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追求本质,彰显魅力

时间:2024-05-10

毛小马

人们谈及课堂教学时,从“无效教学”“低效教学”“有效教学”“高效教学”“优化教学”中,又升华出“魅力教学”,并认为它是教学的最佳境界。反思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我们总觉得现在的数学课所谓的情景、生活化的游戏多了,数学本质、内涵的东西少了。片面强调探究、合作,让学生追求教学的外在表现,而不是对数学概念、内容的深层思考。我认为,我们一定要用数学的本质,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学生长久的兴趣。

一、创设教学情境,展现数学魅力

新课程特别倡导用具体的、有趣味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投入数学活动,提倡数学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我们要创设一个符合学生实际的、顺应教材特点的教学情境,营造数学文化的氛围,学生才能顺利走进课堂。

如,教学《认识人民币》一课中,教材安排了“小小商店”模拟购物。其中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一学生拿着5元钱购物,如果他想去买7元钱的小汽车,够不够?如果不够怎么办呢?这时学生们纷纷举手,有的说回去拿了2元钱再来买;有的说问其他小朋友借了2元钱再来买;有的说钱不够的话,不是正好有5元钱的一本书吗?让他改变主意就买5元钱的一本书吧,这样还可以从书中多学点本领呢;有的甚至说你可以去跟卖东西的人讨价还价,叫他打一下折,7元钱的文具盒就5元钱卖给我吧,我下次还会到你身边来买东西的。听到这里,我不仅为一年级的小朋友能有这样随机应变的想法而高兴,更为他们能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自豪。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联系了生活实际,让学生拥有了更大的创造空间。

二、改变学习方式,体验数学魅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动手实践、自主探求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

1.高度重视探究学习。“探究”作为新课程强调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因具有其激发学习自主学习、体验、发现等优点,已逐渐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中运用,如,教学“量长度”时,主要是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为了巧妙地引出测量工具“直尺”,我先让学生选择身边的工具量一量书桌有多长。有的用课本量,有的用铅笔量,还的竟拔掉一根头发量。就在这“热热闹闹”的测量操作中,学生得出结果也不一样,有的说桌子有四本数学书那么长,有的说大约在6支铅笔那么长,还有的说有22根头发那么长,此时学生的思绪纷繁复杂,对问题疑惑不解:同样的桌子,为什么测量后长度不一样呢?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后,意识到操作时要统一测量工具。在重视探究学习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的是,数学学习不可能也不必要由学生处处去亲自发现和独立探索。让学生运用探究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我们要更多考虑的是学习内容是否适合于探究学习,从而确保学习的有效性。

2.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应注意以下几点:①把握教师定位,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首先要有估测:提出的问题,有没有合作的必要?如果有,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约需要多少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拨、引导?②分工明确,让学生成为小组学习的主人。合作学习是小组成员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着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活动。发材料、做实验、记录、发言、总结、汇报等等都由不同的学生承担,使每个人在小组学习中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③建立机制,促进合作习惯的养成。我们要有意识地强化“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让每一个成员感到自己的行为会影响整组的学习结果,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述说,尊重别人的意见,积极参与,学会思考。

三、实践综合应用,享受数学魅力

课程标准将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数学知识技能的一个重要内容,强调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要从数学学习的需要出发,让学生在实践与综合应用中真正地享受成功,从享受的过程中汲取了一种理性精神,积淀一种数学文化,从而启迪智慧,享受数学魅力。

如,数学教材统计知识中有许多调查题,教师不能仅仅把注意力放在“填好统计表和画好统计图”上,还要让学生参加实实在在的调查,并对调查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做出决策。一方面掌握收集、整理、描述、分析数据的一些方法;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统计的作用,培養统计观念,使数学知识得到充分应用。另外,学生从课堂走向生活,走向社会,通过查阅资料、参观、调查,在参与生活中体验生活,增加许多课本学不到的知识,这些知识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判断力、推理能力,扩大了学生自由探索的空间,充分享受数学学习带给他们的快乐。

四、了解数学历史,增强数学魅力

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有“你知道吗”阅读专栏,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分8学期穿插了59则内容。这一部分内容,主要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内容一般生动有趣,有一定的超前性和拓展性。但这部分是不作为考核内容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了“你知道吗”这方面的内容。我心里在沉思,难道这些素材真是无足轻重,或仅仅是让学生课外阅读而已吗?如何发挥这些材料的教育教学价值?

我觉得在处理这些内容时,可以通过教师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听,或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尝试让学生自读感悟。比如,五年级下册教材第30页的“你知道吗”就是一篇关于《九章算术》里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的,这些材料大都是对教材的拓展和延伸,可以引导学生在其知识面上下功夫,将前人的数学智慧通过阅读、感悟、理解为己所用,让学生去感受到数学的无限魅力。

【作者单位:句容市茅山中心小学 江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