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未来,是我们每个人都会迎来的下一个人生阶段,它的发展进程,直接定义着我们的人生旅程。
关于未来,人类总是拥有无限的激情、天马行空的脑洞和美好的愿景:人人都能长命百岁;世间万物皆可互联;人类与月球的距离,只差一张“船票”……
如果说文学艺术、影视作品寓言了这些未来世界,那么科学技术则真正将它们变成了现实。
未来该是什么样子?科学家已经告诉了我们,跟着这些前沿科技,说一声:Hello,未来!
人均活到100岁不再是幻想
你坐在餐桌前,猛吹一口气,吹灭了桌上100岁的生日蜡烛。眼前儿孙曾孙满堂,所有人热闹喜气地为你贺寿:恭喜你喜迎下一个100岁。100岁的你,身体健康、思维健全,唯一的改变,就是轻微衰老的容颜。这些场景现在听起来不可思议,但事实上都在谷歌首席工程师、未来学家、科学家雷·库兹韦尔对生命科学的乐观预测之中。
库兹韦尔曾疯狂预言:按照当前的生物科技和纳米技术发展的速度,到2045年,人类将实现长生,甚至永生。他的长生秘诀分为两步:第一步,使用纳米机器人清除人体中潜在的致命因素,比如,各种病原体、血栓、肿瘤等,同时通过一整套系统的细胞修复技术,延长人类的预期寿命;第二步,通过修改人类基因,使人类得以进化,远离疾病和衰老,达到生物体长生的目的。
如今,第一步的纳米机器人技術已处于飞速发展之中,并且在一些临床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第二步的基因修改技术,不仅在技术上还需更长时间,而且还存在着许多伦理争议。
事实上,延续人类生命的长度,甚至实现永生,是生命科学里一个系统性命题。它关乎于整个基因组学、蛋白组学,还有其他精准医疗诊断技术等生命科学项目的整体推进。很显然,要实现永生,就目前看来还是个未知数,但将人类的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到100岁并非遥不可及。
之前美国公布的《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就指出,在2016年到2045年的30年内,各种科学技术的突破将改变医学的现状。该报告预测:通过基因组学,患者将得到根据自身基因定制的、更具个体针对性的私人药物,而非千篇一律地按照疾病的分类来服用同一种药物,届时,癌症、阿尔茨海默病,以及其他目前看似无药可医的疾病,都会得到更个性化的治疗方案;通过DNA技术,将培养出器官移植所需的人体器官,彻底避免器官配型的等待时间过长、器官排斥等情况;同时人类衰老的原因将被找到,并且被攻破,最终达到长生的目的。
医学的发展确实将未来变得更加美好。在未来,无论贫富贵贱,所有人都将因医学的发展而受惠。清晨刚醒,你的嗓子有一点疼,有一点咳嗽。于是,你来到社区医疗中心,或者学校医务室,取少许唾液,等待片刻,就能知道是何种疾病引起的身体不适,并迅速得到个性化的方案治疗;又或者,你最近感到头晕不适,通过抽血检查身体,发现正值某种癌症的早期,医生在你的体内放置纳米机器人,不过一会儿癌细胞就被吞噬了。
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从1949年至今,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增长到77.3岁,翻了一倍之多,而全球人均预期寿命也翻了一倍。但这远远不是人类寿命的极限。只要科技一直高速发展,人类健康、预期寿命都将因此受惠。在未来,100岁的平均寿命已经不是幻想。
你好,万物互联的未来世界
十几二十年前,我们根本无法想象,手中小小的一部手机,竟会有如此大的力量,能“撬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购物不用去线下门店,只需打开购物App;照相不需要照相机,只需打开相机App;开电视、开空调、开灯,只用打开相关智能家居App……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手机取代了功能手机,将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更具可操控性。而这背后的功臣,当属近10年来迅速发展的物联网。
物联网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浪潮下的产物,由连接到互联网并彼此共享数据的各种设备组成。无论是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还是智能扬声器、家用恒温器、智能电灯、智能窗帘……只要是配备了芯片,并能通过网络收集通信数据的设备,都位列于物联网这张巨大的共享网中。这已构成我们目前生活的现实,而未来,有了人工智能的加持,物联网能进一步实现我们对未来生活的幻想。
据《2016—2045年新兴科技趋势报告》预测,到2045年,全球将会有超过一千亿的设备连接至互联网上,它们所创造并分享的数据,将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一场全新的信息革命。
于是,物联网链接的未来生活或许将是这般模样:早晨起床,你的手表、衣服、牙刷、拖鞋等贴身物件开始对你当天的身体状况进行评测。它们将收集的数据传送到你的智能手机,再由App里的数字营养师为你搭配当天的一日三餐。
上午,你开车去咖啡馆会友,在自动驾驶模式下,你用车载电子屏提前在咖啡馆的程序上自助点餐。
午后,你预约了银行申请贷款,到了约定的时间,你坐在车上,用手机一键链接银行人工智能信贷员,它根据你手机里各种物联网设备采集的信息,对你做出精准的个人信用和资产分析,自动审核是否贷款给你,以及授信多少额度。
临近夜晚,你开车回家,在距家五公里处,家中的智能设备已收到你很快到家的通知,随后,空调自动开启、沙发调至平躺位置、浴缸自动注入热水……
物联网可以让我们的个人生活进入一种轻松愉悦的状态,同时,也让城市变得更加智能和精明。
一旦小区发生火灾,贴在墙上的消防烟雾报警器,会以“光速”拨打电话通知火警,并通知整栋楼的居民迅速撤离;城市下水管道堵塞,监控设备能马上精准地找出堵点,并通知维修机器人前来整修;公共交通的每一班到站时间都被精准预测,并通知到智能手机,智能手机随即自动规划上班的行程安排,为你的通勤节省时间……
在未来万物皆可互联的时代,物联网比你更懂你自己,也比你更懂这世界。
毕业后,我的工作会被机器人抢走吗?
