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再试试给理想一个机会

时间:2024-05-10

橘橘子

“我被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大众传播专业录取了。”在新西兰留学的第三年,我通过本地“高考”,顺利被坎特伯雷大学录取。然而,那时我对大学专业的选择,说到底不过是复制了别人的梦想。

每个人选择大学专业都有自己的原因,而我无非是因为国内好友报考了大众传播专业,于是我为了挣脱“迷茫者”的标签而随波逐流了。

就这样,我草率地开始了自己的大学生活。中央餐厅里永远充斥着不同肤色的身影:黄皮肤、黑皮肤、白皮肤、棕色皮肤;除了英语,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语言也不绝于耳:法语、德语、中文普通话、中文粤语、韩语、日语……这一切让我仿佛置身于神奇的地球村。

学校每个月的活动、讲座热火朝天,图书馆的电脑室24小时不打烊,健身房的器械室、攀岩中心、壁球室……不提前很久预约就永远排不上号。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让日子过得飞快,一种疏离和孤独感却在我内心猛烈蔓延。

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更加散漫自由,学院亦不对学生做硬性的选课要求,因此每个学生都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主修和辅修课程。这意味着,我每次上课都要面对不同的面孔,大家卡着点上课,下课立马卷书就走,几乎没有交流。

作为一个内心苦闷的亚洲学生,身处“放养”式的大学生活,我似乎成为这里的少数派,找不到共鸣,亦很难融入其中。我开始反问自己,这是否是我期待的大学生活,是否能带给我一个可期的未来?

大一的日子转眼过半,我却开始夜夜失眠。在新西兰的高中同学得知了我的苦闷,建议我转到她就读的商学院。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国内的父母,他们却让我试着再给自己一个适应期,专注地感受大众传播到底能带给我什么,如果能在学习中找到更大的乐趣,亦或是依旧无从适应,那么再做决定也不迟。

我开始更加刻意地投入课堂,渐渐地,我在一位严谨专业又风趣幽默的教授身上,找到了所谓大学和学术的感觉。

我至今记得在一堂新闻理论课上,一位同學说到“新闻自由”两眼放光,但讲台上的教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更为犀利的课题:“讨论所谓的新闻自由,真的就完全自由吗?”在另一个新闻研究课题上,教授告诉我们,在大众的认知里,新闻即是客观报道,但在真实的新闻文稿里,即便是短小精炼的形容词,都隐藏着笔者主观的观点和偏向。

大学教会我思考、批判和质疑,大众传播专业让我找到了对新闻和媒体的向往与热情。如果放弃当下的选择,或许意味着我将失去一个可能会充满热爱的未来。

转眼三年已过,我的本科毕业典礼如期而至,但我没有立刻投身职场,开启媒体人生涯,而是选择攻读创意传媒硕士学位,继续追逐我的传播学理想。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