况,对难度较小的问题在“追问”时注意内容的衔接,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对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将其分解成难度较小的几个问题,鼓励学生进行逻辑推理,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例如在教学“人的呼吸与消化”这一单元时,教师首先根据学生对“呼吸”“消化”的过程进行理解并回答“呼吸的过程”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转化过程”,而“消化的过程”则产生于对食物分解的过程。小学生虽然认知能力发展不完善,但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处于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对学生日常生活的观察进行“追问”,将生活与知识之间、知识与知识之间更好地进行衔接。不仅如此,学生的进步在于不断地发展思考能力,为此,教师可以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如“食物的旅行过程是怎样的”,并可将其分解成学生能够理解的小问题,在问题之间进行规范回答,鼓励学生自己进行逻辑推理,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

新课标注重对课程内容进行规范,对课程逻辑进行衔接。对此,教师的“追问”教学要结合课程的排布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追问”时要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将有难度的题目分解成简单的小问题,既便于学生理解,同时也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品质的培养。

五、规律性,形成认知体系

不仅教学过程具有规律,学科知识的排布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就小学科学而言,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把握教学的方法和规律,依据小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更要注重学科知识所隐含的规律,在教学时帮助学生将认识形成正确的体系,指导学生更好地進行学习。

例如在教学“物体的运动”这一单元时,教师根据物体的运动规律进行讲解,使学生形成“有规律的运动”这一概念。教师“追问”学生“运动与位置存在怎样的关系”“不同的运动产生怎样的效果”“运动的节奏存在哪些方式”等,使得“规律”成为学生思考点。不仅如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个性差异、思考方式、性格特征等方面进行“追问”教学,也能够体现规律性的教学方式。

很多的时候,小学生无法正确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他们的认识水平也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有效利用教材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正确认知,并且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学生认知特点和思维品质的认知体系。笔者认为,这在学生科学素养发展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科学具有规律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握规律,形成正确的认知体系和思考方式,明确规律在生活中的作用,指导学生更好地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指导和改造世界。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能力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本文针对小学科学这一课程进行探讨分析,以“追问”教学为基础,从学会发现问题、引导深度探究、根植证据意识、鼓励逻辑推理、形成认知体系等五方面进行阐述,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科学知识,提高学生认知水平,最终有效发展学生科学素养。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