舒舒是一名财政专业的大四学生,毕业季她来到一家银行实习。可刚实习第一天,她就产生了一种职业危机感。顾客来到银行后,大堂机器人迅速迎上前,开始执行咨询、带路、业务办理等一系列自助服务。一整天下来,她意识到:自己只算得上是机器人的助手,专门帮助那些不方便或者不会使用自助服务的人操作机器人。
“ 你的同事是機器人” , 这在当下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一些公司已经开始雇佣聪明的“数字员工”,也就是AI机器人(人工智能机器人)。比如,苏格兰皇家银行的数字银行业务员Cora,她能像你信赖的老朋友一样,为你提供各种专业的金融业务咨询; 美国Autodesk软件公司,招募了客服Ava,她不仅能服务顾客,还有着自己的规划:她为自己的职业生涯设定了小目标——成为软件工程师。
机器人已经变成了工作的同事,那么未来我们的工作会不会被这些机器人抢走?实际上,这个问题,需要在特定时间和科技高度发达的前提下,才能得到精准的答案。不过越来越多的职场现实告诉我们,AI机器人进入职场、进入企业,已然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世界经济论坛发表的《2020年未来就业报告》显示,5年内,劳动力自动化发展速度将超出已有的预期。AI机器人将取代8500万个人工工作岗位,并在咨询、决策、推理、沟通和互动等人类技能型领域,创造9700万个新的工作岗位。
因此,就近期的社会发展来看,那些更容易通过自动化机械完成的岗位、管理和数据处理中的常规岗位,以及体力劳动岗位最易受到威胁。比如,快递员、银行柜台人员、翻译、收银员、交易员、秘书、中介、客服等。
几年前,著名科技企业家李开复曾表示:未来十几年,50%的工作将被AI机器人取代。但现在看来,我们离这一天,或许还用不着十几年。那么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如何提升自己,保持职场竞争力呢?
《2020年未来就业报告》指出:到2025年,数据和人工智能研发、内容创造和云计算将成为顶级新兴职业;分析思维、创造力和灵活性将成为企业最需要的顶级技能。值得注意的是,AI机器人并非无所不能,在娱乐创造力、美丑区分能力和幽默特质等方面,人工智能还远远不足以和人类相比。
那么,和AI机器人共事,你准备好了吗?你得知道,和它们竞争,我们现在还有机会和时间。
宇宙那么大,我想去太空看看
“5、4、3、2、1,点火!”今年4月29日,在中国文昌的航天发射场,指挥员一声令下,烈焰燃起,轰鸣震耳,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
而后的5月16日,“天舟二号”成功转运至发射区;5月18日,“天和”核心舱完成在轨测试验证……举世瞩目的空间站系统工程——“中国空间站”,正有条不紊地按计划实施,预计将于2022年前后完成全部建造。届时,这座国家级太空实验室将带着许多大规模、多学科交叉的科学实验项目,把人类社会的发展推向一个更高的台阶。
人类为什么会对太空充满期待?为什么看着星空有着无限的探索欲?这或许源自人类的本性——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人类开始研究、探索,最终成功进入太空,并形成了今天我们对宇宙的认知。而这种认知又进一步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改变了曾经既定的未来生活。在过去,我们很难得到太空的相关知识,我们不知道所处的位置是银河系,也不知道如何发射卫星,也就没有了GPS系统。但是现在,我们不仅享受着太空探索成就带来的便利,还有了更多的幻想:移居火星、流浪地球、开发月球……
而在众多人类对未来生活的幻想中,太空旅游赫然在列。
事实上,许多敏锐的商人早就察觉到太空旅游这一商机,推出了太空旅游计划。2019年,英国“维珍银河”公司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家在纽约交易所上市的太空旅行公司,随后大力发展太空旅行业务;2021年上半年,火箭公司“蓝色起源”宣布其制造的“新谢泼德号”火箭成功发射, 并顺利收回。同时,他们组织了一场公开拍卖,竞拍成功者将能够搭乘该公司的飞行器前往太空。这场拍卖吸引了来自136个国家的5200多名竞标者,竞拍金额直逼300万美元。目前,越来越多的私人太空公司参与到太空旅行项目的开发和竞争当中。
太空旅行正在大规模、专业化地推进,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宇宙那么大,我想去太空看看”在过去看来只是一场美梦,但对现在和未来而言,它极有可能成为普通人也能达成的现实。到那时,我们与月球、火星等广阔宇宙星体的距离,就只差一张“船票”。我们可以登陆月球,抚摸陆地的凹凸不平;或是前往另一颗行星“挖矿”,开采地球没有的各种能源和资源。
太空和宇宙,包含着人类最值得期待的未来。未来,太空在等你去看。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