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马慎言
多年来,我们不断地对孩子进行着各种各样的道德教育,可是收效却微乎其微。究其原因是我们的教育远离了孩子们的生活,忽略了孩子们生活中的教育契机。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可见,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必须以生活为中心。
一、幼儿园德育教育的原则
针对幼儿园实际情况,我们着重于坚持渗透性、实践性、因材施教这三个方面的原则。
(一)渗透性原则
德育的实质和特点决定了德育应该是一项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工作,不是一阵风就能解决得了的。所以幼儿园应该特别注意优化人文环境,把德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的方方面面,良好的人文环境是最自然的德育。
(二)实践性原则
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前期伴有直觉行动思维,后期逻辑思维才开始发展起来。幼儿品德的形成有赖于幼儿在真实的情景和社会生活中获得感性经验。所以,对幼儿进行德育就是帮助幼儿积累具体可感的经验,使他们的道德认知、实践能力达到新的高度。
(三)因材施教的原则
这里因材施教中的“材”有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德育对象本身,即幼儿;其二指的是德育的内容,即教材。实施德育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教师在平时琐碎而细小的工作中,不斷地引导、培养、强化。同样,不良品质的改正,也需要教师因人施教地纠正和引导。由于孩子的年龄、语言能力、理解力等各方面存在差异,教师应该注重教育方法的选择,不能千篇一律
二、“生活教育”理论在幼儿德育教育中应用的优势
首先,生活化的德育强调教育的内容源自生活,生活中有着数不清的生动案例,正因为这些源自生活,幼儿才感兴趣,才更容易获得经验。
生活化的德育强调充分开发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在生活化的德育中,家长不再是配角,而是主要的施育者之一,幼儿的生活大半是在家里,生活化的德育少不了家长的参与配合和社会资源的开发,对于家长的培训和家园的沟通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幼儿道德教育生活化的完善策略和建议
(一)营造和谐的道德认知氛围
与幼儿共同建立统一的行为标准,形成统一的道德认识。可以提供正反事例,让幼儿辨析,然后制定班级的规则,规范幼儿的行为,再通过评选每日的礼仪之星,强化幼儿的文明行为。
(二)创设德育生活环境
陶先生说:“学校生活是社会生活的起点,远处着眼、近处着手,改造社会环境要从改造学校环境做起。”幼儿园的每一处环境都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们努力让幼儿园的每一处环境都活起来,让每块墙壁都会“说话”。陶行知先生认为:“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矩,教职员躬亲共守。我们深信这种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是真正的教育。一校之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的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教师无小事,事事教育人。特别是在幼儿园,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教师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都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学习的榜样。因此在与孩子的相处中,我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授者,幼儿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一种朋友关系、对话关系。
(三)“游戏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
游戏作为幼儿的主导活动,是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源泉。而创造力作为一种特殊的能力,其发展与游戏紧密相连。陶行知先生提倡创新教育时,曾提出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嘴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游戏是幼儿在园的主要活动,在游戏中孩子的身心都得到了解放,孩子的创造力也在其中得到充分发挥。角色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最投入的游戏活动,也是我们生活德育所关注的主要活动形式。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想象,创造性地模仿现实生活的活动,它为孩子提供了模仿、再现人与人关系的机会。在角色游戏中,孩子们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模仿,再现社会中的人际交往,练习着社会交往的技能,不知不觉中就提升了人际交往能力。游戏中。孩子们的行为要与所扮演的角色行为相吻合,要把自己放在角色的位置上。从角色的角度看待问题,必须学会共同拟定和改变游戏活动的主题。为了使角色游戏成功地继续下去,他们之间就先要协商由谁担任什么角色,使用什么象征性物品及动作;游戏中常常要改变计划,这就需要共同合作,学会从他人角度看问题,更好地解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四)家园合作促进幼儿德育的发展
生活化的道德教育离不开家长与社会。幼儿是社会人,而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幼儿在家庭中、社会中学到的东西并不比在学校中学到的少。然而,由于部分家长对幼儿的宠爱,使得幼儿被剥夺了行使道德行为的机会和权利。
1.家长说明会
在每次提出德育教育要求时,我们都积极采取座谈会、说明会的形式,向家长宣讲,要求家长以身作则,知晓榜样力量的重要性;期末评定“好家长”,调动家长配合工作的积极性。教师看到家长对幼儿礼仪教育放松要求后,立即召开了家长说明会,恳切地对家长提出要求,取得了家长的认同,连七十多岁老人送孩子时都毕恭毕敬、双手下垂向老师行礼问好,感动了老师,感动了家长,也为幼儿做出了榜样。
2.宣传栏
开辟“长大的宝宝”“亲子教育”“我与孩子共同成长”的家长信息交流专栏。家长经常把生活中出现的教育问题写成稿件,在专栏上进行讨论。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教师可以在家长接送孩子时进行简短的交流,了解幼儿在家的行为习惯。对于孩子不好的习惯,与家长一起去及时纠正。幼儿的品德教育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幼儿的生活管理是幼儿园实施德育的主要途径。德育从幼儿抓起,要把幼儿培养成健康活泼、乐于探究、勇敢自信、有责任感的21世纪儿童。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翡翠幼儿园江苏]endprint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