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张丽红
人类的爱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亲情的爱、教育的爱、尊敬的爱等。而爱心是包含于爱里面的一种情感和能力。爱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本不需要特殊培养和训练。但爱心有时候像个贪睡的娃娃,虽然她一直美好地存在着,但需要我们时时去唤醒它。《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孩子要关心尊重他人,能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知道尊重和珍惜生命、保护环境。那在幼儿园中要怎样进行爱心教育,才能让幼儿感受到爱、学会爱、具备爱的能力呢?
对幼儿进行爱心的培养,目前我们没有固定的课程。很多时候都是老师发现问题,然后针对这一具体问题进行说教,可是由于孩子年龄小,幼儿常常会产生认知和行为的偏差。那么有没有一种幼儿容易接受的方式,有效地对我们的孩子进行爱心培养呢?研究发现,绘本融入课程,进行爱心教学,可以引发幼儿的兴趣、唤起经验,使爱心的培养不需以说教方式进行,促使幼儿的爱心落实在生活中。
本文采用个案研究的方法,记录了我借助绘本对班内幼儿进行爱心教育的实践过程。
案例一: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
观察记录:
晨间活动时,孩子们在小山坡上自由地玩耍。几个女孩子围着蹲在一处,在讨论着什么。我走过去看个究竟,女孩子看到我来了,高兴地说:“张老师,快看,有蜗牛。”我正准备蹲下来,突然,蔡蔡从人群中蹿出来,一脚踩死了蜗牛,然后他一个人哈哈大笑起来,女孩们生气极了:“蔡蔡最讨厌了,再也不和你玩了。”蔡蔡满不在乎地说:“哼,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一只蜗牛吗?”然后自己也气呼呼地走开了。
观察分析:
从蔡蔡的一系列表现中,我感受到他对踩死蜗牛的那种“不在乎”,更有感于这个孩子对幼小生命关爱的缺失。
《指南》指出,5-6岁的孩子应该已经初步了解人们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和珍惜生命,保护环境,可见孩子在这方面是还要加强培养的。蔡蔡这个孩子,是班里的“小学霸”,知识丰富,语言表达力又强,但是,他人缘却很差。回想他日常生活中的种种表现:小朋友走路时不小心摔倒在地,他不仅不跑出来扶,还会哈哈大笑;在课堂上,有小朋友站起来答错问题,他不仅嘲笑,还会带有一些讽刺的话语。
措施与手段:
他的这些行为让我感觉到对他进行爱心教育的迫切需要。我专门和他进行了一次有关这个主题的谈话,引导他想想,如果自己被其他人取笑会怎样想?心里难受吗?还会喜欢身边的小朋友吗?但是仅仅一次谈话肯定是不够的,那么还有什么有效的途径吗?这时,美国著名绘本大师罗特·麦克克洛茨基创作的《让路给小鸭子》绘本给我打开了一个小窗口。绘本描述了鸭子夫妇为寻觅理想的居住地四处奔波,鸭妈妈带着一大堆孩子穿越城市,差点引发交通混乱。幸而得到热心肠的警察和居民们的帮助,马路上的汽车刹住了车,鸭子们排成一排,安全过了马路……
记得蔡蔡第一次拿到书,我便问:为什么要给“小鸭子”让路呢?又是如何让路给“小鸭子”的呢?好奇心驱使他打开此书。我偷偷地看他的反应。当看到野鸭马拉先生差点让公园里调皮小孩的自行车撞倒,看得蔡蔡也为它捏了一把汗呢。渐渐地,蔡蔡就喜欢上了这本书。每次饭后阅读,他总会去选这一本书看。
与此同时,我和蔡蔡妈妈联系,把他的情况和蔡妈妈反映了,并建议在家里尝试饲养一种小动物,和蔡蔡一起照顾它,让孩子在饲养的过程中关心爱护小生命。有一天,蔡蔡妈妈和我联系说:“老师,蔡蔡在家改变了很多,居然还对我说,妈妈,母爱是很伟大的,你把我养这么大一定吃了很多苦,我长大了,一定会孝敬你们的。”蔡蔡妈妈很激动,我也很激动。蔡蔡确实改变了。不仅如此,蔡蔡有时候还会主动去关心同学:小朋友哭了,他会主动拿纸巾;小朋友被批评了,会去安慰他们。你帮助了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或许这就是《让路给小鸭子》这本绘本的魔力。
案例二:我们依然爱你
观察记录:
晨间接待时间,小朋友高高兴兴地和老师打招呼:“老师早!”这时,我注意到佳佳小朋友在楼梯口正牢牢地抓紧爸爸的衣服:“我不要上学,我要回家……”爸爸被他抓得烦了,大吼一声:“你这个孩子,和你说了多少次了,怎么还是说不通呢。”佳佳仍抓着不放,大声哭了起来。
观察分析:
