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王娟
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曾说过:“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并将实际数学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平时教学中,我们发现数学中有不少问题,是与生活密切相连的,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依然重要。而在平时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又会发现学生因为“题没看清”“理解错了”“没读懂”等因素导致数学成绩不好。所以,数学的教与学也离不开文字阅读,那么必须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字阅读能力,加强学生领会和理解数学语言的培养,以更好地提高数学素养。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数学老师,学生阅读的“干预”和“指南”, 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让学生读思结合,才能使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一、情境创设,数学阅读的关键点
1.兴趣性情境
当代教育心理学家们都明确指出:“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学习,不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负担。”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创设一定情境,激发学生的数学阅读欲望,指导小学生能够聚精会神地阅读,积极地去思考。这样,数学才不是一门单一枯燥的教科书,里面隐藏着阅读的乐趣、思考的火花,而成为一本与实际生活相连有趣的百科全书。教师将趣味丰富的一些数学故事、数学趣题有效地结合到数学阅读与运用中来,学生的学习好奇心一下被点燃了,自然能够投入数学学习中,思维得到锻炼。
2.障碍性情境
作为教师,我们明白障碍性情境是需要通过阅读克服一种现实困难为标志的。在其中,可能有数学认知方面的,也可能有数学表达方面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孔子教学观也适用于数学阅读现状。例如,学生对“正比例的意义”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感悟,然而,他们的数学认识还是模糊的、不完整的,可能会陷入“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困境。引导学生进入该数学表达式的阅读障碍,可以促进学生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数学标准语言,把阅读障碍和书籍进行比较,在对话中规范标准数学语言本身,完美数学语言系统,从而提高数学交流技能。
二、多种方法,数学阅读的提高点
1.调动感官阅读
在数学阅读中,不能仅仅用眼观看,而要调动多种感官积极合作投入阅读。在平时,我们可以倡导学生逐字逐句细细地读悟,反复咀嚼推敲;还可以教会小学生运用各种数学符号把数学中重要内容,自己不理解的内容标识出来,例如用“· ”标明重点的词语,用“?”标出有疑问的地方,用“ ”表示注意等;还可以引导学生列提纲摘录数学内容,让学生运用文字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等等,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考”的好习惯。
2.反复推敲阅读
在数学小学阶段中有不少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以及解题方法,操作步骤的精彩表述,由于这些表述自身的特征要求,往往表述都具有很高的严密性和逻辑性。所以,在进行这些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数学阅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反复地推敲它们的遣词用句和表达方式,以帮助学生逐步弄清结论成立的条件,准确把握表述的内涵,理解这些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并且为以后的运用做好准备。由此可见,可以让学生通过细琢磨、深推敲,实实在在解决学生心中的“为什么”等理解性问题,而且也可以使学生领悟蕴藏其中的数学阅读方法,学会运用。
3.巧妙对比阅读
在数学学习中,小学生数学阅读与比较、辨析等活动是分不开的。利用数学阅读进行各种各样的比较,有时可以是新旧知识的比较,有时是同类型题目的比较,甚至有时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内容放在一起比较,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内容,运用数学知识。例如,教学“小数乘法”时,可以先让学生计算“16×35”,接着计算“1.6×3.5”,然后让学生翻开数学书本进行过程性阅读,接着教师提出有效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观察数学书上的几种数字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通过观察对比,以及问题思维的相互碰撞,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就比较容易了。这样的比较性数学阅读,在关键处教师激疑点拔,非常有助于小学生深化理解新知。
4.相互联系阅读
哲学中说到事物是联系的,数学知识更是紧密相连的,数学知识的层次性、阶段性、新旧知识等等之间总保持着某种内在的联系性,这些直接关联到小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这种内在关联引导学生进行可行性阅读。那么,进行数学阅读时,教师要善于从一般联系中引导学生去认识新知识,再从自己的认识中把握新的思维,再融会贯通地运用,这样,才能避开那些琐碎无序的肤浅理解,减少数学思维的单一性,真正把握住数学教材中所包含的严密逻辑,从而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从单一碎屑式向多元连贯式转变。
三、课外延伸,数学阅读的习惯点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数学阅读不仅仅要在课内,还可以延伸到课外。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拓展知识,又能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利于学生思维的锻炼。例如,学生学习了“2的倍数的特征”后,可让学生课后查询和探究“3、5的倍数的特征”;学习了“统计”后,可以引导学生去收集和利用“生活中数据统计”,了解摄氏度是什么,并了解摄氏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学习了 “我会用算盘计算吗?”之后进行交流。布置学生搜集“计算工具的演变、发展过程”的有关资料,制作成“数学小报”在班级展示。学生就有兴趣,又能得到锻炼。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一些数学科普读物和以小学生为对象的数学期刊、报纸,如《故事中的数学》《院士数学讲座专辑》《数学小灵通》《小学生数学报》等,作为他们长期的课外阅读材料。这样,久而久之,不仅打开了学生的数学视野,还使数学课外阅读这一学习过程成为他们的内在行为,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数学阅读良好习惯,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发展。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我们要使素质教育目标落到实处,让小学生最终能自主独立学习,就必须重视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教学。让小学生在数学阅读中思考,正是提供给学生丰富智力生活背景。更何况,在数学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我们确实应该注重小学生数学学科的阅读思考,培养小学生具有以数学阅读思考能力为主旨的独立获取各种知识的能力,使小学生能够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这正好符合“教是为了不教”的现代教育新思想,同时也是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初衷和目的。为使数学不再感到难学,重视数学阅读思考能力的培养是良药,让小学生得益于数学课堂阅读的教学环节,自主地步入数学那神圣而又辉煌的殿堂!
【作者单位:东海县实验小学 江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