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用爱搭建桥梁培养特殊儿童健康心理

时间:2024-05-10

杨丽萍

提起“特殊教育”许多人感到陌生、茫然,但其实从另一方面说,没有特殊教育,也就无所谓普通教育了。在科学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没有特殊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而了解特殊教育,可以使人更深刻地懂得教育。那么,什么是特殊教育呢?我们又将怎么来培养特殊儿童健康心理,融入到学习环境中去呢?

特殊儿童是指身心发展上与普通儿童有较大差异、在正常范围之外的儿童。特殊儿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特殊儿童,是指正常儿童之外的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言语障碍、情绪和行为障碍、多重残疾等残疾儿童和超常儿童、问题行为儿童等。狭义的特殊儿童是指身心发展上有各种缺陷的儿童。在教育的过程中,怎样来树立特殊儿童健康的心理呢?

健康的心里是指人的知、情、意三者内在关系的协调,心理内容与客观世界保持统一,体内外环境保持平衡和个体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并由此发展健全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经历和愉快情绪。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特殊儿童进行学习和生活的前提。

智力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等儿童自身的缺陷对他们的学习和认识活动,以及个性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情绪、个性及行为等方面都会出现一系列的心理障碍。现我就当前特校儿童常见心理障碍的主要表现、产生原因及其如何教育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特校儿童常见的心理特征

自卑而孤僻是特校儿童最常见的心理特征。他们往往不能正视自己的生理残疾,认为自己永远比健全人差,加上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毕业后就业的限制及社会传统的偏见,使之丧失自信,遇事畏缩,有的甚至自暴自弃。

由于这种自卑心理和残疾原因,特殊儿童不愿和健全人沟通,喜欢独处,久之形成不合群的性格。敏感而多疑是特殊儿童最显著的心理特征。他们对周围事物非常敏感,不管与自己有无关联,都会表现出猜疑和焦虑情绪。这是因为特殊儿童生理上的缺陷造成对客观事物感知不全面,容易产生错觉,加上残疾的缺陷,使特殊儿童的思维还停留在直观动作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缺乏抽象逻辑思维,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推理。有相当一部分父母,当发现孩子有残疾后,会产生负罪感,认为孩子的残疾是自己疏忽造成的,有“赎罪”心理,对孩子百依百顺,溺爱放纵,养成特殊儿童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和依赖性,缺乏自立自主能力。特殊儿童情绪不稳,容易急躁冲动。如自认为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或曲解其原意时,就过分激动,态度生硬,乱发脾气,不听劝告,甚至大打出手,常常表现出过度激动。

总之,特殊儿童中产生的这些心理障碍,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特殊儿童残疾缺陷的自身因素,也有父母的管教方式和教育态度等家庭因素,以及他们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人们对他们的态度等社会因素。

二、用爱构建良好的教育途径

教育途径是指为了实现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完成规定的教育内容所采取的具体渠道,是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教育组织形式。?特校教育里面的教育途径又将是怎么样的呢?

1.引导特殊儿童正确认识自己的缺陷,树立自信心。我认为作为特殊教育的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特殊儿童的优点,及时给予鼓励。同时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长处,让其也有自豪之处,从而认识到自己虽有缺陷,但并不是一无是处的。特殊儿童受残疾的局限、认识能力较低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所获成功的几率不高,教师应从特殊儿童的长处和优势入手,积极为他们创造一些有利条件,适时采用激励手段,让特殊儿童通过自己的努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看到自己的能力,逐步树立自信心。同时要用典型生动的事例,如海伦凯勒、张海迪,以及身边的残疾人成功的事迹,激励特殊儿童克服生理残疾,刻苦学习,立志成才,形成奋发向上的健康心理。

2.优化教学方式,努力提高特殊儿童的知识水平。提高特殊儿童的文化知识水平,是消除特殊儿童心理障碍,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教师应根据特殊儿童的个别差异制定相应合理的学习目标,做到因材施教。充分运用特殊儿童的生理补偿功能,采用演示法、观察法、比较法等手段,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特殊儿童在学习过程中消除畏惧、紧张情绪,树立学习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可共同讨论,互相启发,协作互助,在愉快的氛围中交流感情,获取知识,增进友谊,构筑爱的桥梁,培养特殊儿童的健康心理,促进特殊儿童健康人格的发展。

3.努力提高特殊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其能够进行社会交往。必须努力丰富特殊儿童的课余生活,为特殊儿童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推理提供机会。教师要结合残疾学生的残疾类别给予合理的教育教学,培养特殊儿各方面能力。

4.特校教师要以身作则,以健康的心态影响特殊儿童。作为与特殊儿童朝夕相处的教师,往往是特殊儿童崇拜和模仿的对象。教师时时处于特殊儿童的观察、注意之中,一言一行都会直接影响特殊儿童。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教师的健康心理是促进特殊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5.教师要密切联系家长,指导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特殊儿童许多心理障碍的形成,和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教育态度有很大关系。如果父母采取溺爱的或独裁的,甚至拒绝的态度,特殊儿童就会表现出适应性差、依赖性强、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等特征。因此,可通过家访或开家长会的方式,帮助家长了解特殊儿童心理特征,学会一些有关特殊儿童教育方法的实用技巧,使之能更好地和自己的孩子沟通,正确对待自己的孩子,积极配合学校教育。

总的说来,每一种教育的途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各种途径之间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作为特教战线上的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特校的教育是,面对一个个特殊儿童,我们只有给他们建立起健康的心理,方能更好地开展好我们的特教工作。

【作者单位:莆田市秀屿区特殊教育学校 福建】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