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10
■ 文/本刊编辑部
全球美好独立杂志:2017年,我们真的还需要一本杂志吗?
■ 文/本刊编辑部
《The White Review》
这本杂志给人最大的感受是:想象力是没有边界的。
编辑们希望把它打造成一个,让年轻人无拘无束表达各类想法的场所。各种新颖的创作方式,都可以在杂志上发表。每期杂志还会有一篇对知名创作者的长篇采访,比如他们采访了美国的小说家 Dodie Bellamy,并请她谈了谈《E.T.》的创作过程。
无比庆幸,这个世界依然有人未曾放弃思考。
在制作这期图片策划之前,又有一本国内知名杂志宣布停刊了。事实上不只是这个月,近几年,与我们一样的许多期刊业从业者,都处于唇亡齿寒的戚戚然中。这个时代跑得太快了,连带着这时代里的人们都不敢停下脚步。而杂志,这种趋于安静的阅读方式,在这个连玩乐都强调“有效”的功利化时代里,显得太不合时宜了。
制作这期图片策划的过程,是一个自我疗愈、认同的过程。全新的《OC》杂志,像《MacGuffin》杂志那样反潮流,挖掘平凡日常里深邃的细节,像《The White Review》杂志那样奇思妙想,努力拓宽想象力的边界,像《Ladybeard》杂志那样,告诉每一个读者:你就是你,不是什么古怪的存在……
我们发现,这个时代淘汰掉的,只不过是那些商业化的,流于表象的事物。这个时代的人们,虽然慌张,但也比从前更为急迫地找到真正能够触及灵魂深处的东西。而这,正是我们在做的事。
《MacGuffin》
床,是我们每一天开始和结束的标志。丹麦杂志《MacGuffin》发现了床与人的有趣关系,于是,第一期杂志便以床作为主题,挑选了各式各样的床,比如用于出租的Airbnb的床、手工制作的床、泄了气的充气床等,又邀请了设计师、手工艺人、作家、摄影师等身份各异的人物,通过他们的视角挖掘人与床之间的故事。
比起那些流行新潮的事物,这本杂志的编辑们非常反潮流地关注那些生活中很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元素。每一期,他们通过一件物品,比如床、窗户或者绳子,探讨它背后的历史、文化、政治等内容,以及它们与我们之间的关系。
《Real Review》
来自英国的《Real Review》杂志,热衷于通过空间去探讨“生活的意义”,这从它的开本就可见一斑——区别于常规杂志的开本,让它更像一个小册子,可以供你带在身上随时阅读。
这本杂志以建筑为出发点,展开一切与空间设计有关的话题,比如住房短缺,生活与工作空间的设计,未来的建筑可能会是怎样的等,以此来讨论,我们所生活的空间以及进行空间设计的设计师,会怎样塑造我们的行为和文化价值。
《The Happy Reader》
这是一本由男性时尚杂志《Fantastic Man》和企鹅出版集团共同出版的季刊。书,是他们每期的主题。每本杂志分为两部分内容,前一半是一个深度访谈,对象是一位著名的书虫。比如其中的一期,对谈的人物是 Hans-Ulrich Obrist,一位据称不知疲倦、不用睡觉的策展人。他在访谈中,讲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丰富的想象力是如何被瑞士的一家中世纪的图书馆点燃的,而他在这间图书馆中所获得的积累又如何影响了他现在的工作。
杂志另一半则会挑选一本内容优质的书,对其进行深入的讨论。比如与Obrist同一期所选的文学作品,是美国著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在 1925 年发表的长篇意识流小说《达洛维夫人》。它专注且深入地去谈书,其实意味着同样专注且深入地去谈论人世间的各种话题。
《Drift》
每一期《Drift》,杂志的摄影师和撰稿人都会前往不同的城市,除了采访咖啡店老板和服务员等对某座城市较为熟悉的对象之外,还会在城市中,按照咖啡店的地理分布,与无数手持咖啡的人偶遇,通过他们来挖掘城市与咖啡的故事。它的主编 Adam Goldberg 解释道,“这是一本关于咖啡、喝咖啡的人以及他们居住的城市的杂志”。
《18岁》
这是一本努力触及每个人灵魂深处的Mook(杂志书),从2017年起,将持续出版。每期,它都选定一个明确的主题,比如:音乐人、练习生、留学、生涯规划、圣地巡礼、美好店铺、手账、生活方式等,通过编辑团队精心的策划,全方位地解读这些从我们大多数人生活中挖掘出来的元素。
编辑团队在选定杂志书的名字时想到,“18岁”是一个人从自然人过渡到社会人的分水岭,18岁不仅仅意味着生理年龄,还包含心理年龄。这本杂志书所诠释的,便是在这个年龄中,我们将会迎面遇见的种种。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