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低年级与中高年级教学的有效衔接

时间:2024-05-10

陈丽萍

对于写话、习作,各学段有不同的目标和内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学到的词语;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中年级,要求学生做到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高年级,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应用文;会修改自己的习作,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据此,小学生的作文训练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一二年级的说话写话训练;第二阶段,三年级开始习作训练。那么,怎样让一二年级的写话与三年级开始的作文有一个平稳过渡和有效衔接呢?笔者认为可以从充分利用语文教材、下足课外工夫和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三方面入手。

一、充分利用语文教材

入选语文教科书的文章在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篇篇都是精品,因而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这些课文学习语言,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1.重视句式训练

低年级的课本中有不少句式训练点,例如《东方明珠》中的“……像……”,《怀素写字》中的“先……再……”,《陈毅探母》中的“一边……一边……”,对于这些句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训练和积累。在训练时要注意适当降低难度,循序渐进地进行。首先,教师要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说清所给句式的用法。接着教师可以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语境用所给句式说话写话。最后,由扶到放,学生自主造句并修改。

2.进行段落训练

在低年级词句训练的基础上,中年级应加强段的训练,做好过渡到篇的准备。段落训练的目标是学生能写好一段话或几段话,做到段落分明,条理清楚。这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要能够将一段话写具体、写精彩。二是要能够做到在一段话中句与句之间前后连贯,几段话中段与段之间逻辑清楚。

3.练习看图说话

写话练习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类,即看图写话,这类写话练习可以通过观察图画、发散思维、想象写话、修改评议等环节循序渐进地完成。看图写话,看图是基础,但是低年级学生观察事物无目的、无顺序,因而教师要重点指导学生如何看图,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时可以先指导他们从整体入手,弄清“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做什么”等,然后再让学生有步骤地、有顺序地观察图画。

4.增加语言积累

古语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课本中的优美语句、精彩段落和优秀篇目学生要常读常背、熟读成诵,久而久之便能信手拈来了。诚如于永正老师所言:“书是最好的作文指导老师,每篇文章都在告诉你怎样写作文。”因此,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培养。这是为“倾吐”而准备的“吸纳”。

二、下足课外工夫

要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做好低年级写话与中高年级作文的衔接,仅仅依靠语文教科书和语文课堂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在课外下足功夫。

1.合理安排课外阅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没有积累,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决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也学不好语文。”写作的基础正是阅读和积累,阅读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最佳途径。教师在教学时可以相机给学生推荐一些相关的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使学生热爱阅读,乐于与书做朋友。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语文教师,也做好学生课外阅读的指路人,要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2.不断积累生活和感受

特级教师魏书生说:“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是生活积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倘若学生没有丰富的生活材料,写作时便只能胡编乱造。教师在树立自身素材意识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注意积累生活和感受。例如,在学生参加完各类活动后我会让他们写一写活动内容、活动有感;又如,下雪了,我会让学生们写一写雪景,写一写下雪天玩耍的游戏,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刚开始时,几乎每次都是我“命题写作”,次数多了,我便让学生自己独立地积累生活素材,一周写一段或几段简短的话来记录这一周的生活。

3.勤写多练,熟能生巧

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事情都一样,要求熟练,惟有常常去做,规规矩矩去做,要把写作的手腕训练到熟练,必须常常去写,规规矩矩去写。”“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勤写多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不二法门。只有多积累素材、多思考、多练笔、多修改,学生的习作水平才能日益精进。

三、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最直接的学习动力。激发儿童写话的兴趣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带领学生走进生活

生活、大自然常常令学生感到好奇、惊讶和兴奋,同时也能激发起他们强烈的习作兴趣。教师可以把观察对象带进教室,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边观察边写作。教师甚至可以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向校外,充分感受大自然,学生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后,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受。

2.体会写作成功的喜悦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任何一个孩子都想在学习中取得成就——这一点,形象地说,乃是通往儿童心灵中点燃着‘想成为一个好人的火花的那个角落的一条蹊径。”如果能让学生在写作中不断体会成功的喜悦,学生的写作兴趣一定会更加浓厚。因而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对于“学优生”和“学困生”树立不同的标准,力求让每个学生都体会到写作成功的快乐。另外,评价的形式也可多种多样,除了批改符号和等第之外,还可以采取口头表扬和鼓励,在全班朗读学生作品中较好的词语、句子和段落等方式。

【作者单位:昆山市玉山镇同心小学 江苏】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