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让每一句话的主语都是“你”

时间:2024-05-10

■ 文/安卡

让每一句话的主语都是“你”

■ 文/安卡

● 你真的确定,你说的话对方听懂了吗

到现在,每回妈妈跟家里其他长辈描述起我的性格,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别看他不怎么吭声,心里都是有数的。

这句话是褒奖,却令我非常疑惑——为什么在老妈心里,我是个不爱吭声的人?这跟我对自己的认知偏离甚远。

老妈为了进一步诠释这句话,举的例子永远都是那一个。那时我刚刚步入高三,成绩处于中游,勉强可以上三本,但三本离我对自己的期待差得太远了。刚巧有一天,一家艺考培训学校的老师来班里做宣传,我才了解到艺考这条升学途径。回家后我查阅了很多资料,了解了走这条路将面临的优势和劣势,觉得自己目前的状况值得一搏,便买来《文艺常识》,开始提前做艺考的准备。

老妈见我正经书不看,捧着本《文艺常识》看得入神,每天晚上还抽出一个半小时的时间看电影,觉得我大概是在自暴自弃。于是,她问我:“你不想高考啦?”

那时的自己实在太敏感了,内心里知道,自己一直在绞尽脑汁为了升学付出努力,可老妈这一声闷棍,令我气不打一处来,便没好气地回她:“我要参加艺考,考编导。”

我家没有文艺界人士,自然无法理解艺考到底是什么东西。老妈乍一听,以为我要去考职校,或者以为我要学坏。我说,不是的,艺考考得好,再搭配上我的文化成绩,是很有可能上重点大学的。

那一晚我给爸妈解释了足足一个小时,最后提出了要去上艺考培训班的要求。老妈叹了口气,生无可恋地说:“你既然想清楚了就去吧。”那之后,他们俩好久都没搭理我,见到我都是一副不想见到我的样子。

直到现在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说话不等于沟通。高三的那个夜晚,我说了一个小时的话,只不过是废话。我拼命地想要告诉他们,这条路很适合我,希望得到家人支持,他们的确支持我,却并没有理解我。所以后来我考上重点大学对于他们来说,才是一次“意外惊喜”,所以老妈才一直觉得我“不爱吭声但有自己的主意”。

一次有效的沟通,让人听得懂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能让对方听懂之后还能欣然接受。

大学毕业几年后的现在,我因为工作,每天都要跟很多人说话,渐渐地摸索到一条有关沟通的要领,那就是“让每一句话的主语都是‘你’”。

这句话的背后,是一种为对方着想的心情。无论是家人、朋友、合作对象,在跟他们的沟通中,要让他们觉得被在意,被理解,觉得这件事完全是出于对他们的理解而考虑的。

如果回到当年,当妈妈忍无可忍跑来问我是不是要放弃高考的时候,也许我就不会那样回应她了。我会努力忍耐住不被理解的情绪,从她的这句话中挖掘背后的动机——她对我当下的举动感到疑惑——之后,我们之间或许会展开这样的、完全不同的对话:

“老妈,你是不是觉得我每天看闲书看电影,太不务正业了?”通过说出妈妈背后的动机,可以缓和妈妈的情绪,也表达了我理解她的心情,获得认同感。

“是有点儿,这些书和电影,可以等到你高考完了再看嘛。”等妈妈语气缓和了,我开始解释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举动:“其实我这样做,是为了准备艺考。”

要给妈妈留出询问探究的空间:“艺考?那是什么东西,你不参加高考了吗?我跟你说,你不能学坏啊!”这时我再详细地解释我要做的事:“不是这样的。艺考就是报考艺术类院校,比如中央戏剧学院,你听说过吧?还有很多综合类大学里也开设了艺术类专业,都是正经的学校。”

老妈一定会质疑:“可那样做要耽误你很多的学习时间,风险太大了。”其实可以简单地了解到,妈妈内心最大的愿望,是我可以考上好的学校,那么我可以再次阐述她反对我的动机:“妈妈,你觉得艺考这条路风险太大,万一不成功会让我后悔对不对?其实我仔细考虑过了,以我现在的成绩,再怎么努力也只能上个二本,但我从小就喜欢电影,如果通过艺考考试,我可能有机会上更好的学校。如果不成功,那我就复读,反正如果只考上三本我也是要复读的,没有什么差别。”

也许实际情况会有些出入,但有一点是明确的:无论你们的关系是亲是疏,都不要忽视沟通的技巧。同样一件事,换一种说法也许效果会完全不一样。只有当你们的对话是以对方的立场为基础去展开的,才会是有效的沟通。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