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邹文佳
一、前言
幼儿园园本教研是幼儿园自身不断发展的青春活力,其中,对集体教学活动的教研是园本教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针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教研中存在的教学设计创新度不高、教师主体地位意识薄弱、摩课成果难以二次提升等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包括教研组织形式多样化、集体教学活动内容选择特色化、幼儿园教研目标系统化和长期化等三个方面。
幼儿园园本教研已成为学前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话题,相关的理论研究也正在不断丰富之中。根据已有的理论资料,可以总结得出,我国幼儿园的园本教研工作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园本教研缺乏对相关主题的整合;幼儿园缺乏有效、长期的激励机制;教师缺乏自觉、主动的意识;专业引领不够;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等等。其中,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教研是园本教研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上述园本教研中存在的问题有着共同的地方,但是现有的文献缺乏对其针对性的阐述。本文旨在从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教研角度出发,对其教研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二、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教研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学设计创新度不够
教学设计创新度不够首先表现在,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内容选择方面。集体教学活动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安排中,一般来说一个学期(以18周计算),教师会组织至少90次集体教学活动。然而,在集体教学活动教研展示中,往往语言、艺术、健康领域中的教学活动展示较多,而社会、科学领域类的展示偏少。之所以造成这一现象的出现,一方面,语言、艺术、健康领域类本身就有充足的材料支撑,搜寻相对便捷些。另一方面,上述领域内,教师能更好地进行表述,而社会领域与科学领域,相对而言难度挑战较大。例如,小班数学活动对数字“1”的认识,数字“1”看似是最简单的东西,但却是最难表述,特别是如何让幼儿正确地理解。
其次,活动流程以传统的“三段式”居多,创新度不够。教研中要展示的活动,一位教师通常会经历多次磨课,仔细磨合每个活动环节的衔接,最终达成活动目标,实现预期要达到完美的程度。然而,教研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探讨思路、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过多的预设就导致了幼儿探究一发现的学习在活动中展示得很少,教师真正做到一位观察者、引导者、发现者的角色很难。例如,在中班一次社会领域活动中,“学会如何与他人交往与相处”被定位为活动目标之一,教师为何不尝试让幼儿自主地与坐在后面参加教研的老师们交谈,或者与旁边班级来一次大联谊?让幼儿真正地去交流、去与他人相处,真实地进入社会,学会与他人交往,体验到交往的乐趣。
(二)摩课成果难以二次提升
对一次集体教学活动教研完成之后,其摩课成果很难以二次提升,一方面是由于教师与幼儿的差异性造成的。各个园所中各个班级所在的教师与幼儿都有着各自的特点,同一个活动不可能完美地复制到每一个班级之中。除此之外,在教研过程中,特定的集体教学活动在教师与幼儿之间磨合了多次,幼儿并不是整个班级全体亮相,而是选择那些所谓的“听话的”“思维敏捷活跃的”“敢于发言的”幼儿,在教研过程中,集体教学活动面向的不是平日里真正的集体了。
另一方面则是被教研的组织形式所限制。常见的教研模式,像“听课式”“模板教学“,台下的教师参与度、自主思考机会不多,更多的是处在观摩的状态。同时,对于处在同一所幼儿园的教师而言,观摩结束后,教研似乎就结束了,观摩的成果很少进行再钻研、再创造。
(三)教师自主参与教研的积极性不高
