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化误为悟,让错误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契机

时间:2024-05-10

陈圆圆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资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因为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在不断尝试、不断创新。有些错误是教育教学规律中必然出现的,有些是学习阶段的本真表现。一些老师对待错误资源,并没有正视,把“错误”当成学生学习的“敌人”,其实“错误”恰恰是教师反思自己教学的重要方向,又是把握学生学情的有利途径。教师要善待学生的错误,科学合理地对待学习中的错误现象,抓住学生学习的契机,化误为悟,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一、正视错误,增强学习自信

布鲁纳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错在所难免,教师回避不是办法。当我们深入课堂,不难发现学生精彩的回答、独到的见解会引起教师的极大关注与表扬,但是教师对“错误”唯恐避之不及,因为“错误”会影响教师预设的教学环节,会让人一时之间有点不知所措。这时,教师千万不可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批评,以为该生没有认真听课,回答问题没有回答到点上,这样的处理会极大地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变得不愿意回答问题,使得课堂很冷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越是低年级的学生上课越积极,越到高年级,学生就越来越不愿回答问题,这样的现象都是在平时慢慢形成的。因为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时,教师没有用鼓励的语言去评判,并正确、巧妙地加以引导,使得学生自尊心受挫。

面对错误,正视才是出路,教师要宽容、理性地对待学生的错误,要有资源利用的意识,抓住错误的契机,要肯定学生的积极参与。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产生思维碰撞,使课堂生动起来,增强学生战胜困难、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将错就错,化误为悟

错误是学生学习的必然产物,面对课堂上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要急于批评或指正,要相信学生,把错误抛还给学生,相信总有学生会指出来,让学生在辨别、引导、交流中明确道理,把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内化,加深印象,把错误变成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教师设计这样一道练习题:一个梯形的上底是9米,下底是12米,高是2米,求梯形的面积。

教师请1名学生板演解答:

9+12=21(平方米)。

这时,下面的同学都在窃窃私语,表示这种解法错误。教师并没有急于评价,而是又请了一位学生上来板演:

(9+12)x 2÷2=21(平方米)。

随后,教师问生1这样解答的理由。

生1解释道: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既然该梯形的高是2米,就可以和公式里的2先乘后除相互抵消。梯形的面积不就成了上底加下底的和了吗?

下面的学生听了他的解释后恍然大悟。

这时,又有同学指出:这位同学的列式只是上底加下底,不符合题意,9和12都表示长度,而21表示面积,这个算式没有意义。

学生通过讨论明白,还是应该选择后面那种算法。

这个案例,教师面对学生的回答,将错就错,把问题抛给学生,保护了学生勤于动脑、独立思考的勇气。课堂中的错误往往会暴露出学生最真实的想法,教师要多给学生时间,让他们表达清楚自己的想法,或许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让平淡无奇的课堂变得更具诱惑力。

三、预设错误,培养学习能力

面对课堂上学生出现的错误,有些是教师能够预料到的。教师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通过认真钻研教材,设想学生发生错误的规律,根据教学经验,可以故设一些错误,让学生走进陷阱里,再通过激发、引导、争辩等让学生从陷阱中走出来,使“错误”发挥更大价值。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设计这样一道题:81÷9=8……()。根据商乘除数加余数等于被除数,八九七十二,81-72=9,括号里应该填9。不一会儿,下面就有学生表示不同意这个答案,提出质疑:“怎么余数和除数一样大了?余数应该比除数小。”再细看一遍题目,81÷9应该等于9呀。这道题没有余数,可以整除。此时,有学生质疑这道题目出错了。是呀,通过一个反例,引发学生质疑,让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在争论中相互启发,学生不会被绕进去,相反,更加理解了这道题的意义,进一步掌握了除法算式中余数和除数的关系,充分培养了学生质疑的能力,也培养了学习能力。

在平时课堂中,我也经常会引用学生的错例。比如,在讲解一道题时,待出示正确答案后,我会寻找学生中有价值的错误答案,在同学们面前展示,这样不是为了批评某个学生,而是利用这个错误资源,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俗话说“知其然,也须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在错误中找到出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加深印象。

作为一名教师,会遇到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不能害怕学生犯错误,更不能忽视甚至掩盖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而应正视这些“学习错误”,还可以让全班学生展开多元化评价,让出錯者说说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引导他们学会反思自己和同伴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教师立足于学生,和学生一起去探索、学习数学知识,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数学教师要善于变“错”为宝,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并合理利用这些“错误”资源,让学生在错误中比较、分析、争辩、反思,科学实施教学。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