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赵芹
一、巧妙抓住课堂评价的时机
人们常说“物以稀为贵”,数学“课堂评价”也不例外,评价的次数,时间都要选对,切不可让老师的“课堂评价”变得低廉。明确了这一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老师在鼓励或否定一个孩子的答案时,评价就要选准机会。
课堂教学案例一:
(内容:苏教版三年级教材下册《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第二课时)
复习:406÷2= 406÷5= 390÷3= 390÷4=
指一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座练。孩子们在紧张地计算,教师巡视。
计算结束,教师课堂评讲:正确打钩,板演的学生都正确;巡视下面的学生时发现只有一名学生思路有点模糊,给予即时提示。(全班学生通过努力,计算全部正确,小脸蛋上精神了许多。)
评价:打钩表示肯定了他们的计算成果,无须多言。
师:同学们坐好。(学生坐得很端正)
师:你们觉得哪些题计算起来简单?
全班同学很快得出一致的选择:406÷2 390÷3=
师:你们发现这两道计算题计算简单的特点是什么?
聋生由于语言缺陷,他们只说了“0”。师明白他们的意思,对照竖式告诉他们:商中间或末尾有0。孩子跟着老师一起描述这句话,读完后用手指指小脑袋,意思是明白了。
评价:同学们读得不错。(语言是聋生学习的最大困难,当他们记住了一句话,一定要鼓励,激发他们的兴趣,因为数学语言也是聋校课堂教学的重点。)
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2)
师:上节课我们从养鸡场里发现的数学问题是什么?
出示图片,学生思考后描述,教师板书:前3天产鸡蛋306千克。
师:老师考考你们(当手语出现“考考”时,学生精神很振奋),根据前3天的信息,你们猜猜后4天可能产 千克呢 ?
学生开始估算。(根据新课标要求,要重视学生的估算教学)
生1:406千克
生2:400多千克
生3:800多千克(教师板书了三位同学的猜想)
……
当教师问:你们是怎样想的?
生1迫不及待地跑到黑板前写下:1天106千克,3天306千克,4天406千克,
问老师:是不是?
师:你说的有道理。
生2也表示赞同;生3看看自己的猜想,嘴巴变成了“o”形,用手指指脑袋,恍然大悟的样子。(注:生3是刚插班的学生)
评价:表扬了生1、生2等同学的猜想,有根据,思考方法灵活。生3自己已经发现:在猜想的过程中没有结合前面的条件。
……
【反思】
这节课是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结束的,孩子们喜爱猜想,喜欢讨论,喜欢去探究自己不知道的领域,这是所有孩子共有的天性,聋孩子也不例外。聋校数学课堂中,教师要抓住孩子们的这些兴趣与心理需求,懂得孩子真正需要什么样的时机来评价,作为教师只需一个简单的肯定的眼神,一次重要的表扬就足够了,热烈的掌声、满天飞的表扬与鼓励却往往适得其反。
二、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展课堂评价
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在课堂教学中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在借助计算机开发学习资源中,评价方式的新颖性与趣味性在课堂教学中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样有着重要作用。
笔者曾参与一套专为聋生开发的《低年级聋生数学CAI学习系统》软件的设计,尤其重视了评价在本系统中的运用。
首先,在设计CAI数学程序中,主界面显示正确多少题,错误多少题字样,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学习情况。做得又对又快的,可以在画面上看到自己的奖品多少,插入草莓、苹果或是一张慢慢呈现的美丽图片,或是任务进度条、小游戏、奖品都要在过关后才能拿到,这很能调动学生向计算机挑战的动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同时在设计CAI数学程序中,设计了联网互动比赛:三四个人联机,同时开始比赛,谁的计算或答题又对又快,谁获胜。获胜者一方,他的名字将在所有人的交互界面上显示:“×××赢了”“×××是冠军”等字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程序设计还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水平差异,可以让学习能力稍微欠缺的学生做简单题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做稍难点的题进行PK,为的是让差生也能有成就感,获得成功的体验。
【反思】
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展课堂评价,好处在于省去了很多功利性的评价,可以结合不同的学习水平,在一个公平的竞赛平台,可以向计算机挑战,或者利用计算机向同伴挑战,由系统自动进行评价。不足之处:注意控制时间,防止伤害孩子的眼睛和身体。
三、倡导课堂评价中的学生互评
学生互评是发生在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对话,了解自己的学习进步、学习状况,有助于学生克服自己的弱点,了解他人的学习状况,帮助自己学习上取得进步。
在本文第一个案例中,接下来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计算432÷4以及 442÷4,通过知识的迁移,在互相讨论中完成了计算。对于十位上3除以4不够除,用0补上。学生的想法是32÷4是8,8应该写在个位上,这些想法都是学生们在讨论中发现的,虽个别有异议,但最终还是达成了一致。至于商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同上,师在后面只是起到了一个肯定学生们计算方法的作用罢了。
【反思】
课堂互评最能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最易迸发出思维的火花,他们在互评中找到自己的优缺点并加以发扬和改进,共同发展。但聋生互评的可控性难以把握,教师要学会驾驭孩子在课堂中的互相評价行为,尤其是中年级聋生,更要注意适时地引导,不能让他们的互评活动失去组织性和意义。
【作者单位:灌云县特殊教育学校 江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