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华阳集团党委
近年来,华阳集团党委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人才工作作为支撑转型发展的战略举措,坚持用一流的体制、一流的政策、一流的平台、一流的服务,打出一套人才工作组合拳,为打造世界一流“火箭级”新材料产业集团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和创新驱动。
华阳集团以***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重要论述为指引,持续推进选人用人制度改革,着力加强干部管理顶层设计,坚持选人用人的“政治家+企业家”标准,培养管企业的政治家和讲政治的企业家。
树立正确导向。全面贯彻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20 字要求”,注重品行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拔埋头苦干、不事张扬、群众公认度高的干部;注重能力导向,针对转型发展需要,选拔在新兴产业第一线、科技创新的最前沿、重点项目的主阵地具有明显推动作用的干部;注重基层导向,选拔善于做群众工作、具有基层领导和工作经历的干部。
完善工作机制。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作用,搞好人才工作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形成了一套新形势下组织委任、契约化遴选、市场化选聘相结合的干部选任新机制。同时,把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相结合,既保证董事会、经理层人员对干部任用的提名推荐权,又落实党委考察、审查、公示把关作用,确保将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尊重基层党政正职的提名权和用人权,充分激发基层经营活力。
做实长期规划。发挥人才规划的引领带动作用,坚持需求导向和目标导向,2017 年以来,大力实施“111”人才工程,给青年人才搭“梯子”,打通经营管理人才之路,旗帜鲜明让那些敢于担当、踏实做事的人才发挥所长。截至2020 年底,共有446 名优秀高校毕业生入选“111”人才库,从中已有60 人走上中层管理岗位,不仅实现了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也凝聚了青年人才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和无限动力。
优化人才政策。制定“一人一策”“一事一议”人才引进办法,开通引进人才的“直通车”,打造人才高地。制定《科技研发人员创新激励制度》,着力打破“唯学历、唯论文、唯职称、唯奖项”弊病,构建知识创造价值、价值创造者得到合理回报的良性循环机制。
曾经的华阳集团,煤炭行业人才较多,但高层次人才不多;低端产业多,但高端产业不多。伴随着专攻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域与模式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对人才队伍的专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此,华阳集团紧盯人才发展需求,坚持五湖四海、唯贤是举原则,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设立研发机构,采用户口不变、就地就业的方式,精准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
坚持高端引进。围绕功能性纤维、新能源、绿色节能建材、石墨烯、铝镁合金、大数据物联网等主导产业,重点引进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国内外顶尖人才和国家级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队,邀请双一流高校主体专业优秀毕业生加盟华阳。
推行契约管理。以项目集聚人才,借项目培养人才,推行项目契约化引才育才新模式。创造性地提出“模拟合伙、项目为王、契约出资、超利分红”,先后与85 家单位和部门,签订年度经营业绩、超利分红等契约,契约出资超过5 亿元,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工作格局。
深化市场选聘。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按照“公开选聘、契约管理、差异薪酬、市场退出”原则,重点对新材料产业项目、特殊紧缺人才、长期亏损企业和专业化程度高的岗位实行外部市场化选聘。2020 年,市场化遴选和公开招聘中层干部59 名,签订聘任协议或业绩合同,带目标、带措施上岗,真正实现“目标措施定高管、结果效果定去留、业绩贡献定薪酬”。
注重宏观配置。推动关、停、缓单位优秀人才向新建单位、新兴产业融通,促进人才高效流动、合理配置。建立产业板块内和跨产业板块的人才定期交流机制,自主培养集团公司所需的优秀复合型人才。
华阳集团坚持“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相结合,同时着眼破解“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带来的人才成长“拥挤”难题、人才成长“天花板”难题,坚持管理、技术和操作“三条线”人才队伍培养模式,打通人才培养、选拔和任用渠道,真正做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平台。用高端研学平台孵化高端人才,成立华阳新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聚焦全球新材料科技发展趋势,深度整合国内外前沿科技力量、金融资本和产业资源,推动新材料成果加速转化。设立“气凝胶工程研究中心”,积极申报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建立阳泉—太原、北京、深圳三个高端实验室,开展气凝胶绿色建材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研发;建立“东华大学—华阳集团校企联合研发中心”暨“华阳纳谷气凝胶科创城研发中心上海分中心”,推进气凝胶科创城、中储粮成都储藏院、四川大学、国检集团四方联合共建实验室。
分类赋能精准培养。打造管理、技术和操作“三条线”人才队伍培养模式,打通人才培养、选拔和任用渠道。对管理人才制定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完善落实按需培训、精准培训的能力提升机制,实行因岗因人“精准滴灌”,使干部专业素养整体适应企业转型发展需要。对专业技术人才实施继续教育工程,促进知识更新,着重提高科技创新、赶超一流的能力。
大力支持人才创新。在中试阶段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中试成果尽快落地并转化为生产力,让专家的“书包”变成企业的“钱包”,科研成果的所有权、应用权归出资人所有,著作权、专利权、获奖权归研发团队所有。成立合资公司,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打通研发的尾部和量产的首部。控股公司利润分配实行“二八五五”原则,即利润的80%按照股比分红,剩余20%的50%优先激励团队,加快产品和技术创新迭代,剩余50%再按股比分配。
“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华阳集团以“1+9”企业文化塑造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求新求变、创新致远”的创新文化,激发企业的创造活力。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使“人才是第一资源”深入人心,使人才引育、创新理念成为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觉共识。
坚持政策留人。充分考虑专家型、高层次人才的个性化因素,在项目立项、研发投入、场景实验、应用推广等方面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和支持。进一步落实落地“三年保底不封顶薪酬、租(购)房补贴、学费代偿、配偶安置等6 项优惠政策,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树立模范榜样。大力表彰和奖励一年来为企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劳动模范、岗位标兵、技术能手,利用报纸、展板、官网、官微等平台大力宣传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
建立容错机制。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全年共核查违规选人用人问题15 起,对事实清楚的违规违纪行为予以严肃处理,对7 起不实举报中涉及的12 名干部予以澄清证明,坚决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有效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营造良好氛围。积极打造一流创新生态,营造良好创新氛围。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广泛开展“人人安全、人人劳动、人人创新、人人持证、人人营销”活动,形成了从领导干部到广大职工人人主动创新、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