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家长问:
都说“读写之间有座桥”,孩子也看了很多书,但如何应用在写作上,感觉茫然,作文总是干巴巴的,文笔差。怎样将阅读和写作联系起来,怎样阅读才能促进写作?是否要在阅读的方向上进行指导?阅读时进行相应的要求,如划中心句、摘抄做笔记等?但这样是否又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丧失阅读乐趣?
王桂香答:(语文教师,新教育实验榜样教师,2014中国网“中国好教师”)
“孩子也看了很多书,但如何应用在写作上,感觉茫然,作文总是干巴巴的,文笔差”。首先要祝贺你,说明你孩子已经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这个好习惯会让孩子受益终生啊。
但是,我们要看到,不是所有的阅读都指向写作的,而且阅读对写作的促进,有一个漫长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读书破万卷”之后,方能“下笔如有神”呢,所谓厚积薄发,就是这个道理。
另外,从儿童认知心理发展规律看,孩子写作能力的发展是落后于阅读能力和口语发展的。因为写作是书面语言的写作,书面语言具有抽象性,语法上要求完整,缺少对话的对象和写作的动力情境。古人学习提倡“早阅读,晚开笔”,现在看来是符合认知心理学规律呢。
所以,孩子看了不少书,但文笔不太好,这种现象很正常,家长完全不必为此焦虑。不过,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教学可以领先于发展。所以我们家长和老师也不能因为上述原因而无为而治,尤其是孩子临近中考,需要提升写作水平的时候!
阅读如何促进写作?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读什么的问题,一个是如何进行读写结合的问题。
指向写作的阅读,对于初中生来说,一是写入、叙事类散文的阅读,一是议论性文章即杂文的阅读。本着“取法乎上”的原则,我们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国内较有名气的散文作者的写人、叙事类作品。比如余秋雨、林清玄、张晓风、席慕蓉、毕淑敏、刘亮程、王开岭等散文作家,他们的文字表达精准优美,且思想有深度,经常朗读这些文字,会让孩子对文字的美越来越敏感,而且无形中受到思想的熏陶,看待事物就有了高出同龄人的深刻。上学期我们班几个女孩,我向她们推荐席慕蓉后,她们每个早自习用十分钟时间读她的散文集,一学期结束后,她们的作文和随笔便有了席慕蓉的恬淡和诗意,写作素材也不再局限于家庭与校园。当然,这是需要长时间浸润的,至少一年半载才能见效哦。
名家散文是“正餐”,“零食”也是必不可少:如果想尽快提高写作水平,那么就突击读一些作文杂志里同龄人优秀文章吧;还可以读一些青年作者的文章,比如里则林、周冲的散文,文笔幽默生动,还蛮有自己的思想的。要注意的是,不要让孩子默读,一定要朗读!因为好的文章,语言本身有一种音律美,而且,声音也是一种记忆途径。
若想提高议论文阅读与写作的水平,多读一些杂文是最好的方法。有的杂文会用新鲜的时事来开头,很有趣味性。2013年第10期的《杂文选刊>有一篇文章,从“国土局干部酒后意外死亡”这个新闻事件为引子,提出观点:“多行不义必自毙”。我们班一个学生在语文课前把此文推荐给全班同学。有趣的是,之后练习议论文写作时,同学们都会主动搜寻相关新闻素材,这篇文章就成了很好的议论文写作的开头范例。
怎样的读写结合,既有趣又有效呢?作为语文教师,我曾经在班里尝试过几种办法,在这里与家长朋友分享一下:
1.阅读记录单——阅读,要留下痕迹。在我们班里,学生看过一本书之后,要填写一份阅读记录单,内容包括阅读时间、书名、作者、最精彩语段、我最喜欢的人物、我的阅读感悟。学生的阅读记录单我们每周制成展板放在教室里,一周后撤下来换成新一周的,每个月根据阅读记录单的数量和质量评选“阅读之星”。获奖记录单将放在展板上分享,让学生更有兴趣填写阅读记录单,而且一个学期结束,翻翻手中厚厚的一摞阅读记录单,学生特别有成就感啊。
家长如果制作阅读记录单或者阅读存折,让孩子阅读后填写,时间长了,孩子也会因此体验到阅读的成就感的。
2.读后感大变身。读完一本书就要求孩子写读后感,任务式的读后感写作容易令孩子反感,我们可以让读后感来个“大变身”。比如读完一篇小说,孩子一定有一些感想要抒发,对作者也会满怀钦佩之情,这时候,可以让孩子通过网络平台与作者互动,比如给作者发一封E-mail,在作者博客里留言,或者发表长微博@作者,这样的互动,孩子一定喜欢啊。也可以与网友互动——让孩子把文章放在博客、微信里或微博上,利用开放的平台,会得到很多网友的肯定和鼓励,这样的互动对孩子的阅读和写作都会带来很多动力呢。读后感还可以瘦身成“一句话书评”,让孩子用一句话对一本书的内容和主题进行评价,夹在书本中,过一段时间再看,或者与其他朋友互相交流,别有一番趣味!
我们学校是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校,没有网络平台,我们班就创办了自己的班级刊物《君子周刊》,每学期还有自己的班级文集,这样就为学生的读后感的分享与发表搭建了平台。
3.“寻美”与“捉虫”。在九年级下学期,学生临近中考,我们会利用语文课前5分钟,分享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读完后让学生在文章里“寻美”,讨论哪些语句写得好,为什么你认为写得好;有时候也会从网上找一些同龄人作文,在文章里“捉虫”,讨论不足之处在哪里,如何修改。这两个阅读活动对学生写作的促进也是非常明显的,因为同学之间的讨论,自己的发现,会让学生有意识地改进自己的写作,避免类似的错误。
有心的家长,也可以每天花十分钟时间,与孩子一起“寻美”与“捉虫”,还能增进亲子关系呢。不过要注意的是,不要选择孩子的文章来“捉虫”,因为这样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4.“卖弄”,让作文更出彩。模仿和借鉴,在学习写作中是必不可少的,人格,才能出格嘛。我在班里鼓励学生写作的时候“卖弄”文笔,遇到学生引用古诗文或名家的名句,就在班里大加赞扬。优美的古诗词句,名人的名言,甚至名家散文里的开头、结尾的语段,鼓励学生都拿来在作文中“卖弄”,这些语句确实让作文出彩不少。尝到甜头,学生在阅读的时候摘抄、积累就很有热情。
家长也可以这样鼓励孩子在作文中“卖弄”一番,如果引用得好,就不吝表扬,孩子就会在阅读的时候主动摘抄、积累,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
以上就是我的几点看法和建议,希望能对家长朋友有所启发!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