幼儿教师普遍能认识到教研对自身专业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可是自主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并不高。首先,幼儿教师大多是被动接受教研任务,自发提出教研任务的较少。教研活动的内容,要么是为了完成幼儿园的教学任务,要么是上级领导下达的任务,等等,教研变成了等待硬性任务的下达。除此之外,优秀教师参与的机会多,而年轻教师参与的机会少,即使全部参加,年轻教师的发言与思考很少,有的担心“说错话”,有的顾虑自己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有的害怕与有经验的教师发生意见冲突,等等。其次,幼儿教师自己很少设计一次新颖的集体教学活动,大多是对现有教案的再设计。对于一些不熟悉的领域、未知的挑战,幼儿教师很少去接触、去尝试。幼儿教师应认识到自己在教研中的主体地位,敢于想、敢于做、敢于创新、敢于表达自己的新颖观点。最后,幼儿园对于教研的激励机制管理欠完善。许多幼儿教师没精力、没心思、没热情去参加集体教学活动教研,除了参加区、市、省及全国类的比赛获得奖项之外,平时的教研并没有物质上的奖励。幼儿教师在教研过程中,仍然要进行日常带班的基本工作,工作本来就耗费精力,若是要进行集体教学活动教研,还得要不停地进行磨课、反思等。这样的教研让幼儿老师觉得身心俱疲。
三、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教研的一些建议
(一)教研组织形式多样化
教研组织形式多样化,一方面改变幼儿教师被动接受教研任务的状态,充分展示幼儿教师在教研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多样化的教研组织形式可以提高老师参与教研的兴趣,更好地发挥教研的作用。在提高幼儿教师的积极性方面,要改变个体被动等待教研任务下达的局面,可以采取年级小组轮换式,轮流担任某次集体教学活动教研的任务。在活动展示方面,改变以往的“听课记录式”,利用视频记录、剪辑、制作,展示出某个主题系列活动,记录幼儿在其中的成长过程,关注到个体的差异性,也可以有利于教师进行研讨。在对幼儿教师个体方面,当教师有自己的新颖想法时,应进行帮助、鼓励,对于个体取得的成果,应对个体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将教师在教研中取得的成绩纳入对教师的考核制度。
(二)集体教学活动内容选择特色化
所谓特色化,并不是指集体教学活动内容要多么前卫、多么与众不同、多么新颖,而是指在幼儿园实际的情况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基础之上,利用幼儿教师的智慧,对集体教学活动内容选择进行再思考、进行再创新的过程。教研不是要对幼儿教师已经熟知的活动、已具备的教学能力反复地演练,而是要敢于创造出自我的、有特色的教学活动。当然,特色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方面,它依赖于教师的专业素质、教学经验、自身的强项展示等,另一方面,幼儿园园所自身的特色也是十分重要的,体现幼儿园自身的园所特色也是集体教学活动内容选择的重要方向。例如,在强调自然环境的园所中,肯定有许多大自然的植物,那么,通过教研,可以设计一系列以此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如,让幼儿体验劳动的乐趣,可以选择辣椒、黄瓜等易生长的农作物,让幼儿学会播种、浇水、施肥、收获等;让幼儿学会观察与记录,进行小小实验,将大蒜播种在水、沙、土、沙土混合物等各种材质中,进行对照组的实验;让幼儿善于观察,可以让教师充分发挥“自然角”的作用;等。如此,充分发挥园所的特色,进行集体教学活动的研讨,并通过现代的科学技术、视频软件制作,充分展示出来,向同行们进行经验交流。
(三)幼儿园教研目标系统化、长期化
幼儿园除了认识到教研的重要性之外,还应切实将教研落实于实践之中,因此,制定系统化、长期化的教研目标必不可少。这不仅是为摆脱幼儿园教研制度不完善现象的法宝,还是充分发挥研究共同体的前提保证。所谓系统化,是指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教研应该对教研的任务、开展的进度、实施的内容、教师的成长等各个方面具备详细的规划,形成彼此关联、彼此保证的系统。而长期化,是指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教研不仅包含短期可以达成的目标,还应该制定3_5年,甚至更长久的长期目标。只有这样,才能让教研发挥长久的活力,让教师们不仅仅满足于当下获得的某种教研成果,让幼儿园一直保持着青春动力。教研是集体教学活动不断发展的重要手段,应充分发挥幼儿园管理者、一线教师、专业研究型人才的結合作用,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教研的质量,发挥教研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湖南]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