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陈东升
学习是指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最终有效地完成。数学教学中所指的体验是指教师以课堂为舞台,以任何可用感官接触的媒质为道具,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造出值得学生回忆,让学生有所感受,留下难忘印象的学习活动。学习体验就像生活中其他任何一种体验一样,是内在的,是个人在形体、情绪、知识上参与的所得。《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特征,获得一些体验。”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体验,主要应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灵活地使用教材,让学生有学习体验的内驱力
教师要以“新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的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注重把要教学的数学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背景融合起来,让学生从原有认知水平上展开数学学习,努力体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可创造性地融入一些生活素材,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如学生认识加法后,我们就让学生用他们身边熟悉的物品提出可以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在学生学习“位置与顺序”之后,组织学生到校园去走一走,看一看,用“前后”“上下”“左右”说一说景物的相对位置。教师能够经常地、有意识地、恰当地在数学学习中融入生活的素材,学生就会有意地把自身知识与数学知识融合。使学生能够体验学习,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身边处处有数学,从而增强学习数学、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材上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教育一个富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我们面对的学生,无论是从地域、民俗等情况都不尽相同。他们各有各的特色。就是在同一个班,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依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而定。我认为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感受、理解、把握、创造、实施的质量和效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心理特征、学习规律而定。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认识事物是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发展提升过程。
二、理性看待年龄特征,让学习体验成为学习助推器
儿童刚入学不久,对小学生活既有新鲜感,但又不习惯,因而一时难以适应;对学习有好奇感,却很难做到专心听讲,独立完成作业;很乐意和同学进行接触、交谈却不懂礼貌,有些还比较自私;特别信任老师,相信老师的话,尊重老师的行为和评价;体验学习能很好地把学生的这一特征转化为学习助推器。教师应抓住这点,成为学生自我发展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同时学生学习数学是以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认知体验,尝试解决新问题、理解新知识的有意义的过程。而体验学习却像生活中其他任何一种体验一样,是内在的,是个人在形体、情绪、知识上参与的所得。
三、合理选择学法,让学生感受学习体验的成功与喜悦
1.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创造中来体验学习
在整个探究和交流活动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使不同思维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认知的全过程,这样不仅有效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传统的课堂教学,学生扮演听众,老师靠自己的讲解来达到目的,单调乏味,学生很难“活”起来,“动”起来。我在教学中,注意穿插游戏或者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促使主动学生建构自身的知识体验来参与新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氛围中乐学。
2.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来体验学习
教与学都要以动手操作为中心。因为这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设计成实际活动,让学生体验实践操作的快乐。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来体验学习,在中外的教学道路上都有所体现。如: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教学做合一”我个人认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和接受新的教学内容。再如:在美国实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这一教学思想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这样的教育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同时有助于激发学生自身的知识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3.合作交流——让学生更好地调动已有知识来体验学习
学生在探索学习过程中,由于原有认知水平不同,对问题的理解深度和思维方式也不同,因此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也不一样,只有通过合作交流,才能互相启发,共同进步。参与小组讨论,倾听同学发言,接受别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加上老师适时的点拨和评价,有利于开阔思路,启迪思维。例如二年上册《数一数》一课,学习例题:数“有多少个圆”时,让学生寻找合适的方法去数“几个圆”。学生分组合作学习,踊跃讨论,找出很多的数法。
在解决不同数法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学生主动,探索新知的过程,是思维创新的过程,是学生的思维品质、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过程。新课程所倡导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化思维,在合作学习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合作交流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已有知识来体验学习。
【 作者单位:灌云县鲁河中心小学江苏】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