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赵晓敏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推广,应试教育这一现象虽在不断减少。但仍存在着教师一言堂的家长式教学现象,学生只能是被迫接受。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教师仍是课堂主人
教师只考虑书本知识设计教案,以书教书,教师在课堂上仍旧是占有“统治”地位,整节课滔滔不绝只顾讲授书本上的知识,四十五分钟恨不得把它用足,全然不想学生感受,一节课下来,教师累得大汗淋漓,学生就像雾里看花,全然收不到效果,令人不禁感叹。
二、穿新鞋走老路
“情境——问题——探究——应用”是新课程理念下提倡的教学设计的一种新模式,有的课堂之流于形式,穿新鞋走老路,如蜻蜓点水般,达不到目的,如一说课堂中要确定学生主体地位,于是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把小组合作引入进来,当教师提出问题,一声令下“小组讨论”,只见学生三五成群,满教室是嗡嗡的声音,小组中每个人都在说话,谁也听不清别人讲的什么。汇报时一张口就是我认为怎样怎样,只是关注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小组的,收不到我们想达到的效果。只是表面流于形式,追逐课堂气氛,结果可想而知。
三、分数压死人
当前依然存在只看分数,评学生,评教师,有的学校依然按照自己的想法,片面地只以分评人,分数高的意味着老师是好老师,学生是好学生,这就迫使教师、学生向分数看齐,迫使教师的课堂设计以教为核心,学生只能是填鸭似的接受,出现满堂灌的现象,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效果等等从何谈起,显然这样容易踏入应试教育的泥潭。
立足教学设计的发展,新理念下的数学课程设计应运而生。新理念下的数学课程设计更多强调围绕学生的“学”而设计,通过创设恰当的情境,让学生实现有意义的建构,让学生进行再创造。以此可看出教学不再是一味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学生无条件接受,而是转化为通过教师的精心设计,师生的共同努力和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参与合作、探索、体验,获得理解性的掌握和全面性的发展。我仅就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如何确定学生的地位谈谈几点想法:
1.课堂主人定位。新型教师能够在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正確设计教案,使学生能够充分融入课堂中来,调动学生积极性,正如皮亚杰说过“教师的工作不是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努力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并用种种方法来刺激学生的欲望。”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等形式接受新知识,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是课堂组织者、设计者,也是课堂参与者,不仅是学生的向导,也是学生的合作伙伴,这样一节课中,当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就有可能不断被学生打断,反过来学生提出问题难住老师,教师发现在数学课中,自己的作用越来越小,自己说话的时间越来越少的时候,你离新型教师的距离就不远了。
2.课堂设计新时尚。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首先在情境创设中,教师应发挥其主导作用,从学生感兴趣的事情入手引导学生以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如我在教学《从不同方向看》时,首先引用了学生熟悉的苏轼的诗《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以此让学生体会同一事物从不同方向观察会得到不同效果。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和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激发了学生求知的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建立丰富的问题情境。将实际问题数学化,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鼓励学生思考、探索情境中的问题,将问题数学化建立一定的模型。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圆是一种生活中最常见的平面图形,也是最简单的曲线图形 。在教学中充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答日常生活中圆形的物体,并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使学生认识圆的形状,掌握圆的画法及圆各部分的名称、特征。学生获取知识兴趣浓厚,积极主动。在课的开始,通过屏幕显示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圆,如钟面、车轮、硬币等,接着又让学生举例说出生活中圆形的物体。课的结尾让学生讨论车轮为什么要制成圆的,并出示小猴坐车的几个形象动画,使学生具体感知数学应用的广泛。在教学中教师充当“导演”出示问题,学生思索、探究,从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接着,学以致用是目的。在学了新知识之后,一般情况下是进行练习达到巩固的目标,在这个时候练习由基础题到拓展题。课堂上教师在安排习题时注意把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让每一个学生都投入到学习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的智慧受到挑战,收到预期效果。
最后,学生从知识情感等方面谈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回顾内容,让学生自己谈体会,借学生的嘴小结本节课内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另外,课堂评价标准要得当。课堂上不能单就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下结论,知识掌握了就是好学生,否则则反之。评价要看学生的综合情况,包括知识能力的掌握情况、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小组合作情况等等。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全面的发展,有利于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另外教师应掌握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以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教育是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社会活动,课程是学生的课程,课程教学应视课堂为一种探索的行为或创造的过程。我们要积极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思考,构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单位:灌南县新安镇中心小学 江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