佳佳小朋友连着好几天来园时都在哭。按理说,大班的孩子早就没有了那种分离恐惧,再说了,这个佳佳也算是班级里的小捣蛋了,总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模样,那佳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奇怪表现呢?我觉得是该和他好好谈谈了。
措施与手段:
佳佳告诉我,因为他和妹妹抢玩具时,用力过猛,把小妹妹的手拉脱臼了,被妈妈狠狠地批评了,佳佳觉得家里自从有了小妹妹,爸爸妈妈没有以前那么爱他了,他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个不讨人喜欢的孩子。
当我思考该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积极地面对时,《大卫,不可以》一书,让我豁然开朗。这一次我采用了集体阅读的方式,和孩子们一起阅读。每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有淘气行为,都被妈妈“大卫,不可以”的大声喊叫、禁止。大卫用棒球棒打碎了家里的花瓶,雖然受到处罚,仍然得到了妈妈的拥抱和全心全意的爱:妈妈的一句“大卫,我爱你”让孩子们感同身受。阅读到这里,有孩子说:“尽管我做错事,但爸爸妈妈还是会一样爱我。”“上次我抢了哥哥的飞机,被爸爸打屁股了,但第二天爸爸也给我买了一架。”“爸爸妈妈真的很爱我们,所以我们也要乖一点,不要总惹他们生气。”可见,这个绘本留给孩子们太多爱的体验。
阅读了这本绘本,让佳佳安心了许多,在和孩子们共同讨论中,他明白了:原来爸爸妈妈还是爱他的。另外我还和佳佳父母沟通,和他们分析了佳佳这几天哭闹的原因,建议他们对孩子更加用心。给他们推荐了另外两本绘本《不一样的卡梅拉》和《我想有个弟弟》,并建议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
案例三:“恐怖”外表下的爱心
观察记录:
自由活动时间,我无意间听到几个孩子的讨论,轩轩说:“我昨天在公园广场上,又看到那个怪叔叔了,他好可怕。”嘉嘉:“我也看到了,我猜他一定是坏人。”萱萱说:“我们一定要离他远一些!”
观察分析:
我知道孩子们口中的“怪叔叔”,他其实是一个流浪汉,由于长期流浪,头发也特别长,所以看上去和普通人不太一样,再加上衣服破烂脏乱,看起来确实有点吓人。在孩子自主的谈话中,我发现孩子们有“以貌取人”的倾向,《指南》社会领域中指出,5—6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这样的目标:接纳、尊重与自己生活方式或习惯不同的人。所以我必须及时矫正我班孩子这种心态,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
措施与手段:
我开始搜索与之相关的绘本。日本著名绘本作家宫西达也的恐龙系列绘本,正是很好的教材。霸王龙有时候并不像表面那么凶残,我把恐龙系列本投放在了阅读区,这个系列的图书,班里的男孩子特别喜欢。我在网上下载了同版本的动画片,和幼儿一起观看你。我还利用下午游戏时间,让孩子进行阅读分享,让孩子们说说阅读后的感悟。孩子们渐渐体会到有时候外表恐怖,内心也一样善良,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颗爱的种子。轩轩小朋友还把家里的绘本《爱心满满的艾丽》带到幼儿园,他说:“这本绘本告诉我们同样的道理,怪兽看起来很‘恐怖,也有一颗有爱的心。”
有一次,涵涵在自然角看着饮料瓶里的小鱼,皱着眉头对我说:“老师,饮料瓶太小了,小鱼游得不舒服了。”这时我便随机鼓励她帮助小鱼。她找来了储物柜里的一个大鱼缸,装满水,轻轻地把小鱼放进了水里,给小鱼换了一个大的新家,感受到了帮助小鱼的快乐。小朋友对这些小生命本来就有怜爱之心,老师应该抓住时机将他们的这种怜爱之心转化为具体的行动。
绘本阅读让我的孩子们体验爱与被爱的快乐,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真谛。每一个绘本创作者都是深谙儿童心理的大师,或本身就是一个孩子王。绘本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丰富的孩子世界,告诉我们生气了怎么办;如何与别人沟通;可以做一个独特的自己……这对于孩子和我,都是生动有益的一课。愿孩子们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爱心树”,保持着满满的爱心。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北库幼儿园江苏]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